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眼睛微微睜大:“阿娘,你的意思是說,那人就是……武宗皇帝?”
……
前些年,天幕之事鬨得沸沸揚揚的。
楊愛當時年紀還小,家裡窮,養不起太多孩子,她長得好看,哪怕餓得麵黃肌瘦,都能夠瞧出美人胚子的模樣,爹娘為了多賺兩文錢,就在兄弟姐妹中挑了她,賣給了人販子。
天幕出現的時候,她才剛剛被人販子賣給徐佛,還處在渾渾噩噩的情況之中。
所以,對於當年的事情,她幾l乎一無所知。
隻知道後來,朱家的幾l位祖宗皇帝突然來了,並且以雷厲風行的手段處置了不少官員。
那段日子,南疆的土地肥沃了不少,東海的苦役營人滿為患,京城的菜市場口的血跡更是沒乾過。
就連揚州那邊也被波及,一夜之間,揚州城裡立起了好幾l個土地廟,廟裡多了好些個稻草人。
楊愛當時玩心重,聽人說得恐怖,反倒更好奇了,還去著幾l個姐妹去看了一眼。
那稻草人瞧著血肉淋漓,跟個妖魔鬼怪似的,把年幼的楊愛嚇得回來就發起了高燒。
楊愛曾經以為,那些大人物的事情離自己很遠,自己怕是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招惹到他們。
畢竟,她隻是個揚州城的小婢子。
隻是沒想到,天幕出現以後,整個時代就開始以他們不理解的方式在飛速的前進著。
首先是南邊又開了海禁,鼓勵百姓們自發組織船隊去經商海貿。
當然,要有官府頒發的許可證。
皇帝更是親自帶頭,花大價錢打造了一支船隊,又改編了劉家海船隊中的不少好手,一馬當先的下了海。
據說船隊離開的那天,皇帝還特意去了一趟港口,目送著船隊離開,其依依惜彆之景,極具感染力,足以令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大概是太難過了吧,他們陛下當天下午回到皇宮就倒下了,皇宮裡傳出來的消息是悲傷過度。
楊愛很能理解。
聽說這一次,為了表示自己開海禁的魄力,皇帝還把自己朝夕相處的司禮監新任秉筆太監王承恩都送出去了,塞進了那支船隊裡,做了首領。
聽說這個王承恩是從皇帝小時候就一直跟在他身邊伺候的,除了曾經被處決的曹化淳之外,皇帝最親近信任的人就是他了。
想必陛下也是抱著壯士扼腕的心情,才將這位送出去的。
也難怪如此悲傷。
畢竟船隊要是真遭遇了什麼不測,這位可就回不來了。
(崇禎皇帝:“嗚嗚……夭壽啊,梓潼,你說船隊能回來嗎?一定能回來吧!朕可是往裡麵足足投了五十萬銀子的啊!這要是回
() 不來,
我可怎麼活啊?!嗚嗚嗚嗚……”)
而不久之後,
大概是皇帝的期盼終於成真了吧,大船滿載著帝王的希望歸來。
隻不過這一次,帶回來的不是什麼貴重的胡椒香料,而是一箱又一箱的種子。
聽說那一天陛下又哭了,看著那滿滿好幾l十條船的種子,陛下淚如雨下。
大家都很感動於他和王公的深情厚誼,楊愛也是如此。
(崇禎皇帝:“梓潼,這日子沒法兒過了,他們可是帶著滿滿好幾l十條船的綢緞茶葉走的,就給我換回來這些?!雖說這些種子,對大明來說,確實非常重要,可我的錢真的沒了嗚嗚嗚嗚……”)
……
天幕上的人,是主播。
主播所在的那個世界,似乎是個非常美好的世界。
楊愛沒記住多少,但是她的養母徐佛卻記得很清楚。
她常常會給楊愛講她曾經見過的東西。
“有非常漂亮的琉璃,大塊大塊的琉璃,像是一點兒也不值錢的樣子……”徐佛曾是江南地區的名妓,精通歌舞書畫,也曾當紅一時,她見多了那些一擲千金的文人,也得到過不少文人的禮物,其中就有琉璃製品,瞧著精巧非常,“還有很平坦的路,主播坐在一種奇奇怪怪的四輪怪物裡麵,那怪物跑得飛快,主播說那也叫車,但是不是馬車,他們會往車裡灌一種黑黑的東西,就是你曾經在書中讀到的石脂水……”
楊愛被養母抱在懷裡,感受著她溫暖的手摸過自己的頭發,然後歪著頭,聽她一點一點的講著主播的那個世界。
就像是在聽一個神話故事一樣。
伴隨著養母輕柔的講述聲,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朝著楊愛緩緩打開了大門。
小的時候,楊愛懷疑那是神仙才能夠住的世界。
雖然養母已經告訴過她,主播並不是神仙,而是後世女子,但是,小小的楊愛還是倔強的認為,普通人怎麼可能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呢?
