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混進了老朱家聚會的徐達,大笑著拍了拍自己
() 未來女婿的肩膀:“好小子,有本事!連耿炳文都不是你的對手——等回去我就拿這事羞他去!”
他現在真是越看這小子越順眼。
彆的暫且不說,這份打仗的本事是真叫他眼饞,要不是顧忌著這是皇子,他是真想直接將人收做徒弟。
朱棣羞澀的摸了摸後腦勺。
朱允炆:“……”
不知道為什麼,越聽越難過。
但還要繼續講下去。
他緩了緩,感覺心頭沒那麼悶了,才繼續道:“先頭部隊失敗了以後,長興侯和四叔在真定打了一仗,沒想到居然還是四叔贏了,我這邊又沒了三萬人。”
“因為長興侯接連敗了兩次……我以為他無能,就索性不再重用,撤了他的職務,叫李景隆頂上了。”
朱元璋皺眉:“李景隆?他雖然是將門之子,但是到底年輕,論能力還是比不上耿炳文的,你怎麼換了他來?”
趙括的案例是不夠深刻嗎?
朱允炆小聲道:“我當時也沒想這麼多……而且,而且……”
他遲疑了許久,才慢慢道:“為了一次性把四叔打壓下來,我一口氣把家底都給了李景隆,整整給了他五十萬兵。”
結果,萬萬沒想到……
季馳光:“……萬萬沒想到,朱棣這個時候不死扛了,他拖來了無辜的外援——寧王。”
寧王?
那是誰?
朱允炆擦了擦眼淚,解釋道:“寧王叔這個時候還沒出生呢,他是祖父的第十七子,極為聰明,以善謀略而著稱,手中的朵顏三衛,實力強大……”
小朱棣冷不丁問:“你怎麼這麼清楚十七弟家的事情?”
朱允炆:“……”
還能為什麼清楚?
不就是因為他打過寧王的主意嗎?
要不是燕王府的官員告發朱棣要造反,他都已經磨好了要送寧王上路的刀了。
朱允炆擦了擦頭頂的冷汗,決定避過這一茬不談:“……我先前以為他不會成功的,寧王叔是個聰明人,不會貿然摻和到我們當時的事情中來,更何況,四叔當時成功的概率不高,寧王叔更不會貿然幫他。”
但是……
“但是誰能想到朱棣不走尋常路啊!”季馳光笑道,“朱棣先是去找了寧王,見了麵就先一陣淚無語凝噎,表明自己造反是迫不得已,希望弟弟能夠幫忙跟皇上求個情,給他解釋清楚。”
【雨翊淩瀾:這招連環拳直接把寧王都給打蒙了,於是他就本著一顆老實人的心,幫哥哥寫了事情的原委經過,然後……】
【小葡籽:然後他們全家就被打包帶走了(捂臉)。】
【這人怎麼狗話連篇:朱棣清理得可乾淨,從寧王的一家老小到他的朵顏三衛,那是一個都沒有放過啊,一絲一毫都給你搬光了。】
寧王:“……”
疲憊又蒼白的笑容.jpg
他能說什麼呢?
他當時其實完全不想攪和到這兩個人的破事裡,坐立不安了好幾天,好不容易能夠把他四哥送走了,正高興送瘟神呢,結果在他把人送到城門口的時候,他四哥把他連人帶家全搬空了。
寧王扶額:“唉……”
碰上這麼坑的侄子,再遇到一個這麼坑的哥哥,他也是無話可說了。
但是,那會兒他也是真的無路可走了,四哥都把刀架他脖子上了,上船跟上路總要選一個,那他當然是選上船——他可不會覺得他大侄子會相信他是無辜的。
但他是愣是沒想到,這個哥其實可以更坑一點。
季馳光惆悵:“當初,朱棣和寧王借人的時候是怎麼說的?說要與他共分天下。”
劉邦發出了一聲響亮的嗤笑。
巧了,這話他曾經也跟彭越他們說過,現在呢?
現在彭越都成肉醬了。
永樂帝的臉色多少有點不自在。
他當皇帝以後當然沒有這麼做,當個單獨的老大不爽嗎?為什麼偏偏要給自己找個合夥人?
