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 蘇洵:除了我,他們都上岸了(1 / 2)

第164章

季馳光:“對,沒錯,你們沒有看錯,就是沈括。”

“那位大名鼎鼎的《夢溪筆談》的作者,曆史上難得的科學家,被稱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沈括。”

“烏台詩案對蘇軾的打擊為什麼會這麼大?為什麼宋神宗會直接雷霆之怒的將蘇軾關進小黑屋?”

“要知道,雖然宋神宗是皇帝,但是他所謂的證據其實根本站不住腳,都隻是一些曲意的解讀而已。而當時的蘇軾,卻是名氣在全國範圍內都很大的著名詩人,粉絲群體龐大,以至於上至太後,下至百姓,全是他的粉絲。”

“而烏台詩案的起因卻隻是一群小人捏造的無妄之語。”

“但是事實上,烏台詩案真的隻是宋神宗的一時之氣嗎?”

“不,當然不是,原因就是在烏台詩案發生的好幾年之前就已經有人為它做好了鋪墊。”

“這個人就是沈括。”

蘇軾歎了口氣。

他那張一直都開朗樂觀的臉上,難得帶了些愁容。

他和妻子王弗感慨道:“世事難料啊,遙想當年,我和沈存中都在翰林院供職,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兩個認識的。”

“當時,我們兩人還沒有牽扯進這麼複雜的朝堂鬥爭之中,隻是普普通通的兩個小官罷了。兩個朋友一道讀書品畫,一同喝茶飲茗,意氣相投,誌同道合,誰能想到,我們竟然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王弗撫上他的後背,寬慰道:“無妨,雖說生了些事端,也鬨出了不少麻煩,但是能叫你提前看清人心,提前有所防範,去了這麼個不真的朋友,不是也很好嗎?”

“弗娘你說的也有道理啦……”

但就是他心裡這關過不去啊。

蘇軾撐著下巴,悠悠的歎了口氣。

沈存中啊沈存中,你我終究不是一路的人。

我費儘心思才從朝堂那個漩渦中脫出身來,甚至不惜自請外放,跑到杭州這兒來當官。

而你呢,卻拚了命的要往那旋渦中心擠去,甚至踩著他人的肩膀強行上位。

你我初相識的時候,你說你要寫一本集你所有見聞的書,叫你未來也能流傳千古。

你我若還是當年那個翰林院中的小官,該有多好?

不過……

雖然好友已經分道揚鑣,但是蘇軾卻仍發自內心的為他高興。

“看天幕的意思,他似乎做成這件事情了。”

蘇軾笑道。

《夢溪筆談》嗎?

要是有生之年能看看就好了。

……

季馳光:“沈括針對蘇軾,主要進行了兩方麵的行動。”

“蘇軾被調任到湖州去當太守後,上了一份謝恩表。”

“也就是這份謝恩表,被不少新黨人士利用,歪曲他的意思,指出其中的一些詞句問題,說他譏諷毀上,誹謗皇上。”

“沈括在其中插了一手。”

“他積極上書(),

?(),

怨恨皇上,瀆職謾罵,沒有人臣之節,但正是因為他名氣大,現在人們已經在爭相傳誦,他這一舉實在是搞得朝野轟動,人心動搖,實在是罪該萬死。”

蘇軾:嘖嘖嘖。

王弗白了他一眼:“聽著你朋友這麼罵你,你就這點反應?”

“哎呀,弗娘你不懂,”蘇軾看上去頗有幾分閒情,“我當時被關著,心裡怕的要命,自然沒有這個閒情逸致去關注他們究竟說了什麼,現在這會兒我都貶到這兒了,怎麼看都已經和朝堂大事脫開,屬於連皇上都管不到的富貴閒人,那我如何還能沒有這個雅興?”

王弗:“……”

行叭,她不說了,反正她一直是說不過他的。

季馳光:“除此之外,沈括還從蘇軾寫的詩文中摘出了六十多句詩詞作為證實蘇軾不滿朝廷的材料,極力要求宋神宗嚴懲蘇軾。”

“而在此之前,沈括和其他新黨人就經常在宋神宗麵前上眼藥,說蘇軾在外頭是如何的不敬,以至於宋神宗對他的怒氣其實已經積累了很久。”

“烏台詩案這一次,隻不過是數罪並罰,長久積累的怒氣的一次性爆發罷了。”

【瓏夏:誰也彆和我說話,我的科學家濾鏡已經碎了嗚嗚嗚……讓沈括去搞理科啊!他留在朝堂上玩什麼政治鬥爭呢?你看王安石,我們知道他,難道是因為他變法了嗎?還不是因為他的文學作品?你有這精力擱這兒勾心鬥角,你還不如去寫書!】

【殼破咩die:所以說,真的就是隻了解作品就好了,不要了解文人,因為隻要湊近,你就會發現濾鏡碎了一地。】

【秦始皇的寶貝:因為當你深入了解以後,你就會知道,寫《夢溪筆談》的沈括出賣了他的好友,大名鼎鼎的詩人宋之問曾經為一首詩殺了親外甥,寫憫農的李紳和鑿壁借光的匡衡長大後居然做了貪官,作品多為愛國詩作的錢謙益更是比不上柳如是的勇敢……】

蘇軾聽這些未來的過去的當下的八卦聽得津津有味,就差來一盤小雞爪給嘴裡添添味道。

王弗無奈:“你都不認識上頭的許多人,居然還能聽得這麼高興?”

