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8 章 康熙:九、九什麼?(1 / 2)

季馳光:“史可法拒絕了多鐸,但是,他卻沒有辦法阻擋他的那些手下奔著生命而去。”

“多鐸入關已經很久了,很多人都知道這位豫親王的暴烈脾性,要是對方真的不能得償所願,雙方真的打起來,那自己人很可能小命不保——畢竟自家究竟有多少兵馬,隻有自家人知道。”

“所以,史可法雖然自己是個硬骨頭,但是,他手底下的很多人可並不是。”

“前來勸降的明朝將領,見沒有辦法勸動史可法,索性就帶走了他的兩個手下和一部分揚州城內的兵馬——多少也算點伴手禮,要不然,豈不是白跑了一趟?”

“史可法想要阻止,但是卻也無濟於事——他總不能為了攔著這兩個軟骨頭,先自亂陣腳的在城裡打起來吧?”

“顏麵掃地是小事,到時候叫城外守著的清兵撿了個便宜就不好了。”

“為了攻城,多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李成棟之所以會對嘉定的百姓們如此凶狠,那是因為他當時急於向清朝證明自己的價值,可是嘉定的百姓卻狠狠的打了他的臉,讓他的管轄區域內再三不穩,也讓清朝的高層開始懷疑他的管理能力,所以他才會這麼瘋狂。”

“而多鐸發瘋的理由和李成棟不一樣。”

如果一定要計較起來,那就是個人的經曆不一樣。

李成棟是四處投機的梟雄,借著李自成的東風扶搖直上,心性狠毒。

一般人選手下,人品和能力總得占一個,現在李成棟的人品顯然已經不過關了,要是能力再不過關,他很可能就會被清朝當成報廢品處理掉,或者直接冷藏,所以他才會狗急跳牆的發瘋,試圖用恐懼統治威懾嘉定地區。

而多鐸……這個人從小就過得順風順水。

他是努爾哈赤的幼子,深受寵愛。

小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這一點放在努爾哈赤身上也是對得上的。

努爾哈赤疼他,哪怕當時多鐸年幼,才十三歲,努爾哈赤也頂著壓力給他封了貝勒,讓他單獨統率鑲黃旗。

理由?

當爹的疼兒子還要什麼理由?

有這麼一個爹,誰敢說多鐸的童年不幸福?

彆的兄弟們需要出生入死,才能夠換來統領一旗的榮光,但多鐸不需要,他隻需要跟親爹撒個嬌就可以了。

更彆說他負責的還是鑲黃旗——那是直接聽命於老汗王的存在,說是八旗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也不為過。

就連後來皇太極當了皇帝,都不得不讓渡一部分利益,用正白旗和弟弟交換了鑲黃旗——隻因為這是最強的一支軍隊。

雖然,努爾哈赤在多鐸還沒有長大的時候就早早的去世了,他的母親阿巴亥大妃也被逼著殉葬。

但是,繼位的八哥皇太極和他年齡差距懸殊,他年幼,對於汗王之位又沒有什麼威脅力,反而拉攏好了,卻是一步好棋。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幾乎是又當爹又當

哥的把他養大,對這個弟弟自然也很疼愛。

多鐸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也不為過。

而且,他本人也不是什麼酒囊飯袋。

清軍還沒有入關之前,多鐸就是不輸給哥哥的將星了,把明朝軍隊打得淒淒慘慘,把林丹汗的人打得潰不成軍。

甚至,他還和哥哥多爾袞一起接受賞賜,後者被封為墨爾根代青,而他則被封為額爾克楚呼爾。

這樣一個人,此生都未嘗過失敗的滋味,可如果真有一天他敗了……那他絕對會瘋。

季馳光歎氣:“多鐸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失敗,不願意接受自己被一個潛意識裡根本就看不起的明朝將領打得這麼淒慘——哪怕自己其實是勝利者,但是,慘勝對於多鐸來說根本就不能算是勝利。”

