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不管是哪個朝代,基本上聽見這話的都一口噴出了嘴裡的茶。
……這麼敢說的嗎?
冥婚……這東西雖然確實上不得台麵,但是,勝在曆史悠久,大家基本都知道。
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隻不過,老秦人比較注重實用性,對於這種並沒有實質性婚姻作用,而且還浪費人力物力的製度,老秦人直接給禁了。
一直到宋代,這個製度才重新興盛起來。
不過,雖然冥婚製度後麵又死灰複燃了,但是這種製度畢竟有悖人性,一開始還好,隻是兩個去世的男女匹配婚姻,到後來,甚至一度和殉葬聯係在了一起,越往後發展,便越發麵目全非。
漸漸的,這樣滅絕人性的製度遭受了絕大多數人的唾棄,最終在清朝滅亡之後被徹底消滅,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裡。
季馳光無視觀眾們的無語情緒,繼續道:“考慮到孝莊太後應該不會這麼委屈自己,所以,這種可能性可以直接無視。”
觀眾:“……”
這不是廢話嗎!
既然兒子的重要性無可取代,那孝莊太後為什麼又要委屈自己和小叔子扯到一塊呢?
季馳光:“而被很多人猜測孝莊太後可能存在下嫁之事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多爾袞的自稱一再變化。”
“多爾袞的自稱,從原本的皇叔父攝政王,轉變為了皇父攝政王——想給順治皇帝當爹的心情昭然若揭。”
【花好月圓人壽:我好像明白為什麼順治皇帝想要鞭屍了——誰給你的膽子跑來當我爹的?】
【老虎愛吃綠豆糕:而且,說真的,當初讓順治當皇帝,本身就是為了避免內鬥,成功過渡權力——多爾袞在去世之前,在大清的聲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帶領清兵入關的是他和他的弟弟,律法也是他製定的,可以說當時,很多人甚至不知小皇帝,隻知多爾袞,這事情乾得比鼇拜還絕,說不定就是打著皇父之名想要謀朝篡位呢。】
季馳光一頓。
這個其實也很有可能。
雖然明清兩代寡婦被吃絕戶的情況屢見不鮮,以至於當時寡居在家的女人處於極端的弱勢地位,但是,清朝入關之前,其實寡婦還是很吃香的。
皇太極那麼寵愛貴妃娜木鐘(董鄂妃傳聞中的婆婆,能和海蘭珠平分秋色的厲害女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位曾經是林丹汗(察哈爾首領,皇太極的心腹大患)的嫡福晉,嫁過來的時候自帶一大筆嫁妝(林丹汗的遺產)。
多爾袞或許真的曾經動過想要迎娶孝莊的念頭,但大概不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孝莊太後身後的政治資源。
畢竟娶了皇帝他額娘,也算是皇帝的半個阿瑪,那手動繼承皇位豈不是理所當然的?
季馳光頓了頓,繼續道:“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佐證理由就是,孝莊太後不願意和皇太極合葬。”
觀眾們:“???”
小皇太極更是脫口而出:“為什麼?”
好奇怪(),
?()_[((),
一般除了正室之外,一般普通的侍妾都還沒有這個資格呢。
那個什麼布木布泰,既然得到了這個機會,那應該珍惜才對啊。
怎麼反而還往外推呢?
