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
【這麼看,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真的很大。
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在前,但是到他自己又極其的偏心李泰。
而明太宗朱棣,有靖難之役在前,到他這繼續立自己的好聖孫。】
聽到此處,唐太宗李世民又開始自省。
當年他就想著一碗水端平,長子有太子之位,次子自然要疼愛一些,不想…
【補充一點,瓦剌敢如此對明朝叫囂,除了他的實力比韃靼強大外,還因為他處於西北部,躲開了明朝的貿易封鎖。
對於重護甲方麵,瓦剌可比韃靼要強的多,因此瓦剌有數目龐大的重騎大軍。
咱們繼續說回明太宗第二次北征,和第一次一樣,明太宗朱棣還是穩紮穩打的戰略推進,確保軍隊有充足的補給。】
樂瑤放出緊張的音樂,擂鼓陣陣,讓天幕前眾將領的心一下提了起來。
而神跡麵前的朱允炆聽著緊張的鼓聲,卻讓他異常煩躁。
因眾臣都閉上眼睛,朱允炆的心理活動便肆無忌憚起來。
【明惠帝朱允炆】:兩次出征,勞民傷財堪比隋煬帝。
【明惠帝朱允炆】:老天無眼,為何不讓他死在第二次北伐!
朝堂眾臣的眼睛是閉上的,看不見天幕上的彈幕,但是軍營中,眾將領和士兵的眼睛可沒蒙上。
雖然朱允炆下令,但是皇令下發總需要時間門,又不和現代似的,一個電話能通知眾人。
此時的朱允炆估計是刺激過頭,竟是忘了這點。
見他們陛下如此惡毒的詛咒,眾將領和士兵錯愕不已。
都說內戰無英雄,外站無賊子。
就算他們陛下再如何巴不得燕王死,但此時的燕王朱棣麵對得是外族瓦剌啊,希望燕王死?那他們陛下是不是大明亡?!
【瓦剌采用了和韃靼相同的戰術,先誘敵深入。
馬哈木首先派出一小隊兵馬,先讓明太宗朱棣打贏一小仗,隨後那些被生擒的“俘虜”向明太宗朱棣交代出馬哈木大軍的所在地。
這樣情形不能說相似,隻能說是一模一樣,同樣是剛到蒙古的明軍,同樣的抓到俘虜,同樣俘虜領路。】
“這外族首領覺的大明皇帝是個傻子,看不出他布局?”趙匡美大為不解。
“若換做明惠帝朱允炆,未必不中招。”趙匡胤道,招數不怕老好用就行。
趙匡美尋思,也是。
“哥,若是你,會如何?”趙匡美。
“將計就計。”趙匡胤沒絲毫猶豫道。
“可前方就是陷阱,這不是去送死麼?”趙匡美又大為不解。
“你去是送死,我去不是。”趙匡胤出口道,他不是在諷刺趙匡美,他在說事實。
論打仗,趙匡胤絕對能上最能打仗帝王的排行榜。
【咱們再說說馬哈木那裡的布局,他選忽蘭忽失溫作為瓦剌於明朝大軍決戰地點。
此戰,馬哈木可是帶上了瓦剌的全部家底,包括瓦剌的三萬重騎兵。
他決心定要大敗中原大軍,取大明皇帝首級!】
朱允炆聽瓦剌竟然有三萬重騎兵,如此還能敗了?
【明惠帝朱允炆】:瓦剌如此還能敗?
“這個昏君!”大將平安直接開口罵,他沒想到自己忠心效忠的帝王竟然是如此昏君。
這一刻大將平安真的後悔了,他拚命保衛的究竟為了什麼。
如今回想起來,燕王朱棣為何要反,若不是那個昏君下死手削藩,燕王怎會反。
大明的江山是誰在守護,那個昏君又在做什麼,除了關起門來打自己人,他還會什麼。
若上位之後,他能把削藩這股狠勁用在對付外敵上,還有誰敢反他?!
“將軍,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下官可什麼都沒聽見。”奉命押大將平安回都城的下官恨不得捂住大將平安的嘴。
“我就罵了,我平安就罵那個昏君!”大將平安不改口,他才不苟活!
【馬哈木一切都布置好,隻等著大明皇帝入他的陷阱。
忽蘭忽失溫是典型的山丘地帶,四麵隆起、中間門平坦,特彆適合突擊作戰。
隻要大明部隊一來,他便立馬讓重騎大軍四麵而下,正麵出擊,利用重騎兵的強大的破陣能力,直接把明朝的大軍衝散。
將明朝主力大軍衝擊成幾路,然後一一擊破,最終全部殲滅,多麼完美的計劃!】
完美的計劃!
一行大字出現在天幕上。
按照行軍戰術來說,馬哈木這個計策的確不錯,雖然沒什麼新意,但是穩妥。
特彆選的主戰場還對他十分有利,若明朝大軍一旦入局,怕是難以脫身。
“哥,重騎不是怕輕騎麼?”趙匡美記得神跡之前分析過。
“三萬重騎,勢如破竹。”趙匡胤道,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機動性的優勢就沒了。
“那步兵麼?之前不說輕騎怕步兵麼?”趙匡美使勁回想神跡所述,“不對不對,神跡說了,步兵怕重騎…”
啊,這…
【但是明太宗朱棣再次預判了馬哈木的預判,他見瓦剌兵分三路,於是先派出先鋒部隊,同樣誘敵而出。
瓦剌大軍已經明朝大軍中計,隨著四麵而下,正在此時,轟隆的戰火聲響徹忽蘭忽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