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朱元璋:這未免也太爭氣了一點吧!(1 / 2)

萬貞兒被季馳光的話驚得條件反射性的後仰。

她……和那個朱佑樘關係好?

天上這女人彆是昨天晚上沒睡醒吧!

雖然,朱佑樘在對方的描述中,沒有對她乾過什麼明麵上的惡事,但是光憑對方是周太後養大的這一點,萬貞兒就覺得自己跟他絕對合不來。

他們兩個天性就不對頭!

季馳光:“另外,能夠佐證萬貴妃其實是清白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在《憲宗實錄》中,沒有對萬貴妃作惡的直接記載。”

“《憲宗實錄》大家可能聽著比較陌生,但是,這本書其實也是官方認定的史書之一,而且,在現存的官方史書中,這本書距離萬貴妃所在的年代最為接近。”

“雖然,在這本書裡,對萬貴妃也是持否定的態度,畢竟誰叫她後宮獨寵,又比皇帝年紀要大這麼多呢,雖然她本人可能沒有做什麼,但是有些事情是原罪。”

“但是相比於《明史》的徹頭徹尾的否定,這本書要稍微客觀一點。”

【朱壽:我覺得最好笑的地方就是,他們居然還說萬貴妃隨意提拔外戚——真要計較起來,萬家人可是都是很老實的。】

季馳光肯定了他的說法:“沒錯,萬家人可以說是表現最優異的明朝外戚之一。”

“萬貴妃之所以進宮,是因為父親萬貴犯了罪,擔心這個年幼的女兒日後無所依靠,所以就托人把她送進了宮,雖然宮裡的日子可能過得苦一點,但是至少萬貞兒拿上了國家的鐵飯碗,總比在外麵被逼死餓死要強。”

在當時那個貞潔牌坊流行的年代,萬老爹已經算是萬中無一的絕世好爹了。

“《明實錄》中記載,萬貴每受重賞,輒憂形於色,他並不因為女兒做了貴妃就驕傲自滿,反而時時告誡家裡人,一定要謙虛謹慎做事,並且認為這份富貴榮華是虛的,指不定哪天就要收回去,所以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以謙遜的態度對待彆人。”

朱元璋雖然仍然對這門親事的年齡差距耿耿於懷,持著無語凝噎的態度,但是對於萬老爹的態度,他還是非常肯定的。

“能有這番覺悟的人可不多了。”

朱元璋感慨。

要不是他女兒的年齡實在是讓他老朱張不了這個口,朱元璋其實挺樂意跟這樣清醒的人家結親家的。

至少不用擔心老丈人拎不清。

季馳光:“萬貴妃其實有不少兄弟,其中萬喜、萬通在錦衣衛當值,但是其實都隻是虛職,並沒有乾涉朝廷的權力,是朱見深擔心萬貴妃臉上不好看,所以幫她家裡兄弟謀的一個閒職。”

“她還有一個兄弟叫萬達,這個更離譜,身上連個虛職都沒有,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兵,半點官職沒有,比另外兩個兄弟還要不如。”

【雨翊淩瀾:明朝最佳外戚居然是傳說中大肆網羅黨羽的萬貴妃的家裡人嗎(筷子嚇掉)?】

季馳光攤了攤手:“隻能說正史把他們兩個

黑得太厲害了,甚至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了。而且,說實話,我當時在發現我的認知存在錯誤之後,很認真的去搜索了一下原因,結果追根溯源以後,我發現——《明史》,其實說是野史也可以的。”

【瀟湘水斷:???這不是官方認可的正版史書嗎?】

季馳光:“據說,《明史》的編纂官之一的毛奇齡,曾經還寫過另外一本書,名為《勝朝彤史拾遺記》,而《明史》當中關於萬貴妃的這一段,和《勝朝彤史拾遺記》裡麵的記載……哼哼,不能說毫不相乾,隻能說一模一樣。”

可見,這兩本書已經不是借鑒參考的問題了,而是直接上克隆技術了!

“而這本《勝朝彤史拾遺記》的考究出處,則是在隆慶年間成書的《穀山筆麈》。”

“至於《穀山筆麈》,這本書則是當年的禮部尚書於慎行,根據一個從宮裡出來的老太監的口述整理所得——順便插一句嘴,這位老太監雖然也是個宮裡人,但是人家的生活年代,跟萬貴妃所在的年代已經相隔了一百多年。”

“都說三人成虎,這謠言加工又加工,再經過一百多年的發酵,等傳到老太監的耳朵裡的時候,估計已經不止三百個人了,最起碼能傳出一百隻老虎來。”

“更何況,文官們總要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進行添減誇張,於是,本來就不太良好的萬貴妃的形象就越來越糟糕,甚至逐漸向著妖魔化的方向發展。”

萬貞兒的臉色已經黑到快不能看了。

她後牙槽咬得嘎嘎響。

所以,就因為這該死的三人成虎,她背了幾百年的黑鍋?!

