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還是貧苦?成功還是落魄?
他堅持了這麼久的夢想會實現嗎?
陛下說他是個傻子,那他這個傻子在未來成功了嗎?
雖然中途曾經被幾位陛下的目光差點嚇到心肌梗塞,但是張居正依舊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如果不是天幕的出現,恐怕所有人都不會在活著的時候,有機會知道自己在曆史上的評價。
即使到現在為止,能夠得知自己在未來的情況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張居正深感榮幸。
季馳光歎了口氣,悵然道:“張居正少年成名,從小就表現出了非常出色的資質,從而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神童天才,聲名遠揚。”
“十二歲的時候,主播我還在欺負隔壁班的男生,張居正已經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並且成功的通過了最簡單的童生試。”
“因為自己的聰明,張居正受到了當時的知府官員的喜愛,對方將他改名為居正,在他身上寄予了崇高的希望。”
“一年後,張居正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參加了鄉試。”
“結果沒想到,他落榜了。”
天幕之下,在旁邊豎著耳朵聽的,觀眾們不禁傳出了歎息聲,但是他們也非常理解。
眾人紛紛議論道:“才做了多久的生員?才是個十三歲的娃娃呢,能當個秀才公就已經很了不得了,誰家聽說過十三歲的舉人老爺?”
還有人羨慕道:“就我家那個野小子,彆說是十二歲當秀才公了,他就是能老老實實的坐下來讀個書,認個字,我就要謝天謝地了。”
要是真能十三歲就考中,那怕不是天上的文曲星老爺來轉世了吧。
但是,事實卻是,張居正本來確實可以考中的。
季馳光臉上的無語簡直擋都擋不住了,隔著鏡頭都能感受到她內心深處噴湧而出的吐槽欲望:“可問題是,張居正本來真的可以考中了的。”
觀眾們的議論聲戛然而止。
嗯?
好像嗅到了瓜的味道。
季馳光:“可是,當時的巡撫顧璘,認為這個孩子年紀輕輕,缺乏曆練沉澱,如果貿然讓他考中,恐怕對他日後發展不好,倒不如自己出手阻撓一番,叫他多經曆一些磨難,來日才能夠成就大器。”
觀眾:“……”
不是,這人有毛病吧?
先前還在說不可能有十三歲的舉人的那個人,立刻就改了口,義憤填膺道:“嘿,又不是他家的娃娃,他當然不可能心疼,這娃子從小過得順風順水的,確實日後可能出問題,但是貿
然被人阻撓了科舉,
誰知道娃子落榜之後會不會直接一蹶不振?要他來窮好心!”
不管是誰,
聽說這麼一件事,第一反應都是不敢相信——有病吧,又不是你家的孩子,你自以為好心的給彆人增加磨礪,叫他成熟穩重起來,但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孩子可能會被打擊的一蹶不振?有沒有想過這個孩子可能從此心灰意冷?
