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場皇位爭奪戰,從明珠第一次對太子黨人出手那一次的時間開始計算,一直到康熙之死落下帷幕,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十四年,毫不誇張的說,這裡的每個人,幾乎都把彼此的腦殼打出來了。”
“曾經,他們或許真的有兄弟之情。”
“但是,到了最後,每個人都爭得像一隻烏眼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有人甚至說……”季馳光壓低了聲音,“康熙之死,是四阿哥投毒的。”
一語激起千層浪。
十三阿哥第一個憤而站起來:“這不可能!”
四哥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三阿哥跟他的關係最糟糕,本來沒打算開口摻和,但是看十三這麼維護他的四哥,實在按捺不住,陰陽怪氣道:“十三弟,你彆激動,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汗阿瑪洞隱燭微,老四要是真的什麼都沒做,那你擔心什麼?”
胤祥狠狠的瞪了過去。
胤禛拉拉弟弟的袖子,讓他坐下,自己則是起身跪下,誠懇道:“兒子將來或許確對皇位有所企圖,但是,這樣謀害君父的大逆不道之事,兒臣是絕對不敢做的。”
康熙一時半會兒沒說話。
就像主播說的那樣,未來每個人都為了他屁股下的這把椅子打成個狗樣,誰知道其中哪個逆子會不會殺紅了眼盯上他這個現任皇帝?
雖然很想相信老四……但是,目前顯然還是他的個人安危比較重要。
他可不能錯信了人。
所以,在主播開口說清楚之前,他決定持保留意見。
……
季馳光:“這個說法出自雍正本人所記述的《大義覺迷錄》……彆笑,雍雍肯定沒有想到自己寫出來澄清黑料的事情,反倒成為了唯一一本記載他黑料的東西。”
“總之,在這本書中,我們能夠看出,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雍正皇帝是給康熙帝投了毒,然後才當上皇帝的。”
“至於投毒的方式……據說是雍正給康熙喂了一盞參湯。”
參湯?
不是,你們難道不知道……
康熙明顯一愣,原本還緊緊皺著的眉頭一下子就鬆開了。
對這個父親最了解的胤礽也抽了抽嘴角。
放出這個流言的人……到底知不知道,參湯雖然確實是當下權貴最喜歡的進補品之一,但是,他們汗阿瑪最討厭喝的就是這個啊。
要是老四
往彆的地方投毒(),
⒔()_[((),
那他們說不定還能信個幾分。
可問題是,就算老四真的有那個本事,把手伸到汗阿瑪的飲食裡……放在參湯裡,汗阿瑪絕對不會嘗一口的啊!
季馳光:“這個人進行胡編亂造,大概帶了點腦子,說得還有理有據——康熙駕崩那一天,雍正進出他的屋子來來回回走了三趟,然後當天夜裡康熙就暴斃了,肯定是雍正害死的!”
本來還半信半疑·不太清楚自家汗阿瑪的飲食習慣的阿哥們:“……”
破案了,老四沒問題。
要是他真的動手了,他留在案發現場乾嘛?
回來看看屍體追求一下刺激?
還是擔心彆人懷疑不到自己身上,特意來找點存在感?
亦或者是劑量不夠,所以多來兩趟觀察一下毒發情況?
