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翾一聽,就激動地跳了起來。
祝老頭紮的風箏是帶哨子的板鷂風箏,祝老頭的父親以前就會紮風箏,祝老頭就跟著親父學了這個本事,每年閒的時候總會做幾個哨口風箏,基本是拿去賣的。
鎮上每年都有人來收這種風箏,越大的越值錢,收去等廟會祭典時放了祈福。
祝老頭做的最大的一隻風箏,足足有兩個人高,是一個巨大的七星型風箏,上麵掛滿了上百個醇厚的哨口,要放的時候得要十幾個人來抬著拋,祝明在上麵繪製了八仙過海的圖案,飛在天空,那個巨大的風箏如同一個特殊的樂隊,風是樂師,控製著風箏發出樂聲。
小的風箏,哨口很小的,祝老頭就給孩子們紮了收起來玩,大的都是拿去賣,每年能靠這個賣不少錢。
如今牆上掛的那隻板鷂風箏,是今年剛做的,特意用彩紙做的,是一隻中型的風箏,最傳統的六角樣式,還沒來得及賣,所以祝老頭想著先給孩子們放一回上天玩。
祝翾每年春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放一回大父紮的風箏,牆上掛的那個她眼饞許久了。
“放風箏嘍!”祝翾激動地喊了起來,祝家的孩子們都激動地湧進來,祝老頭與祝棠去恭恭敬敬把大風箏取下,幾個小孩子就跟在後麵抬住,小心翼翼地把風箏請出去。
祝老頭領先將春天的風箏引上天,助跑了一陣,非常有技巧地往上拋。
風箏漸漸發出嗡鳴聲,被風漸漸抬高進雲間門,哨子的響聲越來越大,被風吹得各個音節此起彼伏,奏出不成調卻還挺有趣的歌聲。
蘆葦鄉的人家在田間門勞作時都聽到了這醇厚的聲音,都抬頭往天上看,然後說:“是祝家在放風箏呢。”
“今年祝老頭做的這個哨口清脆。”
“保佑今年風和雨順。”
祝翾抬頭看著聽著,忽然腦子裡躥出了傻想法,怪不得風箏叫風箏,這就是風裡的箏琴。
幾個孩子都抬頭往上看,迎著春日的風,對著風箏喊:“再高一點!再響一點!”
蘆葦鄉其他不是祝家的孩子也眼饞了,對家裡人說:“我也要放那個!”
然而這個東西隻有祝老頭會做,於是那些忙得不行的大人就罵自己孩子:“再吵!再吵我揍你!”
歸家的祝明在張阿公的船上就聽到了風裡箏鳴聲,就抬頭往天上看,循著聲音對劃船的張阿公說;“應該是我家的孩子們在放風箏了,我回來得真巧。”
張阿公一邊劃船一邊問祝明:“這回回來待多久?都一串孩子了,還老想著往外跑,把你爹娘媳婦給累的,也該往家裡多待待了。”
“幫家裡收完麥再走。”
然後祝明又指著那個風箏說:“我就是那個風箏,總想著往外飛,一直掛牆上的叫什麼風箏?”
張阿公翻了個白眼,調侃道:“那你阿爹有你的時候,肯定是風箏紮多了,才生了個屬風箏的。”
祝明上了岸循著風箏的聲音走。
祝翾眼尖,看見遠處走來一個高大的背著行囊的身影,看了一會,愈加清晰,祝翾連忙大聲喊道:“是阿爹!阿爹回來了!”
一群孩子牽著風箏往祝明身邊跑,祝明低頭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覺得孩子們又大了一圈。
然後他接過長子手裡拿風箏的繩繼續拉線往上拋,風箏飛更高了。
跟孩子們放了會風箏,祝明才收線將風箏接下來拿回去,祝翾他們已經心滿意足了。
回了家,孫老太看見祝明回來了,連忙迎了出來:“明哥兒!”
然後抓住祝明左看右看,直說祝明瘦了黑了,祝明就被他娘拉著傻笑,他的眼睛又看向自己的媳婦,沈雲也看著他笑,他就對沈雲說:“辛苦你了,我還沒看過葵姐兒呢。”
於是大家引著他去看沒見過的葵姐兒,祝明看著第一次見的女兒,就忍不住抱了起來,然而葵姐兒不熟悉他的氣息,大哭了起來。
因為祝明回來了,孫老太就指派一個孩子去鎮上買肉,祝翾就踴躍地說讓她去。
孫老太怕她買不明白打算使喚祝棠,祝翾就堅持說自己能買明白,把孫老太要買的東西各自價錢分配重複了一遍。
“看來你上學還有點用,買菜算賬是清楚的。”孫老太誇許道。
祝翾哼了一聲,領過錢就往鎮上的方向跑著去了,心裡仍然有點不服氣,覺得孫老太誇自己的語氣都像小瞧人。
但是能光明正大地往鎮上放風又很開心。
“你買完東西就趕緊回來,少在鎮上閒逛,被什麼書店畫店給迷了魂,家裡還等著你買的肉做飯呢!”孫老太有點不放心地囑咐道。
“知道了知道了。”祝翾不耐煩地說,然而她與她的親爹一樣,也是屬風箏的,心裡正在精準掐算路線與時間門,打算趁去鎮上偷偷蹭一炷香時間門的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