這樣自作主張的好心,其實和惡毒沒有區彆。
也就是張居正自己爭氣,並沒有為此頹廢傷心,反而是繼續努力,最終在嘉靖十九年重新得到了原本應該在三年前就拿到的榮譽。
張居正現在想起對方那張寫滿了“我是為你好”的臉,都覺得牙疼。
朱厚照更是毫不留情的冷哼了一聲:“誰叫他來好心?要真想壓著年輕人一些,大不了名次給得低些,哪有直接摘了人家功名的道理?我瞧他就是心胸狹隘,瞧不得彆人家的優秀子弟。”
他最煩這樣的人了。
以前就不知道有多少打著“殿下您做這個不體麵”的旗號的人,在他麵前勸東勸西的,實在是煩死個人。
……
季馳光:“大概是這一次教訓過分深刻,張居正從那以後,又將自己壓了整整七年,然後才去考了最後的進士。”
“但即使如此,他那個時候也極為年輕亮眼,畢竟,這是一個才二十三歲的進士。”
“他剛剛被授官的時候,當的是庶吉士,那會兒,嘉靖皇帝還沒有完全進入頤養天年的狀態,正饒有興趣的伸著他的手,在內閣之中撥風弄雲。”
“夏言和嚴嵩就是被皇帝相繼抬起來的存在。在朝堂之中,內閣之中,每個人都伸長了脖子,想要去吃到皇帝給的好處,從而每個人都乖巧的聽皇帝的話。”
“夏言是第一個被皇帝抬起來的人,他吃足了好處,儼然已經有了不聽話的苗頭,於是,嚴嵩來了。”
朱厚照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默默的寫著:試著抬起一個文官,沒有必要一定要用太監。
如果用文官的話,甚至還能夠將文官集團在一定程度上分化,而不是讓他們在太監的威逼利誘下更加團結。
嗯,不愧是老狐狸堂弟,果然很厲害。
他這邊還要多學習借鑒呢。
季馳光:“張居正進入朝堂之後,並沒有立刻出頭,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於是,他冷眼旁觀了很久。”
“朝堂之上,風起雲湧,夏言首先成功了,他成為了下一任的首輔,大權在握,好不風光。但是,他當了首輔沒多久,就被嚴嵩的讒言給送走了,嚴嵩坐在還殘存著夏言體溫的內閣頭把交椅之上,誌得意滿。”
“而這個時候,朝堂之中的風雲初定,局勢也逐漸明朗了,張居正便立刻給皇帝上了一道折子,力陳改革之事,將自己的主張和心血全部傾注於其中。”
“隻可惜,他當時官小人輕,沒人將他這個小官的話放在耳中。”
“這件事情在張居正的心
中留下了很深刻的陰影(),
?[((),
如今的皇帝大概不會聽他的。”
朱元璋給了朱厚熜一個“你看看你乾了什麼混賬事”的眼神。
要是能提早開展改革之路,說不定他們大明的未來還不會這麼搖搖欲墜。
畢竟是能被天幕誇成朵花的人,朱元璋相信對方一定是個有本事的人。
有些事情宜早不宜遲,越早改革,對大明就越好。
再說了,比起朱厚熜那個毫無存在感的兒子,朱元璋還是更相信麵前這個老狐狸的政治能力的。
在張居正的敵友狀況尚未分清之前,朱元璋更希望他是在朱厚熜手底下乾活——至少這隻老狐狸有本事把他壓得死死的,生不出太多事端。
結果沒想到,這廢物點心啥也扛不住,居然愣是沒有看出這麼個有投資價值的人才。
朱厚熜往後仰,避開朱元璋那指責的眼神,神情冷淡:“您就彆說我的錯了,這孩子雖然確實不錯,但他不適合給我當大臣。”
張居正當進士的時候,他的心早就被道教拐跑了,滿心滿眼都想著飛升成神仙,人生目標早就改了,對於手中的權柄的要求,也從“一切都是我的”變成了“找個我的人乾活,總之我不能被架空”,哪裡還有這麼多精力和雄心壯誌去搞改革?
