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嗣武輪進入直播間】
萬萬沒想到李旦剛要離開,他的眼前竟然出現了和武則天麵前一模一樣的天幕。
李旦不知措施,難不成自己被神跡選中?
這對想要低調的李旦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畢竟神跡等於祥瑞,李旦怕自己母後會因此“祥瑞”而更加提防自己。
那今後的日子隻會更加難過。
唉……
自己隻是想安安穩穩的活下去,怎麼就這麼難。
武則天見李旦麵前也出現神跡,於是乎讓給他折回內殿。
“坐。”武則天道。
李旦特彆聽話的坐下,但是如坐針氈,臉上已然沒了血色。
【自打唐睿宗李旦退位後,他的日子並沒有好過起來,確切的說這場政權的交接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接下來咱們看看登基為皇後的武則天又做了哪些舉措,咱們從一正一反兩個方麵舉例分析。
首先是正麵的,這裡就不得不提武周時期的科舉政策。
眾所周知,武則天代表寒門,武則天登基後自然要擴大寒門勢力,以此來打破朝堂的權利布局。】
*
秦
聽神跡再次提到科舉,秦始皇嬴政立刻拿出專門記錄科舉製度的竹簡。
相比聽後世朝堂的爭權奪利,秦始皇嬴政更加重視他們的政策。
【武皇武則天進一步完善了科舉製度。
咱們之前講隋朝的時候提過科舉,隋朝時期雖然有科舉但並不完善,科舉的名額由五品以上官員推薦,因此隋朝時期的科舉,寒門很難入仕。
咱們看看武皇武則天是如何改良科舉製度,為自己乃至後世收集人才。
第一,縮短科舉年限,由原本的幾年一次科舉轉變為一年一次,並且增加錄取人數。】
*
秦
神跡講到這裡,公子扶蘇不由的想到大宋後期的冗官。
看來不同的政策在不同的朝代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適合唐朝不一定適合宋朝,要學會融會貫通才是。
*
漢
漢武帝劉徹也仔細聽著唐朝的科舉製度,每一位明君對人才都是求之不得的。
若後唐科舉之策可行,漢武帝劉徹也打算推行革新。
*
宋
“小心冗官。”趙匡美下意識的想到了他們大宋後世的冗官。
“三叔,唐朝的國土大,倒是不怕官員多。”趙德芳道。
趙匡胤……
【第二,增加了殿試環節,加大了皇權對選拔官員的主動權。
第三,創立了武舉製度,選文官的同時不忘了選拔武將。
第四,密封卷,就是把考試的名字給糊住,此舉一下提升了考試的公平性,這也是最早的匿名疲倦,沿用至今。】
唐高宗李治聽到武則天登基後的舉措,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從這些舉措來看,他的皇後的確比兩個兒子更適合當皇帝。
登基之初,除了穩定政權外,最主要的還擴充自己的勢力。
當然,不能和李顯那樣,直接破格提拔外戚,引起公憤。
“這有什麼?”李顯心中不以為然,不就是改良一下科舉,說白了還是提拔自己人。
那和他提拔老丈人有什麼本質的區彆麼?
唐高宗李治一眼看出李顯的不服,他真想晃晃李顯的腦子,看看能不能晃出水來。
自己到底造了什麼孽,生出如此蠢笨又自負的混賬東西。
李旦雖低頭不語,但是他內心還是在感歎他家母後的治國之才,的確是有兩把刷子。
【李旦】:母後的確適合當皇帝。
李旦沒想到他大逆不道的心聲一下出現在天幕上。
李旦……
【科舉的改革為寒門之子敞開了入仕大門,破壞了原本的政治格局,武後武則天的勢力迅速壯大,並對後世產生了深淵影響。】
*
武周
聽神跡一直誇讚自己母後,李旦尋思眼前這個祥瑞不會是假的吧?會不會是他家母後殺自己的借口!!
李旦心裡咯噔一下,他忽然感覺今日就是自己的死期。
不過,正當死亡來臨時,他竟然沒想象中的那麼怕。
李旦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一下就不緊張了,麵對自家母後也沒了往日的壓迫感。
【說完了正麵措施,咱們再講講反麵措施,正是被後世飽為詬病的酷吏政策。】
聽神跡提到自己當下正在實行的酷吏政策,一向淡然的武皇武則天皺起了眉頭。
她想知道酷吏政策怎會被“飽為詬病”。
李旦忽然又覺的眼前的神跡是真的神跡,不然它怎麼有膽量談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