136. 張巡:隻要援軍來了 季馳光:但他至死……(1 / 2)

“當然, 在講他們之前,我覺得大家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的。”

季馳光道:“畢竟,求援是睢陽之戰的中期發生的事情了。”

“在睢陽之戰前, 安慶緒稱帝。在此之後,許是為了拜托當時叛軍的困境, 也有可能是急於立威, 總之, 他第一時間就把魔爪伸向了河南。”

安慶緒?

正摩拳擦掌準備造反的安祿山愣了一下:“怎麼轉眼就是那小崽子當皇帝了?”

他命這麼不好?

壯年暴斃?

還是死在了戰場上?

不對啊, 誰家皇帝整天衝鋒陷陣呢?唐太宗都沒這待遇。

李世民:“……”

對自己兒子的德性還是非常了解的安祿山幾乎是腦子一轉就想出了最有可能的情況——

娘的, 該不會這是狗兒子把他老子我給宰了吧?!

季馳光:“安慶緒掃蕩河南後,將目光對準了南方地區。”

“當時,他們安排的內應李隆基終於滾蛋了,大唐朝堂不說立刻煥然一新, 但至少軍心一時確實振奮不已,士氣大振, 明顯要先前不好對付多了。”

優秀內應李隆基:“……”

“再加上當時, 郭子儀等人雄踞北方, 接連讓安祿山等人吃了好幾個虧, 明顯不好對付, 於是,安慶緒把目光瞄準了南方——江淮地區。”

“雖然這個時候的南方還是窮鄉僻壤的代名詞, 但是江淮地區卻能夠跳出時代和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成功成為——天下賦稅仰仗江淮的地方。”

“換而言之,一旦讓安慶緒得到江淮,那他一定會實力大漲。”

“而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看似兵力薄弱的江南地區, 居然也有一隻攔路虎——沒錯,就是張巡。”

“張巡是何許人也?”

“他是進士出身,是極為難得的不諂媚上峰的清流——他不願意和楊國忠同流合汙,然後就坐了冷板凳,被外放了。”

“所以,如果一定要說,張巡其實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李世民:“……?”

他感歎不已:“真是我大唐的治世能臣啊!”

這樣能文能武還忠心不二的,才是皇帝心中夢寐以求的臣子!

連嬴政都有點眼饞:他雖然文有李斯王綰馮去疾,武有蒙恬王翦和李信,但是這年頭,誰家皇帝會嫌棄自己手底下的能臣多呢?

更彆說曹操曹老板了,這個時候看得口水直流:“唉,這人要是能到我的手底下來就好了。”

荀彧:“……主公,那是彆人家的。”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是文武兼備還是文武全廢,那都是彆人家的,你能不能彆在這兒丟人了?

曹操:“那不是更好麼?”

荀彧:“……”

主公,你不對勁。

不對,應該說,主公,你很不對勁。

曹操理直氣壯:“聽主播的意思,那些個忠臣良將,不管是那個叫李隆基的,還是那個叫李亨的,都沒有善待他們……嗬,又是放棄不給救兵,又是安插罪名判處死刑……我至少不會和他們一個德行!”

荀彧居然無話可說。

不是,彆的時候也就算了,這種比爛的時候您能彆跟著湊熱鬨了嗎?

……

季馳光:“張巡當時本來是認認真真乾著他文臣的活的。”

“但是沒想到,一聲驚雷落下,安祿山造反了。”

“造反也就算了,偏偏安祿山造反的時候,縣令們不是跑了,就是快樂的投降了。”

“張巡的上司,太守楊萬石就是投降派的傑出代表。”

【雨翊淩瀾:可問題是,這個人自己想投降那他就去投降唄,他拉上我們張巡是幾個意思?】

【小葡籽:找個人分擔壓力,到時候說起來就不是他一個人的錯。】

【瓏夏:媽的,告訴他,他要滾自己滾,彆帶上我們張巡!】

季馳光:“楊萬石是個孬種,但是我們張巡可不是,他斷然拒絕了上司的無理要求,和百姓一道,在唐朝追認的老祖宗真源玄元皇帝的廟裡大哭了一場,然後,拉起一支兵馬反抗叛軍,當時響應他的人足足有千人。”

“不久後,張巡到了雍丘,與當時的另一位將領賈賁彙合,這個時候他們的軍隊達到了兩萬人。”

“因為他作戰勇敢,逐漸被上峰看中,成為了領頭人。”

“其實在他到達睢陽之前,張巡的英勇事跡還有不少,堅守不出的故事也有很多,但是他人生真正的高光時刻,還是在睢陽之戰,所以,我們就先不講其他了,直接快進到睢陽之戰。”

季馳光:……畢竟,要是把雍丘、寧陵兩地的張巡事跡混進來,那可真是幾天都講不完了。

……

季馳光正色道:“張巡在最開始的時候隻是個普通的縣令,但那僅僅隻是因為他的光芒被楊國忠強行掩蓋了——他本來是可以在政壇上大放光彩的。”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個文人居然能夠在戰場上也不服輸——嗯,大唐的文臣,就是這麼厲害。”

“所以,在他前往睢陽的時候,張巡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小縣令,而是以副節度使的身份前往的。”

“當然,”季馳光的眼神在一瞬間的感傷,“在此後的近一年時間裡,在睢陽人民眼中,張巡不是副節度使,他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和他們一起死死守著城門的男人。”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