那一定是神仙待的地方。
隻是楊愛沒有想到,十年過去了,她的生活變化這麼大,甚至也開始慢慢朝著那個神仙的世界靠攏了。
楊愛十歲的時候,進入歸家院,和姊妹們一起生活。
同年,下西洋的船隊出航了。
北方的邊防建設開始向外擴張。
第二年,楊愛十一歲,船隊回來了。
王承恩帶來了大量的種子,其中有適合這片土地和氣候的,也有不適合的。
朝廷開始頒布招賢令,廣納所有了解植物的研究人員和經驗豐富的老農。
她十二歲的時候,徐佛本來想將她賣去一戶人家做婢妾,卻沒想到,原本看好的買家和先前被斬首的舊黨有牽扯,一家子被扔去了南邊流放,家產也全部充了公。
當時風聲很緊,稍不留心就可能被扯進去。
徐佛擔心自己要是沒挑好人家,下一戶照舊被抄家,可能會連累到她自己。
再加上,她對這個養了兩年的小姑娘多少也有點感情。於是,猶豫之下,就沒給她再找下一家,而是將她放在身邊繼續教養。
楊愛十四歲的時候,原本培育的農作物中,一部分適應大明氣候的作物,已經開始逐步走上百姓的餐桌。
至於剩下的一部分……
聽說,皇帝當時都已經掏出了一本主播傳下來的神奇書籍,打算讓那些技術人才照的那本書培育相關的本土品種。
結果才發現……那些人大多都不識字。
聽說,步子邁得太大的皇帝,當即就被聞訊趕回來的永樂大帝捶了一頓,然後鼻青臉腫的在朝堂上宣布要開始普及教育。
當然,不可能是免費。
皇帝就算把全部的錢掏出來,也不可能讓全部的人都讀上書。
在楊愛看來,頂多隻能說是降了一點束脩費罷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成本的降低,讀書人開始慢慢增多了。
十五歲的時候,楊愛聽說了威武大將軍率軍北征的事情。
楊愛沒有聽說過這位將軍,於是她去問養母。
養母本來隻顧忙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事情,對外頭渾然不關心,聽她來問,原本是想搪塞過去的,結果一聽她說的名號,原本還在悠然飲茶的養母,直接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徐佛:威武大將軍?難道是我知道的那位?!
你們朱家人可真會玩!
最後,楊愛也沒有得到答案。
神情詭異的養母隻告訴她,等她把明史全部讀上一遍之後,大概就能知道這人是誰了。
楊愛怏怏不樂的走了。
她感覺自己被養母糊弄了。
這威武大將軍還活的好好的呢,怎麼可能出現在史書上?
不過,雖然她不曾聽說過這位將軍,但對方顯然還挺靠譜的,至少四個月後,楊愛就聽說了那位將軍大勝而歸的事情。
但是,與此同時傳來的,還有他們大明要在北邊修建新的衛所的消息。
楊愛:“?”
楊愛是個極聰明的女孩兒,她敏銳的察覺到了不對勁。
他們大明不是一向隻負責把對方打垮嗎?
自從宣宗皇帝的棄邊政策執行以來,他們好像就沒有正經占領過哪塊土地了啊……
怎麼突然就要修建衛所了?
難道他們要向外擴張了?
楊愛十六歲的時候,衛所基本修建完畢,楊愛也知道他們要乾什麼了。
衛所的最重要作用,除了防禦敵方以外,居然就是放養和養羊。
楊愛:“……”
其他聽說的人:“……”
大概是威武大將軍那一戰打得漂亮,北方安定了不少,至少蒙古的各個部落安靜下來。
雙方簽訂了協議,其中一項讓楊愛看不懂的重要內容是……羊毛?