康熙想起皇瑪嬤去世之前和自己說的那些話,不禁陷入了沉默。
他……他其實是能理解的。
畢竟,在康熙還沒有成為少年天子之前,他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阿哥。
也曾經見過自己父親對董鄂妃的癡迷與癲狂——不管他是不是為了反抗自己的母親。
康熙相信,如果自己的母親能有皇瑪嬤那樣的堅韌心性,能有皇瑪嬤那樣的政治地位,而不是不得已要為了自己這個兒子前瞻後顧,那她或許也不願意和汗阿瑪合葬。
要知道,汗阿瑪的陵寢之中,除了他自己,還有那位令二代皇室中人都深惡痛絕的孝獻皇後董鄂氏。
要是人死萬事空也就算了,可人若是真的有魂靈,他額娘忍了孝獻皇後和汗阿瑪一輩子,死了以後還要繼續忍下去,未免也太過辛苦了。
出於這份同理心,哪怕知道皇瑪嬤不和太宗合葬這件事情不合規矩,康熙也愣是扛住的那些抗議之聲,一意孤行的將孝莊皇後的屍身留在了關內。
……
季馳光:“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震驚?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去想,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孝莊太後這麼選擇了。”
“雖然,孝莊太後給的理由是真的很扯淡——不願意驚擾已經長眠的太宗皇帝,而且自己此生所愛隻有孫兒和兒子,所以,不願意再回到關外,隻盼著能在兒子的陵墓旁邊另起一座墓。”
馬皇後嘴角抽了抽:“這位孝莊太後還能更敷衍些嗎?”
不願意驚擾先帝……基本上每個皇帝死了以後都是要被驚擾一回的啊。
畢竟每個新帝都有自己的母親,基本上這些人都會被加封為皇後,也都是要和先帝合葬的。
除了北魏那種子貴母死的製度,剩下的,誰家沒個太後?
更彆說他們老朱家……這已經不是驚擾不驚擾的問題了,老朱直接往他們的陵墓裡塞了一二十個漂亮的妃子來殉葬,把他們原本好好的一人世界折騰得“熱熱鬨鬨”的,就差敲鑼打鼓了。
所以,死後開墓其實真不是什麼大問題。
季馳光:“孝莊太後的選擇其實很好理解。”
“這要是換了我,我也不想去吃姐姐跟丈夫的狗糧——我怕我直接掏出板磚拍死這兩個狗男女。”
“雖然皇太極沒和海蘭珠合葬,他的墓裡隻有孝莊皇後的姑姑,但是,看著這男人在死了以後天天懷念自己的姐姐,也很惡心人啊!”
孝莊皇後要是選擇跟對方合葬,那就隻有兩種結局——吃自己姑姑、姑父的狗糧,或者吃自己丈夫懷念自己姐姐的狗糧。
總之一句話—
() —狗糧管飽。
傻子才會選擇去過那樣的日子。
“在政治上叱吒風雲了幾十年,一手扶著兒子和孫子登臨帝位的孝莊太後,可不是曾經那個困守深宮、卑躬屈膝的末位莊妃了。”
“孝莊太後但凡有點心眼兒,她都不會願意回去。”
“留在清東陵不好嗎?”
“回去了,她要矮自己的姑姑一頭。”
“留在這裡,她就是大清入關第一位皇帝的生母。”
“更何況,這裡有她疼愛了一輩子的兒子——雖然這個兒子可能不是很喜歡她,將來還會入住她最喜歡的孫子——這個孫子對她孝順有加,甚至還願意自己折壽來讓神佛保佑她的健康。”
“既然如此,那還要什麼自行車?她跟皇太極合葬有什麼好處?得到每年不限量的狗糧?”
長孫皇後忍不住笑了一聲:“不愧是主播。”
說話夾槍帶棒,陰陽怪氣。
不過,如果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這位孝莊太後,都已經過了幾十年女強人的日子了,明明有這個權力說不,為什麼還非得要讓自己回到以前那種悲慘的境地呢?
她又不是沒有權利去選擇!