前兒個聽前代史,聽得高興也就罷了,現在講的人有不少是他不認識的,偏他也能聽得高興。

蘇軾笑道:“都很有趣啊!再說了,隻要想想,雖然我和子由現在見不到麵,但是我們兩個都處在同一片天幕之下,一起聽著主播講的故事,就感覺仿佛回到了汴京城的茶樓裡,兩個人一起聽著說書先生講話——我當然高興!”

雖然經常給弟弟寫信,也經常坑弟弟,但是蘇軾確實非常的喜歡弟弟子由,薄薄的一封信都快寄托不住他對弟弟的感情了。

季馳光:“但是,好在,蘇軾這麼多年的文壇大佬不是白當的,這麼多年的官位也不是白混的。”

“可以說是東坡有難,八方點讚……咳,八方支援。”

() 蘇軾:“???”

主播,

你剛剛是不是口誤說了什麼很可怕的話?

季馳光乾咳一聲:“可不要以為當時的蘇軾出來的很容易,

事實上,他坐了整整一百多天的牢,也正是因為時間很久,久就到蘇軾自己都快要喪失希望了。所以,他後麵才會這麼快就相信了自己真的要死的虛假消息。”

“而之所以會那麼久,是因為想要救他的人與想要害他的人,在進行一場瘋狂的拉鋸戰。”

【花好月圓人壽:說到想要害他的和想要救他的人,是真的很無語——想讓蘇軾去死的,是他的好友,想要救蘇軾的,卻有不少是他昔日的政敵。】

提到那一百多天,連太皇太後曹氏都忍不住感慨:“那次實在是險啊。”

皇帝被小人的話蠱惑了心神,在當時確實是一門心思想要蘇軾去死的。

季馳光:“雖然,我們開玩笑常說蘇轍撈哥,但事實上,那個時候的蘇轍還不具備撈哥條件。”

“因為,年輕時候的蘇轍其實沒有比他哥好多少,完全可以說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青年,甚至還跑到王安石那兒搞了一出電信詐騙,騙得老王心有戚戚,快馬加鞭的把人弄出了京城。蘇轍離開京城那一年,是熙寧二年——換句話說,他去地方上的時間比他哥還早兩年。”

【老虎愛吃綠豆糕:笑死,老王直言——彆挨我,滾!】

【瀟湘水斷:蘇轍是真的把老王騙慘了哈哈哈哈。】

王安石嘴角抽搐。

是啊,誰能想到呢?誰能想到呢?

如果說,蘇軾那個人是張嘴全是錯誤,話裡全是語病,是極容易被小人揪住錯誤逮走的。

那蘇轍呢,蘇轍這小子要不就不張口,要不就“一鳴驚人”把人嚇個半死。

相比於他哥哥一回朝來就對他的新法表示了意見的情況,蘇轍就顯得含蓄多了——這貨壓根不說話。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安石誤以為沉默寡言有內涵的蘇轍是自己人,直接把他拉進了他主管的製置三司條例司,結果……

蘇轍這小子要麼不張嘴,要麼張嘴能把人噎死!

王安石:……要不你還是彆張嘴了。

【雨翊淩瀾:當時的情況是,蘇轍做人比較沉默,對當時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不發表意見。因為當時群情激憤,所以他這種不發表意見的也被看做的是默認支持。結果導致王安石以為蘇轍是支持變法的,直接把調進了製置三司條例司。】

【雨翊淩瀾:換句話說,就是王安石直接把人送進了當時的改革變法小組。】

【柒夏:結果沒想到,蘇轍人都進來了,平日裡還是不說話。然後,等王安石問他意見的時候,這人直接給王安石甩了一篇策論——鞭辟入裡的批評了新法。】

【小葡籽:好家夥,我直呼好家夥!這才是詐騙的高手,老王上一次這麼無語,那還是得在上一次!】

【行八行四的福氣:畢竟誰能想到呢?改革變法的決策層重

要人物之一居然反對變法,求老王當時的心理陰影哈哈哈哈。】()

:;

?小雪獅提醒您《給漢武帝講我的男神霍去病》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司馬光(老年版宋神宗位麵)眼中也帶了笑意:“果然是他蘇子瞻的弟弟,跟他哥一個德性!”

都是能把人噎死的。

這個位麵的司馬光倒是沒被主播爆出來的那些事情波及多少,畢竟他在朝為官多年,門生故舊遍布朝野,不像另外一個他還是個青瓜蛋子。

也正是因為這一份勢力和底氣,司馬光才敢在皇帝明顯支持變法的情況下,還能跟王安石他們對著乾。

再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