要是那個給她傳小話的太監在她跟前,萬貴妃保準一口咬死他!

……

季馳光簡單的幫萬貞兒洗了一下冤屈,然後,她重新把話題扯回了朱見深的身上。

季馳光:“朱見深,在我看來,他完全可以跟他的叔父並列,成為緊跟在太祖和太宗身後的皇帝。”

朱見深眼中閃過一抹不可置信的神色。

雖然,現如今外頭對他叔父的評價都不高,但是公道自在人心,真要講起來,他叔父景泰帝,力挽狂瀾,和於謙一起拯救整個國家與水火之中,而且治理有方,已經算是個不可多得的中興明君了。

他……也可以嗎?

朱元璋眼中也閃過震驚:這負負得正的威力這麼大嗎?

這未免正得有點離譜吧!

季馳光:“首先,朱見深有著充分的知人善任的本領。”

“雖然,李賢和朱見深有過不痛快——李賢遵循禮法,堅決的維護正統的錢皇後,所以,曾經讓周太後很討厭他。”

不過,就算周太後再怎麼討厭也沒用。

前期李賢等人強行推著錢太後上位,後頭李賢死了,彭時和商輅依舊和她對著乾。

要真說萬人嫌,那周太後可比萬貴妃更適合這個稱呼。

朱祁鈺聽得嘴裡發苦:是啊,李賢當然維護正統,要不然

也不會毫不猶豫的站到朱祁鎮那一脈去。

季馳光:“但是,就算如此,在王綸、錢溥、門達本人的合力之下,朱見深依舊信任李賢——哪怕門達是當時威名赫赫的錦衣衛指揮史,他也毫不猶豫動手了。”

“王綸被斬,錢溥被貶,門達數罪並發,徹底跌落塵埃。”

“也正是這樣雷厲風行的手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剛剛繼位的明憲宗坐穩了皇位,贏得了朝臣們的一致擁戴。”

這是立威,是殺雞儆猴,更是收買人心。

朱見深輕輕鬆鬆的就拿捏住了自己在群臣心中聰明人的形象,並且以自己對李賢的看重,成功收買了一票讀書人。

……

明憲宗?

要不是主播剛剛已經給這小子打過包票了,朱元璋估計又會以為這是個□□公司——麵上光,畢竟這年頭,朱祁鎮那種頂級慫貨都能得個英宗的稱號,區區憲宗……已經不算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不過,如果這小子真的很能乾,那憲宗……

行善可記曰憲,創製垂法曰憲,刑政四方曰憲,懿行可紀曰憲。

這小子屬於哪一類?

季馳光:“其次,他最有勇氣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給於謙和朱祁鈺平反了。”

於謙:“!”

朱祁鈺:“!”

季馳光:“我們要知道,雖然當時他爹已經去世了,但是於謙的案子是朱祁鎮自己親自蓋棺認定的,是板上釘釘的造反罪名,如果朱見深選擇給於謙平反,那等於直接打他爹的臉。”

但事實就是,朱見深不僅硬著頭皮給親爹來了一巴掌,甚至還給他來了個更響亮的——

“而他給朱祁鈺恢複帝號的事情則更加炸裂,本來他的皇權就不穩定,畢竟曾經外流過一次,朱見深要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那他就必須要承擔皇權不穩的風險。”

“而且,承認朱祁鈺沒有做錯,相當於否定他爹,他們兩兄弟當年爭得你死我活,這可比於謙的情況還要炸裂多了。”

朱祁鈺本來就蠢蠢欲動的愧疚之心更是被徹底勾了出來,他下意識去問唐貴妃:“朕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他錯過了一個怎樣優秀的好孩子啊!

看看,被他這麼對待,居然還這麼幫他,明辨是非,聰明能乾,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孩子啊!

唐貴妃安慰他:“陛下,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朱祁鈺點頭:“對對對,補牢,趕緊補牢。”

但他現在要怎麼補償見深呢?

要不先給他封個王爵?

見深那孩子也大了,很多事情都可以乾了,他這邊又搶回了皇位,大權在握,作為皇帝,想要補償一個人還不容易嗎?

不就是喜歡宮女嗎?

他賜婚,他親自賜婚!

禮部那邊也不用走流程了,他這邊出錢,直接給孩子辦,辦得熱熱鬨鬨的。

誰要是敢反對,直接拖出去砍了。

另外一個世界的朱祁鈺也有點猶豫了:麻爪了,我還要不要換太子?

朱見深瞧著乾得也挺好的……要不他乾脆把這孩子過繼過來?!

他雖說有個親兒子,但是見濟身子骨一直一般,太子之位就像是一個箭靶子,彆到時候讓他兒子重蹈曆史上的覆轍,又年幼夭折去世。

朱祁鈺猶豫不決。

……

季馳光:“除了在用人和良心上有所保證之外,朱見深在軍事方麵的成就也算不凡。”

永樂帝的眼神動了動。

真的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