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1 章 胤禛:誰敢說我弟弟壞話?(2 / 2)

【瀟湘水斷:估計這位太醫進太醫院的時候,這輩子都沒有想過,自己居然還能夠在戶部混個官當當。】

這已經不是升官不升官的問題了,這已經跨專業了啊!

“除此之外,十三還被雍正特許可以在皇宮裡坐轎子,不用一路長途跋涉了。”

這可是皇帝的特權,如果不是皇帝開口,彆說胤祥病不病重,就算他病得隻剩下最後一口氣了,他爬也得爬過去上班。

季馳光:“甚至,在胤祥的病一直不見好之後,雍正都開始病急亂投醫了,他甚至開始反思,是不是他哪點做的不好,讓天上的汗阿瑪看了不高興,所以,才要把他的好弟弟帶走——”

“自去年冬月,王抱病以來,朕縈於懷,無刻稍釋,商榷醫藥,默禱神衹,以翼沉屙頓起,乃今醫藥罔效,祈禱不靈,豈朕有獲罪於上天皇考之處,而奪我忠誠輔弼之賢王若此之速耶!”

觀眾們:“……”

啊這。

雖然知道你大概是急昏頭了,但是……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你都不忘誇獎一番你的十三弟?!

被莫名其妙的扣了一頂黑鍋的康熙也很無奈,他虛著眼睛,瞪著這個老四瞪了半天,久久,他翻了個白眼。

“你放心,朕沒病,絕對不會把你的賢王給奪走的。”

他又不缺兒子陪他,他都送走多少個兒子了?

難道還非得要跟老四搶這一個嗎?

四阿哥:“……”

他默默地低下了頭。

季馳光:“雍正有一個習慣和豬豬很像——他們都喜歡把自己最心愛的臣子放在自己的陵墓旁邊。”

“於是,已經定好要修建帝陵的時候,他再三和十三弟說,要在帝陵的中吉之地的位置給他,甚至有一種說法是,雍正要把自己原本的皇陵的位置留給十三。”

“要不是怡親王嚴詞拒絕,並且以最快的速度給自己找了一塊地皮,吞土以表心意,想必你們會見到大清開國以來第一位下葬在帝陵的親王。”

渾身散發著檸檬清香的阿哥們:“……”

他們也想進帝陵啊!

十三不要可以給他們啊,他們不介意的!

季馳光笑道:“不過,雖然,雍正沒有如願以償的讓十三弟跟自己葬在一起,但是,他同樣找到了一個機會,抒發了自己無處安放的友愛兄弟之情。”

“本來,怡親王已經給自己設計好了一個簡約風格的陵墓,花費不多,而且勝在裝修巧妙。”

“但是,雍正直接給他打回去了。”

“這位節儉了一輩子的皇帝,從自己的私庫拿錢,頂著巨大的壓力,給弟弟修建了一座超越親王規格的陵墓,雖然沒有達到帝陵的標準,但是也相差無幾。”

“原本,按照怡親王的遺囑,他要求下葬之時不要有太多金銀器物陪葬,收拾兩件日常穿戴的衣服就夠了。本來他的妻子和兒子們也都照做了,甚至為了達到怡親王口中的簡樸的要求,他們連他平時的偏華麗一些的衣物都沒有收拾進去。”

“可是,萬萬沒想到,皇帝往裡麵插了一手,不僅將他的陵墓建造得豪華又氣派,甚至還往裡麵塞了不少隻有皇帝才能夠使用的東西。”

【蒂塔:不愧是我最磕的一對cp,這兄弟情真是情比金堅……不過,還是挺可惜的,怡親王的陵墓和雍正帝的陵墓隔得挺遠的,他們倆要是能葬在一塊兒就好了。】

【南方難依:嗯?葬在一塊兒?那可千萬彆!我們應該慶幸還好十三阿哥沒有葬在帝陵,要不然,就乾小四那個小心眼,要是十三真的跟他爹埋一塊兒了,看他不發瘋?埋在雍正泰陵附近的雍正寵臣田文鏡的墓都被乾小四給推了!可彆讓雍正眼睜睜的看著他弟弟被挖墳,不知道為什麼,感覺乾隆對怡親王那一脈的惡意挺重的。】

胤禛的臉黑了下來。

乾小四?

乾隆?

他在嘴裡咀嚼著這兩個名詞,眼神一點一點的陰沉了下來。

他又想起了先前天幕說的話——他的後麵還有一個四爺,所以他才是四大爺。

難道……這所謂的乾隆,說的是他的第四個兒子嗎?

推平他寵臣的墓,疑似對十三弟不懷好意……

胤禛:嘖。

【二鳳:有一種小道消息,也是一種史學家的推測,他們說怡親王之所以選擇那塊地皮當陵墓,就是為了要給雍正皇帝守墓。時至今日,十三爺的陵墓已經殘破不堪了,而雍正皇帝的陵寢,卻大致沒有受到損傷,甚至,還完美的避開了清朝皇陵最嚴重的滲水問題——或許真的是怡親王為他成功擋住了那些災難吧。】

胤禛愣住了。

阿哥們也愣住了。

四阿哥深深的凝望著坐在自己身側的弟弟,隻覺得胸口有一股氣盤旋,在他的心口激蕩徘徊,卻怎麼也抒發不出來。

“十三弟……”

……

季馳光:“還有所謂的孝怡皇後的傳言,之所以會傳出這樣的言論,隻因為一句話‘怡王冊封禮,禮逾立後’。”

“以大學士馬齊為正使,領侍衛內大臣馬武為副使——我們不看其他的排場,單看這兩個使者,就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了。”