說白了,就是太過驕傲了,自尊心受挫了以後就開始發瘋。

“更何況,為了揚州城,他們帶來了最先進的紅衣大炮——這個東西的科技大概是歐洲那邊一個世紀前淘汰下來的,明清兩朝科技上不抓緊,思想上不進步,玩起內鬥來倒是一套接一套——可就算是這樣,他依舊往裡頭賠了起碼四員大將。”

“所以,哪怕最後的勝利者是自己,多鐸依舊感到了一種被羞辱的憤怒——於是,他下令,屠城!”

觀眾們:“……”

懂了。

這就像是哪一家的瓜娃子沒能夠成功的按照自己的預期順利完成目標,所以惱羞成怒之後,開始發瘋文學。

要不是主播說這個是清朝的豫親王,觀眾們怕是要以為她是把哪家十歲以下的熊娃子領過來了。

季馳光:“最關鍵的是,多鐸真的是……麵子裡子都要爭,爭不到就強行給自己臉上貼光。”

“先前有姐妹提到那份布告,但是前麵那部分沒有念,我們先把前麵那部分給大家補上——”

“昨大兵至維揚,城內官員軍民嬰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將禍福諄諄曉諭。遲延數日,官員終於抗命,然後攻城屠戮,妻子為俘。是豈予之本懷,蓋不得已而行之。”

觀眾們:“……”

觀眾們:“??!”

這是什麼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行為啊?!

聽聽這崽種是這麼說的吧——

昨天我們帶著大軍到了揚州,軍民百姓一味固守城池,不願意投降,尋找出路,我考慮到百姓,憐惜他們有一條命也不容易,所以不忍心大軍壓境,而是選擇對他們諄諄教誨,讓他們曉以利弊,甚至還為此延遲了幾天攻城。

結果沒想到,這守城的官員實在是聽不懂人話,隻知道違抗我的命令和好意,那我還能怎麼辦呢?隻能夠照著老程序走唄,所以不管是殺人放火還是強搶民女,那都不是我的本意啊,這真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觀眾們要是單看這個布告,怕不真以為這崽種是被逼無奈的,可事實上呢?

事實上就是,他們真的很想給這家夥來兩拳。

你可真是

又當又立,

好賴話全讓你說完了。

季馳光:“皇太極還在的時候,

曾經提拔了範文程等人。”

“這個範文程,是明朝的秀才,飽讀詩書,曾祖父更是當過兵部尚書,家裡代代有人做官,是妥妥的明朝高乾子弟。”

“隻可惜,這人命不好,被擄走之後,編入了滿洲鑲紅旗為奴,直到皇太極時期,他的才華才得到了重用,一躍成為了皇太極身邊漢臣中的領袖人物。”

季馳光提起這個人,並不是想說他的行為是不是叛國,而是想提一點——

“範文程曾經告訴過皇太極,如果真的想要中原之地的百姓歸順,那就必須做到以下這句話——勿殺無辜,勿掠財物,勿焚廬舍,要當定國安民,以成大業。”

“皇太極答應了,也讚同他的看法,甚至將這條規矩立成了法令,而其他的八旗貴族,因為拗不過皇帝,也都默認了。”

“可是,多鐸做到了嗎?”

“開玩笑,他要是做到了,揚州的老百姓至於提到他就恨得咬牙切齒嗎?”

【瀟湘水斷:多鐸要是真的做到了,說不定清朝初期也不會多這麼多爭議,它大概也就隻會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王朝,不會被人從頭嫌到尾。】

【一鳳:是真·從頭嫌到尾,除了中間有一段還不錯,頭尾都不行啊!】

【雨翊淩瀾:多鐸那個時候還收了徽商不少錢,對方請求他們,進城可以,但是,千萬不要濫殺無辜,多鐸收了錢,也答應了,但是就是不辦事,該殺照樣殺。】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