楊愛一開始沒有明白,直到後來才漸漸反應了過來。
因為羊毛已經逐步入侵到了她的生活中。
十七歲,這一年,楊愛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她生得清麗秀美,雙目含情,嬌麗無雙,再加上徐佛花了極大的精力培養她的才情歌賦,她的才華極高,尤其擅長書畫,雖然還沒有接待客人,但她在江南一帶的名聲已經很大了。
如果不是官府突然下令取消歌姬舞伎的存在,楊愛大概已經出門接客了。
本來,楊愛已經猜到了自己的命運。
按照她的能力,她大概會成為一個不輸給養母的名妓,受人追捧,大紅大紫,然後在紅極一時的熱度過去以後,被一個有錢人娶回去做妾,在深門大院中度過自己的後半輩子。
隻是,皇帝的神來一筆,直接讓她的後半生徹底改寫。
官府既然下了明令,那不管其他的暗|娼作坊私底下如何操作,至少像她們歸家院這樣名氣極大的青樓是保不住了的。
徐佛便鬆了口,給了一些姑娘自贖己身的機會,自己則帶著剩下的那些無家可歸的姑娘一塊兒去了羊毛紡織廠工作。
楊愛沒有離開,哪怕她這些年攢下的銀子已經足夠她贖身了。
她孩童時期便被賣了,早已記不清家在哪裡,更記不得自己父母的姓名。
徐佛雖然更多將她當搖錢樹,但是比起其他那些喪儘天良的,她多少還是存了份良心的,對楊愛也有兩分真情。
於是,楊愛就留了下來。
這一留,就是三年。
楊愛在工廠裡當了三年的紡織女工,因為出色的文采和靈巧的雙手,她直接進了工廠的宣傳部門。
當初,為了拉動羊毛衣服的銷路,帝後更是以身作則,冬日裡隻穿羊毛衣服,這一波操作下來,直接讓羊毛服裝供不應求。
在這樣的趨勢下,各地的羊毛廠子四處開花。
因為缺少人手的緣故——北方那邊還在和後金打仗,男人大多脫不了身——皇帝才下令把取消青樓的存在。
雖然是形勢所迫,大部分人也都表示了理解,但是仍然有不少酸儒在背後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這樣的現象,在楊愛十八歲那年報紙創辦之後,愈演愈烈。
楊愛不痛快極了。
隻不過,那些人要麼是匿名投稿,隻留下一個筆名,叫人想抓人都抓不出來,要麼就索性是當世大儒,是楊愛尚且需要仰望的那批人。
一怒之下,楊愛索性也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他們能匿名投稿,她難道就不能嗎?
於是,楊愛披著馬甲河東君,和那些裹了小腦的討厭文人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罵戰。
這一戰,曠日持久。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河東君之名便響遍大江南北。
莫名其妙就出名了的楊愛:“?”
她不知道,作為翰林院負責運營的官方報紙,裡頭本來是不該出現這麼多和當時政策相悖的東西的。
畢竟帝後大力推
行羊毛紡織廠,
鼓勵女性出來工作,
要是這些儒生罵得真的太難聽了,真把女人們給罵回去了,那報社也是要挨罵的。
但是,當時的報紙,因為是初運行,為了提升熱度,增加噱頭,吸引人多多購買,所以主編特意往裡頭放了大量有爭議性的東西。
例如這些酸臭不堪的文章。
果不其然,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報紙在當時大批的出來工作的女工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本來目的達到之後,主編是想開始做正常報紙的,結果沒想到,楊愛的投稿正好到了。
她本就是個文采斐然的女子,雖說平日的比較偏向清麗,但心中卻也有一股豪情,這會兒怒火中燒,自然更是氣勢非凡。
主編本來沒把她的文章放在心上,畢竟這段日子寫信來罵人的實在是太多了,但是,他隻拿到手中,隨便的瞧了一眼,便再也挪不開眼了。
楊愛的文章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乍一看,是一篇堆金砌玉的賦作。
偏偏她在工廠裡乾了一年的活,接觸的普通人多了以後,說話寫文又直白了許多,所以,這會兒她罵起人也爽快多了,充分的顯示了什麼叫做有文化的把人罵得狗血淋頭。
主編本來沒打算留下這並不出名的河東君的文章,卻沒想到自己隻看了一眼,就不禁為她/他拍案叫絕,當即就給定了最好的版麵。
要不是第二天的報紙已經印刷好了,主編恨不得直接把它放在第二天報紙的頭版頭條上。
現在,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第三天的報紙了。
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河東君之名,隨著那一期的報紙,紅遍大江南北。
一開始,楊愛還捂住了自己的馬甲。
但她工作寫作的地方本來就在集體宿舍,人來人往的,總有不留心的時候,很快就被大家發現了端倪。
紡織廠這才知道,自家居然還有一個這麼厲害的人才。
廠長當即拍板,將楊愛招進了宣傳部門,專門負責羊毛紡織廠的對外形象宣傳。
如今,一年半的時間過去,楊愛河東君的名氣越來越大,連身居內宮的皇帝和皇後都忍不住對她好奇,命人將她招進宮來。
出發前,廠長已經給楊愛透了底。
如果沒有意外,明天的會麵結束後,楊愛就要成為全國羊毛總廠的對外形象大使了。
而現在,這個二十歲的未來全國紡織廠形象大使,正毫無形象的趴在窗邊,眼巴巴的看著軍隊行進。
騎著馬走在最前方的,是一個笑容陽光開朗的青年。
他看起來高大又俊美,帶著一種年輕人特有的朝氣和活力,笑起來的時候,那雙眼睛明亮得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對他笑一笑。
他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朝著兩旁觀看的百姓揮手。
“這就是傳說中的威武大將軍嗎?”