那他可能腦殼真的有點毛病。
……
季馳光:“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但是,這個造謠的人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正是這一點,讓我確認,他絕對不會是康熙皇帝真正親近的人——但凡他在康熙身邊伺候過,他一定會知道,這位主子,最不愛的補品就是人參。”
笑死,毒下在參湯裡,可人家壓根不喝這玩意。
媚眼根本就是拋給了瞎子看。
康熙曾經在給生病的曹寅(曹雪芹的祖父)賜藥的時候,叮囑了好幾遍,說南邊的某些庸醫,最喜歡給人喝的補藥就是參湯,讓曹寅絕不能多喝,最好還是吃太醫開的藥。
而康熙五十七年的時候,在《康熙朝起居注》中,又記載了如下一段話——
“南人最好服藥服參,北人於參不合,朕從前不輕用藥,恐與病不投,無益有損。”
可見康熙對於人參的敬而遠之之心。
季馳光把這些緣由一一說明,最終道:“所以說,謠言隻是謠言,雍正明顯不具備殺父嫌疑。”
而且,病弱的康熙對兒子的警惕心極高,甚至還在晚年的時候,多次提到隋文帝被逆子隋煬帝所害的故事。
這樣一個敏感多思的人,胤禛怕是想算計也算計不了。
季馳光:“除此之外,雍正的繼位風波,之所以能夠位居清初三大謎案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康熙留下的遺詔,疑雲重重。”
“雖然,根據雍正自己的說法,康熙臨死之前是把一眾兄弟和隆科多全部叫過去聽聖旨的,但是,他的列舉人物當中有一個致命錯誤——他順便把十三阿哥也塞進去了。”
【瀟湘水斷:……十三阿哥不是康熙死了以後,第二天才被雍正放出來的嗎?請問他是怎麼一下子蹦到他汗阿瑪的病榻前的?】
【二鳳:所以說,《大義覺迷錄》當中美化的部分應該不在少數,不過,康熙應該確實是屬意於老四的。】
季馳光點了點頭:“是的,為了給這個兒子造勢,康熙特意安排雍親王去主持祭天儀式。”
原本心裡
() 還心存希冀,
認為沒準真的是老四篡權奪位的幾個阿哥:“……”
行吧,
散了吧。
咱兄弟幾個是沒希望了。
老爺子都讓老四去主持天子才能夠進行祭天大典了,我們還能夠說什麼呢?還有什麼能夠期盼的嗎?
都回家洗洗睡吧。
季馳光:“那一年的祭天大典,原定於十一月十五日舉行,隻不過,康熙大概已經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於是特意將這時間提前,並且命令四皇子代他前去,為的就是給雍正造勢。”
“康熙自從登基以來,麵對祭天大典,一向非常重視,自即位以來,凡大祀皆恭親行禮,從沒有讓任何一個人代替他行使過這份帝王的權力——除了老四。”
“他是第一個獲得這份殊榮的阿哥,而且,還是在那樣一個敏感的時間。”
“除此之外,根據棒子那邊的記錄,康熙甚至還把順治傳給他的念珠,一塊兒送給了雍正,乾隆初期的文人蕭奭也曾經在筆記中提過這件事情。”
“不過,考慮到棒子那邊記述時間更早,所以,蕭奭很有可能是從棒子那邊聽來的。”
“至於真實性……誰不知道棒子一向擅長胡言亂語?他們甚至還給太子安上了一個穢亂康熙後宮的名聲。所以,這個故事咱們就聽個樂嗬吧,不必太過當真。”
突然被主播砸下來的這個驚天大雷劈中的胤礽:“……”
不!主播!你彆停啊!
穢亂後宮這個話題請你務必展開說說!
爺什麼時候去汗阿瑪的後宮偷人了?!
毓慶宮裡這麼多漂亮的小太監和格格宮女,爺發什麼瘋要去汗阿瑪的後宮偷人?!
他雖然狂,但他不是真的不要命啊!
感受著汗阿瑪那邊傳來的意味深長的目光和兄弟們那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表情,胤礽欲哭無淚。
不!至少這件事情上,爺真的是冤枉的!
