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腳步仿佛永遠都不會停下。
繼永樂十二年大破瓦剌後,在永樂二十年,這位六十來歲的皇帝,再度踏上了征途。
這一次,他的目標是韃靼。
阿魯台雖然之前輸在了朱棣手中,但是現在依舊在韃靼稱王稱霸,隻不過……八年不曾聽聞大明皇帝征戰時候的號角,阿魯台的骨子裡就不安分的血液再一次蠢蠢欲動。
為了牽製這個帝王,阿魯台這次極為謹慎的分出一支兵馬攻打大明的萬全,希望能讓朱棣分心,借此達到削弱對方兵力的目的。
但是,他這樣的計謀無疑是拙劣的。
朱棣信任他的守城將軍,更相信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隻要他把阿魯台打趴下,還擔心進攻萬全的那支韃靼軍隊嗎?
……實在不行等他把阿魯台打死了,再去萬全救人。
萬全的守城將軍感動:陛下真好,這麼信任臣。
朱棣的內心獨白:不,朕隻是過分信任阿魯台。
相信他絕對在他手底下走不過一個回合。
天幕上,已是暮年的帝王騎在馬上,遙遙望著草原荒漠,唇邊慢慢勾起一縷笑容。
“阿魯台……”
他輕輕念了一遍這個名字,隨後笑了出來,眼中儘是血腥:“你可有這個膽子……再見朕啊?”
事實就是,沒有。
阿魯台不愧是曆史上出了名的“不死鳥”,深知試試就逝世的道理,一溜煙兒跑的飛快。
彆看他挑釁的時候怒目圓睜,仿佛一副很有膽魄的樣子,事實上,他的勇氣,早就在先前的興安嶺之戰中就被朱棣打碎。
得知朱棣真來了,這位韃靼的實質意義上的首領,二話不說,連自家圈裡的牛羊都顧不上了,攜了自家的妻兒老小,和當年一樣,一騎絕塵而去,隻留給朱棣一個策馬狂奔的身影。
朱棣:“……”
觀眾們:“……”
講真的,這北伐仿佛北伐了個寂寞。
朱棣來沙漠是乾嘛的?
近距離欣賞一波阿魯台逃跑時候的英姿嗎?
天幕上的朱棣明顯也愣住了。
麵對著屬下是否搬師回朝的詢問,他思索片刻,大手一揮:來都來了,肯定不能這麼回去。
總不能光在這撿便宜不乾活吧,雖然阿魯台扔下來的這些牛羊足夠補齊他們這一次出門的軍費,但是他這樣帶著北伐大軍浩浩蕩蕩來這裡旅了個遊,真的讓人很沒有成就感。
既然這樣,朱棣沉吟片刻,指著輿圖上下一處:“韃靼逃了,兀良哈不是還在嗎?”
這個總能打吧?
兀良哈許久以前就歸順了大明,是蒙元帝國分裂出來的二個部落當中最早歸順、最知情識趣的一個。
隻不過這些年,伴隨著瓦剌和韃靼輪番做大和大明打擂台,兀良哈也有些不安分了。
但是兀良哈知道自身實力不夠,沒那個
膽子直接正麵挑釁明朝,所以一直跟在韃靼身後當跟班,常常就近撿便宜,往往是韃靼吃肉它喝湯。
總之,也吃了不少甜頭。
既然這次韃靼這個大頭跑了,那兀良哈湊合著……也勉強能看,和它打上一仗,折了它的威風氣,也算是個敲打威懾。
觀眾:“……”
彆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那個兀良哈是真慘啊!
頂事的老大韃靼跑了,大明這邊找不到報複對象,直接就把目光放到了旁邊無辜的吃瓜小弟兀良哈身上。
兀良哈:我可能不是人,但你們是真的狗!
