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猶豫了很多年皇位到底要給誰。
給老三,按照他的廢物屬性,很有可能她前腳下去,老三就要跟在她後麵下來了。
給老四,那大概安史之亂要換個版本重新上演,而且最關鍵的是李旦上位在百姓眼裡和李隆基本人當皇帝簡直就是畫了等號的,她就怕他前腳剛當皇帝,後腳百姓為了避免被迫計劃生育就要直接造反。
給太平……武曌是猶豫的。
太平公主確實是有幾分她年輕時的風采,但也僅限於此了。她沒對她進行什麼皇帝的特殊教育培訓,太平公主的政治素養不夠,行事作風多少也帶點小家氣,目光不夠長遠。
屬於比上(前期李隆基)不足,比下(後期李隆基)有餘的情況。
萬幸有天幕。
武曌鬆了口氣。
她以女子之身登基稱帝,朝中反對之人不知有多少,太平要是要走上她的後塵,那就必須要有一個撐腰的人。
她當初上位,九郎那句遺言給了她莫大的幫助,而太平……
還有誰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合適呢?
武曌直接把太平公主打包送去李世民那裡旁聽學習了。
反正太平公主早就過了青春期,應該不會出現什麼被教到叛逆到要造反的情況,武曌很放心。
為了給女兒留下一個護身符,武曌還特意讓上官婉兒跟著一塊去進修。
李世民也笑納了。
本來這事魏征他們是很反對的。
你說武媚娘一介女子,自己做了回皇帝,過了個癮,就該老老實實的把權力還回來才對,怎麼還要讓她女兒跟著她一塊兒不安分?!
但是,對於他們的怒氣,李世民就問了一句:“除了太平,你覺得還有誰能行?”
一句話就讓臣子們啞口無言。
李顯有多廢,天幕已經做了證明。
李旦背後還有李隆基這個定|時|炸|彈。
太平公主……雖然目光短了些,但怎麼看都比上麵兩個要強點兒。
而剩下的……
武曌又不是傻子,雖然對於其他忠心的臣子來說,李唐皇室的後人誰都可以做皇帝,但是武曌怎麼可能不推自家骨肉,反而推彆人上位呢。
現在是這個女人還願意和他們講道理,要是武曌不願意了……嗬,那換武家人來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大家都閉嘴了。
太平公主就太平公主吧,至少比那什麼武承嗣、武三思要強。
同一時期還讓人頭疼的是李隆基的皇位。
李隆基在知道自己後來被太上皇了以後,第一時間就把當時還隻是個太子的李亨處理了。
所以太子之位也空出來了。
大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李隆基從那以後就一直沒立太子,這個位置就這麼莫名其妙的空了下來。
現在李隆基被他們送去養病了,朝堂大事由幾位宰相管著,暫時出不了岔子。
但是,皇位繼承已經成了個很大的問題。
至少目前看下來,李世民他們沒在李隆基的兒子們裡找到一個合適且出色的。
然而,李承乾在了解情況,和秦小政嘰嘰咕咕說了一陣子話後,突然給他爹上了一道奏疏。
他自請去李隆基所在的位麵當皇帝。
這個操作,當即就看傻了所有知情人。
李世民腦子都快轉不過彎兒來了,聲音相比之前直接高了八個調,直接走音:“承乾?!”
他的承乾看起來依舊是一副冷靜沉著的樣子:“兒臣在。”
李世民都被這個看著處變不驚的臭小子氣笑了:“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李承乾很冷靜,他抬起那雙漆黑的眼睛,直視著父親:“我知道,我很清醒,阿耶。這件事情我已經思考很久了。”
李世民看著他嚴肅的表情,知道他不是一時衝動,他扶住了頭,低下眼皮,深深的歎了口氣:“給我個理由。”
李承乾的聲音依舊四平八穩:“阿耶,雉奴比我更合適做你的繼承人。”
李世民:“……”
李承乾繼續道:“我也算是個優秀的太子,臣子們對我稱道不已,但是阿耶,我們都知道,雉奴會比我做的更好的。”
他們都知道。
房玄齡和杜如晦甚至私底下感慨過,要是李治是李世民的長子該多好,那一定是順順當當繼承皇位的一位優秀天子。
雖然李承乾同樣優秀,但是很多人都懷疑——他能和李治一樣,打出最大版圖麵積嗎?
李承乾自己也沒那個把握。
他心裡清楚,弟弟當皇帝是最好最合適的。
可是,即使李承乾知道弟弟雉奴會比他更優秀,但是他已經為了皇位努力了這麼多年,如果讓他貿然放棄太子之位……他雖然理解,但卻也心有不甘。
所以,李承乾這麼多年都沒提出來。
直到現在。
李隆基那邊缺個優秀皇帝繼承人,正好空出來一個太子之位,他和弟弟一人一個,以後兄弟倆都是皇帝,豈不美哉?
李泰:“?”
不是,那我呢?
李世民歎氣:“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你留在這裡,我已經給你鋪好了路,雖然雉奴聰慧,身邊也有些小人挑撥……但他這些年對你濡慕有加,不會是你的阻礙。青雀這些年更是乖巧,雖然還沒到年紀,但是已經上了好幾道折子,主動提出要去封地,也就是說,你的太子之位可以說是穩如泰山。”
“我很清楚我在說什麼,更清楚我接下來要麵對的。”
李承乾沒有再自稱“兒臣”,而是很認真的對李世民道:“我過去做太子,我已經問過政兒了,如果是願意在那個位麵落戶,秦小政他們能幫我,我可以長久留在那裡,除此之外,我的一些心腹班底也能帶過去,不用擔心手中無人。”
“雖然肯定有不服的臣子和皇室子弟,但是這些年李隆基重新啟用了幾位賢相——巧合的是,他們居然都對阿耶傾慕不已,想必對我也會有所照拂。”
李承乾笑了起來。
不得不說有一個大唐白月光當爹真是太好了,李隆基那邊隻要是忠臣,有一個算一個都願意來他這邊。
等於他完全可以全盤接收李隆基的大半家底。
李世民:“……”
李承乾繼續道:“除此之外,李隆基還活著不是嗎?”
李世民一愣。
“隻要他還活著,大唐一時半會兒就亂不起來,我以監國太子的名義接手,先做上一兩年,叫他們看清了我的本事,也叫我能夠對這朝政得心應手些……等我自己做順手了,有那個本事自己當皇帝了,再叫李隆基做個太上皇也不遲。”
李世民:“……”
李隆基可真是被你從頭用到腳,一點用途都沒浪費。
李世民掙紮許久:“……行,行吧。”
就讓孩子去試試吧,要是實在不行,又不是不能回來。
李承乾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