於是,他順理成章的“忘記”了這件事情。
好在,他的十七弟是個知情識趣的人,並沒有再提起。
他們兄弟也就這麼相安無事的過了下去。
寧王歎了口氣,望向窗外的花木,思緒翻飛。
算了算了,誰讓這是自己親哥呢,誰讓最後是這個四哥坐在了皇位上呢?
就這麼稀裡糊塗的過下去吧,反正日子也不會比大侄子當皇帝的時候更慘淡了。
……
季馳光:“朱棣搬空了大寧,得了寧王的資助,其中‘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他的兵馬已經接近十萬了。”
“這個時候,李景隆已經靠近北平,朱棣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還是他們家可靠的大兒子胖胖憑借著種種地理優勢,動員了全體百姓,上下一心,才勉強守住了這塊地盤。”
永樂帝想到當年的事情,也難得給了這個兒子一個好臉色:“不錯,當初的事情,高熾做得很好。”
他雖然已經儘力趕回來了,但是終究還是晚了一步,李景隆的軍隊在他之前就到達了北平,如果朱高熾當時沒有守住,丟了北平這個大本營,他往後的路怕是很難走。
朱高熾憨憨的撓了撓頭:“沒給爹拖後腿就行。”
……
同一時間,朱允炆的聲音更低落了幾分:“李景隆就是個廢物,居然攻不破隻有一堆殘兵老弱的北平,最後硬生生被朱高熾拖到了朱棣趕回來,就這麼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十萬對五十萬,李景隆被打的丟盔棄甲,死傷將近三五萬……他一路跑,四叔一路追,跟著他後麵撿東西,就這麼把自己給養肥了。”
“就這麼一戰過去,四叔已經擁兵幾十萬了……他自己號稱三十五萬,我估算了一下,至少有二十萬。”
朱元璋已經不想聽下去了,他正要揮手叫朱允炆閉嘴,畢竟結局已經很
明顯了——老四能用一萬餘人對上你十三萬不輸,
二十萬對四十五萬怕是也沒什麼懸念了。
朱允炆卻堅持繼續說了下去:“李景隆不死心,
他不想跟長興侯一樣被我撤職,於是他和四叔又來了一回最終的決戰——我方戰死了十萬餘人,橫屍百裡。”
他的情緒突然激動起來:“這一仗我們本來不該輸的!要不是妖風作祟……我們本來應該贏了的!”
季馳光也正好說到這一茬:“我一度懷疑老朱家的血脈裡是真的有點風係大魔導師的力量在的——朱元璋鄱陽湖之戰差點被陳友諒乾掉,一場風幫助了他,朱棣白溝河之戰險些溝裡翻船,依舊是一場風幫助了他。”
“據說,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朱棣手中的箭矢已經全部用儘,隻能自己揮劍殺敵,眼看著敵方就要抓住他了——”
“突然,一陣大風吹來,直接……折斷了對方的帥旗!”
朱元璋眉頭猛的一跳。
徐達更是直接飆出了一句臟話。
這這這……這正常嗎?
徐達已經傻眼了:他當時在陳友諒手下逃出升天,雖然確實有些令人驚訝,但好歹還在正常的範圍,頂多就是風突然改變了風向這點始料未及。
但是,朱棣這個……
眼看著就要敗了,突然一陣大風,刮斷了敵人的帥旗,而自己這邊的旗幟反而一點事情都沒有……這真的正常嗎?!
要知道,帥旗雖然隻是一麵旗幟,但是一向是旗在人在,旗亡人亡,對整個戰場的士氣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這一斷,直接將對麵的士氣全部打壓了下去。
徐達沉默了好一會兒,突然抓住了朱元璋的手,一臉真誠:“老哥,你看咱倆都是親家的關係了,有些事情就不要藏著掩著了,快說說你們家是怎麼呼風喚雨的?也教教咱啊!”
朱元璋:“……”
他環視四周,發現自己的一眾兒女們都和麵前這老貨是一個表情,全都一臉期待的看著他。
甚至老五還去糾纏老四:“四哥,你快說,是不是俺們爹偷摸就告訴你了……你教教我嘛……”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