於是,大明的軍隊轉了個彎,浩浩蕩蕩的朝這兀良哈老家去了。
雙方軍隊在屈裂兒河交戰,沒多少準備的兀良哈直接被這一下給打蒙了,大明軍隊沒費多少功夫就解決了他們,斬獲甚眾。
總算成功活動了一下筋骨,朱棣完全沒有欺負菜狗的羞恥感,滿意的擦了擦手,語氣平靜而滿足:“班師回朝吧。”
沒白來,雖然阿魯台那個孬種半路逃跑了,但至少還有兀良哈部落的人陪他練練手。
朱棣:今天是個好日子~
觀眾們:啊,雖然知道兀良哈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說——兀良哈部落,碰上你真的好慘啊!
……
這一次的北伐似乎開啟了什麼奇怪的開關。
也有可能是因為上次沒能成功欺負到阿魯台,所以很快,朱棣在第二年再一次親征。
以太子朱高熾抱著賬本捂著心口,哀哀痛哭著目送父親離開作為背景,朱棣泰然自若的在一陣感歎天家父子情深的讚美中,悠然離開了京城。
七月,他們點兵出發。
結果才走到半路,緊急傳來的情報就通知了他們一個噩耗——阿魯台這個菜狗子居然先被瓦剌打跑了!
朱棣:“…………”
似乎又出來寂寞的旅了個遊的大軍:“…………”
朱棣強行把額頭迸起的青筋壓回去,內心翻江倒海,波瀾壯闊。
阿魯台你還行不行了?
老子都把瓦剌打殘了你居然還打不過?!
你當初挑釁老子,殺老子使者時候的勇氣和能耐呢?
都被狗吃了嗎?!
於是,啥也沒乾,從頭到尾都隻帶大軍出來散了個步的朱棣就這麼回去了。
沒辦法,瓦剌現在還算老實,他們要對它下手,出師無名打不了。
至於兀良哈……這個才給了兩巴掌,到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呢。
他出門都不知道該打誰好,好像隻能回家了。
……
第四次北伐的無疾而終和第二次北伐的不戰而勝,讓朱棣對阿魯台這個人耿耿於懷。
再加上,韃靼被擊潰後在漠北日漸難以立足,不得已之下,阿魯台狗急跳牆,進攻大明,奪取物資,以求生路。
而這也徹底激怒了本就對他深惡痛
絕的朱棣。
朱棣發起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
觀眾小朱棣虛著眼睛吐槽,說出了不知道多少觀眾此時的心聲:“救命啊……這個阿魯台為什麼還活著啊?這都多少年了?”
老朱家的其他人也很想吐槽。
是啊,這都多少年了?!
永樂七年朱棣就對韃靼用兵了,一直到現在,都永樂二十二年了,五征漠北,四次都用在了韃靼身上,這個什麼阿魯台居然還活著?!
老朱都驚了。
這人的命得是有多硬啊?!
閻王親自來了都收不走吧!
小朱棣像一隻小倉鼠似的啃著果子,一邊啃一邊道:“我感覺未來的我不會成功的,這個人的命太硬了……費了這麼多年的精力都沒有成功殺了他,唉。”
朱元璋:“……”
事實就是,小朱棣確實說對了。
阿魯台又又又又逃出生天了。
阿魯台這人多少是帶點賴皮在身上的。
知道大明揮師北伐要來攻打他,阿魯台二話不說,再次逃跑。
這一次,他直接逃到了答蘭納木兒河,朱棣派兵就地駐紮,在方圓二百裡內進行了一番地毯式搜索。
劉邦總覺得自己其實就是在看一部名為《永樂大帝和阿魯台》的連續劇,他已經被劇情深深吸引,並且成功帶入:“乃公覺得,這一回,就算那個阿魯台真的長了一雙翅膀,應該也逃不出這包圍圈了。”
明朝的這些人搜捕得極為精細,就差把每一寸草皮都給掀開來看看了,再加上他們早就把這裡圍起來了,連隻鳥要飛走都逃不出哨兵的眼睛。
劉邦自信:“這次,那個阿魯台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