……
季馳光:“雍正初上位,對於身邊的那些兄弟,他還是以安撫為主的。”
“雍正初期的四大理政大臣,胤禩自己占一個,胤禩身邊的馬齊又是一個。”
“同時,胤禩和胤祥一同被冊封為親王,一個是廉親王,一個是怡親王——這可是康熙沒有給過他們的恩典。”
不過,想必那個時候的八阿哥心裡也清楚,他坐擁這麼龐大的勢力,又和新帝不是一條心的,眼前隻有兩條路能走。
要麼,交出手中所有的權力,從此做個閒散王爺,代價就是自己幾十年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但是,好處也很明顯——新帝的看重、到手的王爵和小命。
要麼,跟老四對抗到底,但是,對方畢竟是君,他們才是臣子,兩方人之間的對抗,他們這邊注定失敗,頂多給老四添點惡心,他自己卻注定走向毀滅。
如果他選擇了後者,那老四給的這個親王的位置,大概就相當於是死刑犯上路前給吃的那口好的。
季馳光將胤
禩的情況講了一下,最後歎了口氣:“他們選了第二個。”
或者說,他們的驕傲和猝然失敗的失落不允許他們選擇第一個。
“康熙的靈前,當著親爹的屍首,九阿哥率先發難,質問四阿哥,怎麼從來沒有聽汗阿瑪說要立你當皇帝?”
受到了親爹死亡凝視的九阿哥:“……”
哇哦,未來他也太“孝順”了一點吧!
他親爹還在靈堂上擺著呢,他就敢在汗阿瑪的棺材前跟老四吵起來——不愧是他!
季馳光:“知道丈夫被封了親王,八福晉也一點兒都不高興,相反,她直接對著那些來恭喜的人口出怨言——”
“何喜之有?不知隕首何日!”
有什麼好恭喜的?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死呢!
八福晉的妯娌們:“……”
我靠,她好勇。
就算皇帝真的不安好心,就算皇帝真的隻是打算暫時給個爵位安撫一下,等度過了這段時間的混亂就來收拾人,但是,有些遮羞布是真的不能扯啊!
這一扯,新帝的顏麵怕是蕩然無存了。
額……不過,德額娘鬨了那麼一場,新帝好像本來就沒剩下什麼臉了。
季馳光:“至於八阿哥本人……好吧,這位傳言中八麵玲瓏的八賢王的表現並沒有比他那位妻子好多少,他是這麼說的——”
“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誅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觀眾們:“……”
你們夫妻可真是天作之合。
阿哥們將敬佩的目光投向了他們的八哥/八弟。
厲害了。
對著新皇帝都敢這麼口出狂言,這是真不怕被砍啊。
【雨翊淩瀾:港真,就他們這態度,我覺得,就算一開始雍正真的有好好的用他們的心思,這會兒估計也已經沒了——不能用的猛虎就該提前哢嚓,免得後來惹出更多的波折。】
季馳光:“在這幾個垃圾弟弟的襯托下,本來就已經溫和體貼的像個小天使一樣的十三,更是成為了雍正眼中的好弟弟。”
“而比起那些叛逆者,十三也確實非常能乾,成為了他四哥的優秀好幫手。”
“四阿哥確實不是什麼好人——他冷酷、多疑,但是,對於投之以真心的人,他也願意用自己的一顆真心回報。”
“就像易中天評價他的那樣——”
“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無情。”
“康熙死了以後第二天,雍正就迫不及待的把親爹的禁令扔到了一邊,高高興興的把自己的十三弟迎了出來,並且附贈了一個優質爵位——世襲罔替的那種哦。”
世襲罔替……世襲罔替……世襲罔替……
阿哥們:“……”
啊,什麼東西碎掉了?
好像……是我們的理智啊。
世、襲、罔、替?!
那不就是鐵帽子王嗎?!
跟著老四走,居然有機會當鐵帽子王(破音)??!
所有的兄弟當中,一向不摻和這些事情的五阿哥胤祺是第一個恢複神誌的。
他走到十三阿哥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本就很不錯的態度更柔軟了幾分。
“十三,咱們是好兄弟是吧?”
十三阿哥:“???”
他謹慎的回答:“……嗯。”
五阿哥溫和的拉起他的手:“那你教教哥哥吧——”
他圖窮匕見:“你是怎麼跟老四相處的?我需要學什麼嗎?老四比較喜歡什麼方麵的人才?”
給個機會吧,我也可以的!
那可是鐵帽子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