所以,雖然自己確實很欣賞這個人才,但是嘉靖皇帝還是十動然拒絕了。
沒事,人才可以留給他兒子。
他還有個兒子可以用呢。
朱厚熜雖然平日裡把兒子當成隱形人,但是這種時候,他總是不介意把人拉出來頂包的。
季馳光:“大概是這一次的失敗,讓張居正看清楚了皇帝的本性,於是,他並沒有再出頭,而是選擇沉寂下來,除了每個月要求的那部分工作之外,張居正不再談及朝政,也不再跟任何人談自己的理想抱負。”
“他這麼混日子,一混就是好幾年。”
“但是,他心中的那團火焰始終沒有滅掉,反而愈燒愈烈。”
朱厚熜安靜地聽著主播的話,撐著下巴去看旁邊那個站如青鬆的青年,語氣平淡:“你會毀了自己的,傻子。”
張居正的夢想太天真了。
他想要讓整個大明富強起來,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想要完成他的理想,那他就必須動一些不該動的人,做一些不該做的事。
例如,文官。
即使他一時將人給彈壓下去了,但是,掌握著大明朝更多權力的人始終是文官。
而這一批人也是最有錢的。
國庫裡空空蕩蕩的,叫他連花錢買點丹藥都要被人罵,文人們上青樓,一擲千金,不曾有人敢說什麼,隻是笑著誇他們風流。
卻沒有人想過,這些錢,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以張居正的心機,他活著的時候自然能夠彈壓住這些人,但是等他死了……嗬,那他和他的家人迎來的恐怕就是滅頂之災。
朱厚熜看著這個麵色沉穩,卻依舊
() 保持著一份赤子之心的男人,那早就死得差不多的良心難得死灰複燃:“彆說是你死後被清算,你但凡露出一點弱勢,恐怕在你死之前,你就要迎來一波又一波的麻煩,文官們不會再記恨皇帝,隻會惱怒於你,而你的功勞,在最後終將歸於帝王——你什麼都不會得到。”
如果不是運氣好,甚至連後世人都不會知道這世界上曾經有一個叫張居正的傻子。
文官們有多會修史書,朱厚熜還是很了解的——君不見他堂哥被黑成了什麼樣?
張居正很固執的搖了搖頭。
他聲音在那一刻溫柔得不可思議:“隻要百姓好,不就夠了嗎?”
說完,他又露出笑容:“陛下,也莫要當臣是個聖人,臣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是個熱衷於享受的凡俗之人。”
而且他也相信,被他那樣維護尊重的皇帝,一定不會放任他的家人受儘□□。
……隻能說正正多少還是有點天真了。
金花鼠真的是個純樂色。
“哼,”朱厚熜冷哼了一聲,懶得看這個固執己見的傻子,什麼凡俗之人?享受欲望難道就算凡俗之人了嗎?世人誰不愛享受,“你好自為之。”
反正最後受益的是他的子孫,他說這麼多,提醒這麼多,已經是仁至義儘了。
朱元璋等人也慢慢的回過味來了:這好像真的是個友軍誒?
而且,還是一個願意為了他們去撬文官牆角的友軍。
意識到這點以後,上至朱元璋,下至朱厚照,沒有一個皇帝不羨慕的。
就算是最沉穩內斂的永樂帝眼睛裡都帶出了一點渴望的情緒。
臥槽,怎麼這個人才不是落在我的手上?
要不趁著這個機會,下黑手把他帶走?!
永樂帝和兒子眉來眼去。
……
季馳光:“張居正在中央混了一段日子,感覺實在是無趣,他在這裡根本找不到可以讓自己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於是,在迷茫之中,他選擇稱病,暫時離開了朝堂。”
“隻是沒想到,哪怕是遊山玩水,都能被百姓的生活暴擊,張居正曾經在自己的山水遊記中感慨——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並。”
“百姓貧苦的生活帶給了他莫大的衝擊,張居正遊曆了三年,看了三年的人間疾苦,最終,他帶著滿腔的抱負回到了中央。”
【花好月圓人壽:媽呀,看看看看,就這責任心,這不比嘉靖和萬曆那兩條鹹魚可靠一萬倍?!張張怎麼就沒有那個造反的野心呢(恨鐵不成鋼)?!你看看Judy,我們難道罵他了嗎?我們非常體諒他啊——你去造反,我在後麵舉雙手雙腳支持你!嘉靖要是有意見,我立刻把他塞煉丹爐裡,和那什麼紅鉛一塊兒煉了,萬曆要是有什麼想法,我立刻把他塞錢堆裡悶死他,總之就一句話,張張放心衝,我們永相隨!】