……
季馳光:“不過,雖然孝莊太後自己的主意打得是很好的,但是,考慮到當時的現狀,這個實現幾率還是太低了一點。”
季馳光解釋道:“先前我們講陵墓的時候,因為沒有碰上這種情況,所以就一直沒提,現在,我們簡單講一下。”
“其實在古代的陵寢中,一般情況下,都是圍繞著尊者而建的。”
“順治選擇了清東陵的地址修建陵寢,他是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又是後來的皇帝們的祖先,所以,無論如何,他都是最尊貴者。”
“所以,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後麵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要圍繞著順治的陵寢修建。”
“唐朝時期也差不多是一樣的,李隆基手底下的人曾經為了示好,特意給李隆基挑選了一塊更好的地皮作為萬年吉地,但是李隆基卻堅決的拒絕了,並且表示——朕百年之後一定要和各位祖宗葬在一地,方便朕隨時儘孝。”
唐朝的皇帝們:“……”
大可不必。
你還沒來得及孝順我們呢,就快把我們給孝死了。
百年以後再在地底下看見你,我們怕我們直接氣到魂飛魄散。
還是彆來惡心人了。
武曌更是直言不諱:“朕有滿屋子的孝子賢孫,還要他這麼個東西來做什麼?礙眼?”
太平公主掩著嘴唇輕笑。
……
季馳光:“但是,孝莊太後作為順治皇帝的生母,不管是從禮法上還是倫理上,她的地位都高於順治皇帝,如果把她安排進去,這眾星拱月的形式就很可能被打破。”
“所以,不得已之下,左右為難的康熙皇帝讓老祖母在地麵上停靈了將近四十年。”
“直到雍正登基之後,孝莊太後才正式下葬。”
雍正!
幾乎每一個康熙朝的人都精神抖擻了起來。
之前的那個什麼乾隆,誰也不知道是往後多少年的皇帝,所以就沒人放在心上,但這個雍正,要麼是當今阿哥們裡麵的一個,要麼就是萬歲爺的孫子之一。
胤禛(四阿哥,未來的雍正皇帝)也陷入了沉思。
烏庫瑪嬤是康熙一十六年去世的,按照主播的說法,她被停靈了將近四十年,也就是說,要麼,他們汗阿瑪還有近一十年的壽命,雍正皇帝是他們當中的一個,要麼,就是汗阿瑪去世之後,他的繼任者隻活了十來年的功夫,而“雍正”
則是皇孫那一輩的。
胤禛也不知道自己該希望是前者還是後者。
如果是前者的話,毫無疑問,他接下來的一十年會非常的難熬。
汗阿瑪已經老了。
這一點在太子被廢的時候,他就已經反應過來了。
哪怕對方現在看著依然是龍虎精神,胤禛也清楚的意識到,對方的心已經老了。
曾經的太子有多受寵?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如果把這個情況套到他們家,那就是汗阿瑪的寵愛共有一石,太子獨得八鬥,大哥得一鬥,剩下他們一十來個兄弟共分一鬥。
相比於親生的太子和撿來的大阿哥,他們剩下來的每個孩子都像是充錢送給汗阿瑪的。
太子是所有皇子中當之無愧最受寵的孩子。
可就是這麼一個人,也被廢掉了。
胤禛眼中染上沉重之色。
汗阿瑪現在的危機感已經濃重到把太子一哥都廢了啊。
現在他的身體狀況還好,疑心病就已經這麼重了。
那伴隨著他的身體日漸衰老,他的警惕心恐怕也會愈發重……
現在能廢太子,那未來呢?
他……還要在這樣的父親的手底下艱難的活上一十年?!
胤禛隻要一想到那種可能,就覺得眼前發黑,前途無亮。
夭壽啊,這孝順兒子是一刻也扮不下去了。
可如果是後者……
胤禛的心情同樣沉重。
哪怕贏了也隻能活上十來年,那他們兄弟爭得像是鬥雞似的,又有什麼用呢?
就為著那把龍椅嗎?
可究竟是誰坐上了那個位置?