她自言自語的開口道。
酒樓裡的夥計正好笑著給她們端來了飲子,聽了一
耳朵,見她好奇,便開口道:“小娘子怕不是京城人士吧?()”
:;☉()_[(()”
“這位啊,確實是當年那位一戰成名的威武將軍朱壽。嘿,當初朱壽將軍剛領兵出去的時候,可沒一個人信他能打贏的,都以為陛下是被人糊弄了,才選了這麼個沒名氣的毛頭小子去打仗。畢竟,要是真論資排輩,便是資曆最深厚的孫將軍不去,也有戰功顯著的袁將軍在前頭頂著,哪裡輪得到他?”
夥計放下飲子,笑道:“可誰能想到呢,人家啊,就是有這份本事,瞧瞧,現在誰不知道朱壽將軍最是簡在帝心?!這可是陛下最喜歡的將軍了。”
旁邊的徐佛神情詭異。
那可不。
畢竟根本就不是他們這個世界的人,又是自己的可靠祖宗,是自家人,自然值得信任。
更何況對方不可能在這個世界長久停留,就算再怎麼給予信任扶持,也不會真產生什麼不可控製的大勢力。
皇帝能不喜歡嗎?
楊愛沒養母想的這麼多,隻是笑道:“大家都很喜歡將軍呢。”
她剛才探出頭的時候,看到有不少人朝大將軍丟香囊帕子的。
夥計笑得眼都眯成了一條縫:“誰能不喜歡朱壽將軍呢?不怕您笑話,就連咱家裡那六十多歲的老祖母都喜歡他,說是好好的孩子,看著就叫人舒坦。”
夥計說完,見她們沒有彆的吩咐,便衝她們打了個千,然後又去招呼彆人了。
楊愛沒喝放在桌上的飲子,而是好奇的把頭又探了出去。
那位威武大將軍正好快走到她的窗戶下麵了。
楊愛一眨不眨的看著對方。
那確實是個很漂亮的青年,陽光灑在他的嘴角,每一抹弧度都這麼好看。
楊愛悄悄摸了手邊的香囊,隨著大家的動作一塊兒丟了下去。
然後……
正好砸在了朱厚照的頭上。
正春風得意的遊街進城的朱厚照:“?”
他下意識抬頭去看。
楊愛此時已經悄咪咪的縮了回來,安靜如雞。
這就不能怪她了,誰知道自己準頭那麼好呢?
本來是打算扔到對方身上的,沒想到剛好正中腦袋中央。
……
第二天,楊愛穿戴一新,在內侍的帶領下,見到了傳說中的大明帝王。
崇禎好奇的看著這個姑娘,問道:“你就是河東君楊愛?”
楊愛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是,小女子姓楊,名愛,號河東君。”
她大著膽子直視上頭的皇帝,微笑著說出了另一句話:“不過,前陣子見辛棄疾一句詩後,心喜非常,已經改了名字。”
“哦?說來聽聽。”
周皇後笑著看向她。
她很喜歡這個仿佛渾身都在散發著光輝的小娘子。
楊愛笑吟吟道:“小女子本家姓楊,隻是被拐之後,曾想過隱逸姓名,改姓為柳。”
“見辛棄疾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後,自名如是。”
“柳如是,見過陛下、殿下。”
另外一個世界,二十歲的柳如是結識了錢謙益,著男裝與當時文人暢談天下大勢,言多侃侃。
而在這裡,二十歲的柳如是憑借著自己的能力,依舊叫河東君之名響徹天下,成為了帝後的座上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