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134 低配靖難之役(1 / 2)

【朱高煦終於要著手自己的造反計劃。

這場謀劃朱高煦準備了許久, 因朱高熾父子待朱高煦不薄,因此朱高煦有大量財富來收買人心。

像是濟南指揮史靳榮一早就被朱高煦收買,響應朱高煦造反。

隨後朱高煦又開始搶奪周邊郡縣的馬匹,同時他又開始拉大臣張輔入夥。】

聽到朱高煦拉攏張輔, 朱高熾不由的皺眉, 隨後又歎了一口氣。

朱高熾一歎氣,朱高煦就煩躁, “有話就說, 你歎什麼氣?!”

朱高熾仍舊不搭理朱高煦,而朱高熾身邊的朱高燧也歎了一聲氣。

換了角度, 朱高燧突然理解了他大哥為啥歎氣,“你不配俺哥開口。”

【路人甲】:明明有赫赫戰功,怎麼造反上就和失了智一樣?

【路人甲】:武力點滿,智商為零?

【主播也想不明白,為何漢王朱高煦要拉攏張輔, 咱們先了解一下張輔是誰。

之前咱們講靖難之役說過犧牲的大將張玉, 張輔正是張玉的兒子。

張家世代忠良,張輔對明太宗朱棣是決對忠誠的。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對這位有戰功的功臣也予以重用嘉賞。

朱高熾聖任大將張輔為中軍都督府事務, 並且進官太師, 雙倍的職位雙倍的俸祿。

不但如此, 朱高熾還給了張輔特權,彆的官員的俸祿都在南京支取, 唯獨張輔太師的俸祿可在北平支取。】

朱元璋聽到神跡再次提到北平, 心中不解,都城不是在南京麼?

【如此待遇,但凡有腦子的人也不會造反, 更不用說張輔。

當年張輔爹跟著明太宗朱棣造反,那是因為明惠帝朱允炆不給朱棣活路,且明惠帝朱允炆明顯的重文輕武。

他們這些大將日後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待遇,因此才跟著明太宗朱棣反了。

到了明仁宗朱高熾這,雖然他不主張征戰,但對大將功臣是相當的好。】

朱高煦聽到一愣一愣的,可是跟著他待遇會更好,若他登基,絕對會把大明的江山打到最大!

【朱高煦】:若我登基,天下都是大明江山!!

“爹,我能開拓疆土,太子他能麼,他連馬背都上不去!”朱高煦情緒激動起來,“我才是繼承您衣缽的人啊!”

看著自家二弟的豪情壯誌,朱高熾的內心終於又波動起來。

【朱高熾】:沒錢。

這兩個大字蹦到了朱棣和朱高煦麵前,差點甩到朱高煦臉上。

“咱們大明怎可能沒錢,沒錢,沒錢就印寶鈔。”朱高煦就討厭他哥這扣扣搜搜的樣子。

然後朱高煦又歎了一口氣,他不說話。

【對於大明的經濟,咱之後再說,先說汗王造反的事。】

樂瑤生怕自己順著的粉絲的話題跑遠了,趕緊把話題給扯了回來。

【大將張輔肯定不會造反,他不但不造反,還揭發漢王朱高煦造反的行徑。

除了大將張輔外,濟南道監察禦史李浚也受拉攏,但沒和濟南指揮史靳榮一般同漢王朱高煦同流合汙,而是和大將張輔一樣,選擇告發漢王朱高煦。

這個在《明史·朱高煦傳》中有過記載,“禦史李浚以父喪家居,高煦招之,不從,變姓名,間道詣京師上變。1”

這一路禦史李浚走的艱辛,躲過了追殺才到了京城。】

也有叛賊告密,漢王朱高煦越聽越覺的自己就是當年的父皇第二,同樣被人告密,曆史是何其的相似。

【確定了漢王朱高煦造反的情報,張輔請求帶兵,直接去捉拿漢王朱高煦這個反賊,但最終朱瞻基決定禦駕親征,親自去平定這場造反。

朱瞻基可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朱允炆,他當年可是和朱棣禦駕親征過。】

朱高煦聽到後一臉不屑,他的禦駕親征怎麼能和自己當年戰場殺敵相提並論,自己當年的英勇決定不比他爹朱棣差。

【按理說,論打仗漢王朱高煦決對能排的上名次,靖難之役他可是有赫赫戰功。

但是打仗卻不是一個人的事,除了將領還得有兵,除了有兵還得有士氣。

當年明太宗朱棣之所以能以少勝多,除了他的大將之才外,與他手下人對朱棣的誓死效忠以及百姓對朱棣的擁護也是有重大關係的。

而且當年朱棣造反可是出師有名,朱允炆剛登基就改了先帝之政,如此讓“清君側”名正言順。】

【咱們再反觀一下朱高煦這邊有什麼優勢。

首先,名不正,出師無名。

朱瞻基是正八經的太子上位,且之前還是朱棣指定的皇太孫,由他坐皇位正的不能在正。

而且朱瞻基對他那些藩王都挺不錯,尤其對朱高煦這個叔叔,要在他登基之前半路伏擊殺了他的叔叔,不但沒懲罰,還賞賜。

朱瞻基也沒有亂改他爹的政策,繼續與民為利,休養生息。】

朱元璋聽到他兒子朱棣的好聖孫,不由點點頭,“這孩子不錯。”

朱棣聽此,更加堅定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憑著這樣的好聖孫,朱高熾就必須當太子。

父憑子貴的朱高熾。

*

永樂年

之前朱棣就聽到神跡提過自己的好聖孫,但神跡並未多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