【雨翊淩瀾:比起那兩個完全沒有上進心,隻想著苟日子的皇帝,個人認為張居正更適合當皇帝——
他怎麼就不把那倆皇帝給踹了呢?嘉靖也就算了,萬曆是真的拖後腿啊!但凡沒有萬曆,張居正一個人能夠直接把明朝續命三百年(痛心疾首)!】
被誇的有點小驕傲的張居正:倒、倒也不必如此誇張。
他現在還沒有做出這麼多成績呢。
季馳光:“看看,看看,這就是做人的格局,朱厚熜眼裡全是宮鬥宅鬥權鬥,萬曆心裡全是金子銀子銅板,張居正心裡全是百姓朝堂大明。”
“於是,他在到處飄蕩了一段時間之後,正式升級歸來,成為鈕祜祿居正,並且學著他老師的樣子,開始了厚積薄發的道路。”
“表麵上,張居正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官,跟朝廷中的其他人沒有區彆,但是,實際上,他內心的火焰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終於,他找到了機會。”
“當時,嘉靖膝下隻有三皇子一個兒子,這位雖然沒有太子之名,卻已經有了太子之實。”
“張居正成為了他的講學老師,通過各種方麵來影響著這位未來的天子,而他的投資也成功了——在隆慶皇帝登基之後,張居正被大力提拔,從一個小官一躍成為侍郎,並且進入了內閣。”
“曾幾何時,張居正初入朝堂的時候,他隻能坐在小孩那桌,看著夏言、嚴嵩兩個人鬥的你死我活。”
“而現如今,他也坐上了那張桌子,不再是被掌權人撥弄的棋子,而是成為了那個執棋者。”
“伴隨著老師退休離開朝堂,張居正以次輔的身份,開始和另外一個人高拱爭奪內閣首輔之位。”
“不過,他的這場轟轟烈烈的爭奪之戰還沒有落下帷幕,皇帝就先熬不住了。”
“是的,皇帝先熬不住了。”
“這位在曆史上存在感不重的隆慶帝在幾年之後去世,隻留下十歲的長子朱翊鈞和他的母親李太後苦苦支撐。”
【二鳳:是他,是他,就是他!那個害死了我們正正的垃圾!我們正正還是他的老師呢,又不是楊廷和那種假冒偽劣產品,是那種真的掏心掏肺的老師——這樂色怎麼下得去手的?!】
朱厚照默默的擦了一把眼淚:果然,好老師都是彆人家的。
季馳光:“張居正雖然確實是個好官,但是不可否認他也是個人——一個懂得陰謀詭計的人。”
她這句話一出,除了極個彆過分正直的文人皺了皺眉頭以外,其他人反倒是一副更喜歡的模樣,尤其是皇帝們。
嬴政也含笑道:“不錯。”
皇帝們確實喜歡中正的臣子,這樣的人人品可靠,不用擔心對方在背後捅自己一刀。
但是,很多時候,小人用起來其實更順手。
張居正心懷大義,心中有著家國天下和皇帝,本就是好臣子的人選,現在再加上靈活變通、不怕汙名這個優點,直接就升格成為最優秀的那種存在。
誰不想要這樣一把刀?
既忠心耿耿,又自有尺度,簡直就是最完美的存在。
這樣就很好。
至於人品……難道未來秦始皇不知道趙高不是個好人?
但是趙高有能力,所以大王還是用了他,直到發現這個人的野心過大了,這才將他哢嚓了。
季馳光:“高拱自己口無遮攔,刺痛了當時因為孤兒寡母本就小心翼翼的李太後的神經,再加上張居正和司禮監太監交好,而這馮太監又是日日跟在李太後身邊的得意人,於是在生存buff的加持之下——高拱就這麼被貶出了朝堂。”
“他離開之後,張居正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不久後,他又被加封左柱國,進位中極殿大學士。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位極人臣。”
“與此同時,張居正也終於確定了自己的改革目標——先掙錢。”
觀眾們:“……”
怎麼說呢……好樸實無華的想法。
但想想確實很有道理啊——明朝都被稱為曆朝曆代最窮的朝代了,這再不掙錢,日子可怎麼過?
季馳光:“於是,在張居正的努力之下,萬曆一朝的新政改革,就這麼轟轟烈烈的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