這兩個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讓雍正、乾隆兩朝的政治圈抖上三抖。

馬齊,是雍正初年的四大總理大臣之一,哪怕他在康熙立太子的時候站錯了隊,一門心思的跟在了老八後頭,也依舊穩穩當當地活到了最後。

馬武,和馬齊是兄弟,但是和馬齊不同,這位一開始就是個兩麵派——第一眼看去是個純臣,一門心思站在康熙那邊,忠心耿耿,但如果深究下去,就會發現他其實是四阿哥胤禛的人,是藏得極深的四爺黨成員。

這位曾經跟在康熙身邊多年,對於曾經被康熙撫養過一段日子的四阿哥,他“抱扶服侍,備極小心”。

甚至在四阿哥當上皇帝之後,直接叫這個人做了領侍衛內大臣——這個職務,年輕時候的索額圖也乾過,非皇帝心腹不可當。

能把這兩個人派出來,可見胤禛有多看重這個弟弟的冊封禮。

季馳光笑眯眯:“不過,雖然胤禛對胤祥確實好得出奇,但這其實是怡親王應該得到的。”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用這句話來形容他們兄弟倆的情況,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雍正要給十三阿哥二十三萬白銀,十三阿哥怎麼也不肯接受,最後拚了老命給他退回去十萬,甚至臨死前還心心念念讓家人把剩下的錢全部退回去,就怕他四哥餓著冷著了。”

“四阿哥要換個地方建造帝陵,所以很多東西不得不重頭再來,為了給哥哥找到一塊好地皮,怡親王抱病前往,親力親為,甚至忙碌到一天隻吃一頓飯。”

胤禛原本還帶著笑容的臉一下子冷了下來。

原本跟四哥緊緊挨著的十三阿哥打了個哆嗦。

那個啥,四哥,你聽我解釋。

用眼角的餘光偷偷觀察著這邊的阿哥們:哦豁,有好戲看了。

季馳光

:“十三阿哥不負他哥哥‘宇宙全人’的誇獎,幾乎沒有什麼是不能上手的,他勘測陵墓風水、興修水利工程、為哥哥推薦人才、帶著審計人員們一塊兒計算虧空得失。”

“年家和怡親王的關係不好,但是,怡親王卻沒有記仇,而是在年家倒台的時候,撈出了和年羹堯罪行沒有多少關係的年希堯——這個人不像他弟弟,把天賦值基本點在了軍事上,年希堯是一個精致的審美在線的boy。”

“在十三的幫襯下,年希堯不僅成功的逃過了一死,而且還開始負責陶器燒製——他的審美極高,而且完美契合雍正皇帝的所思所想,製出來的陶器精美雅致,堪稱清朝審美的至高峰。”

畢竟雍正死了以後,乾隆那大紅大紫的審美立刻把清朝瓷器價格往下拉了不止一個level。

“所以,才有十三為哥哥製作陶瓷的說法。”

“十三為他的哥哥做到了所有他能夠做到的事情。”

“為他定製衣物,幫他一起審批密折,有時候還會抽個時間幫哥哥帶帶孩子。”

“不管換了誰,我想應該都不會比十三阿哥做的更好了。”

“所以最後,雍正皇帝的第五個兒子弘晝,在給十三叔的祭文當中寫道——”

“叔父無日不以皇父之心為心。”

“蓋叔父生平知有國不知有家,知有皇父不知有身。”

叔父啊,你這一生,燃燒了自己,以汗阿瑪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拋棄了自己的小家,隻顧著國家,拋棄了自己的身體,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心裡麵隻惦記著汗阿瑪。

叔父啊,你一路走好。

季馳光最終總結感歎:“這是一場兄弟之間的雙向奔赴啊。”

十三拖著自己病弱的身體,衝在為四哥服務的第一線,最終燃燒儘了自己最後的一點光亮。

雍正對這個弟弟更是疼愛到了骨子裡,所以才會在這個弟弟病逝之後,悲傷至極,環顧著四周這些茫然又熟悉的麵孔,喊出了那句“君臣之間求諸如王之與朕同心同德,無欺無隱者,豈可再得?何能遣朕心之悲耶?”的話。

十三走了以後,哪怕還有其他幾個可靠的兄弟在,可是卻不會有人再和他同心同德,也不會有人再對他無欺無隱。

四阿哥原本還在念念叨叨的責備著十三阿哥不顧身體、糟蹋自己的行為,聽到這一段,眼眶酸澀,下意識回頭去看一直在身邊安靜的聽著他責備的弟弟。

胤祥沉靜的坐在他旁邊,對著哥哥微笑。

他看著這樣健健康康的弟弟,再想想對方因為病痛去世的畫麵,腦袋轟的一聲炸開,一時之間,頭腦昏沉,差點倒了下去。

“四哥!”胤祥見四哥身形微晃,不禁大驚失色,連忙把他扶好,動了動嘴唇,本來想說什麼,最終隻是化成了無聲的歎息,他揚唇笑了笑,笑容輕鬆,“四哥,我沒事的。”

他現在可沒有被關起來,身體狀況也挺好的,四哥,你應該為我高興啊,就不要這麼嚴肅啦。

胤禛從這個小兔崽子的眼睛裡讀出了這句話。

四阿哥:“……”

他瞬間腿不軟了,頭不昏了,拎起拳頭隻想把這小子揍一頓——完全忽視了他們目前還在汗阿瑪跟前待著,以及……雖然十三年紀確實比他小,但是,論武力確實也能吊打他的事實。

正當這喜聞樂見(劃掉)慘絕人寰的兄弟鬩牆的場景即將上演的時候,季馳光托著下巴,哀歎了一聲。

“所以,咱就是說,雍正都這麼疼他弟弟了,為什麼年羹堯還敢以身試法,在外麵說十三阿哥的壞話呢?”

原本正氣勢洶洶的要教育弟弟的胤禛倏地抬頭:誰??!

爺要剁了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