胤禛思索了很久,最終選擇拋開了這個困擾。
反正,不管未來如何,他都相信,他和十二弟都不會在大事上犯糊塗
既然如此,那不管未來他究竟能不能當上皇帝,至少現在他的兄弟是不會對他動手的。
胤禛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
在康熙王朝的最後一十年餘輝中大放光彩的四爺和八爺,現在,前者隻是個普通的皇子阿哥,跟著哥哥們的腳步,按資排輩的封了
貝勒,後者更是還活在大哥的羽翼和陰影之下,除了一部分宗室貴族,沒人能夠看到他的厲害。
八阿哥暫且不提,胤禛……至少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他哪個兄弟當了皇帝,都不會放棄他這個走賢王路線的實乾家。
畢竟,要治理好這麼大一片土地,心腹固然不可少,但是同樣需要血親的支持。
太子沒有同母的兄弟,大阿哥不足為懼,八阿哥身邊雖然有二個兄弟幫襯,但是這些人裡麵憨厚的憨厚,賺錢的賺錢,打仗的打仗,沒有一個是能夠在政務上幫上他忙的。
所以,不管哪個兄弟做了皇帝,他都能活得很好。
胤禛暫時還是不擔心的。
……
胤禛能想到的,曾經和他最親近的十二弟當然也能想到。
胤祥看著天空,本就有些精神萎靡的臉上更是發白。
他先前投了太子,受到太子被廢的影響,這會兒被父親圈禁起來,已經許久不曾見過他四哥了。
不過……
“不會有事的,”胤祥自言自語,“四哥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的,而且,有四哥在,我應該也不會有事的。”
他對自己和四哥的兄弟情誼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額娘去世之後,他被德妃娘娘撫養,受四哥的關照良多,兄弟之情可以說是最情深意切的了。
四哥不會叫他吃虧的。
……
除了四貝勒府,其他地方也對雍正這個年號議論紛紛。
康熙沉默的敲著桌子。
他的二兒子剛才實在扛不住屋裡的低氣壓,找了個理由退出去了,倒是給了他深入思考的機會。
“雍正……和雍有關嗎?”
他的幾個兒子裡麵,可沒有一個和雍字沾邊兒的。
老四能夠想到的猜測,康熙當然也能想到。
而且不同於四阿哥的周密,康熙自身自然更傾向於自己會再活一十年的這個人猜測。
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他自己清楚,他可不是那種明年就會暴斃的人物,所以,另一種猜測可以直接作廢。
既然如此,那麼這個雍正想必就是自己的繼承人了。
能讓他放心托付的……
“不能是老大。”
康熙率先給自己的大兒子下了皇位死刑判決書。
他就是腦子抽了也不會把皇位給老大這個傻子。
平時拿老大來平衡一下太子的權力也就算了,真叫他當皇帝,康熙擔心自己百年之後被人戳脊梁骨。
“太子……”
太子倒是有可能,隻是,聽監視的人來報,太子最近心性波動得厲害,時常半夜起來,又哭又笑的,讓監視的人都忍不住懷疑對方怕是早已瘋癲。
康熙每聽到這個消息,便是心痛。
那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啊。
赫舍裡皇後(康熙的發妻,太子的生母)難產去世之後,他又當阿瑪又當額娘的把
這個孩子帶大,在對方心中投入了自己最深切的愛。
可以說,除了太子,沒有一個孩子能再得到過他這麼真誠的愛。
哪怕是他第一個立住了的兒子保清(大阿哥的小名)也沒有。
但是,心痛之餘,他的內心深處也會分泌出一種隱秘的慶幸和放鬆。
保成(太子胤礽的小名)如果真的瘋了,那就再也沒有什麼人能夠對他產生實質性的威脅了。
沒有人能夠威脅皇權了,他的權力也將從此鞏固。
而且,一個瘋掉的孩子,他就算寵愛起來也能放心不少啊。
“會是太子嗎……”康熙沉思。
他最近確實是想著要把一阿哥重新立成太子的,但是,考慮到朝臣的反對和自己之前的行為,康熙暫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朝令夕改可不是明君應有的作為。
“除了太子,還能有誰?”
康熙一個個去盤點自己的兒子。
目前最有希望的也隻有老四和老八。
剩下的,不是一團稚氣就是憨厚老實,不是不良於行就是一身銅臭。
能勉強挑出來用的也就這兩個了。
老四……
康熙想起自己四兒子那張鐵麵無私的臉,下意識就收回了這個猜測。
老四當皇帝……朝臣們會發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