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第104章 【理性感性】(2 / 2)

寒門貴女 戴山青 8508 字 10個月前

“我們家管錢的是我大父大母。”祝翾告訴明彌。

明彌順著她的話繼續說:“那就是你大父大母管了,錢這個東西就是誰在管就是誰的,你沒有支配權的錢就不是你的錢。”

“我乾嘛要支配那麼多錢?我在這裡夠吃夠用的,不缺吃穿,但是我兄弟姐妹們過得都沒有我好,我既然有錢寄回去也是花他們身上的,我隻是想我家人生活能夠更好。”祝翾確實沒有什麼較大的物欲,她又確實很愛她的家人。

這點在自以為更自私的明彌眼裡也不好,祝翾沒有較多的物欲就意味著她不能清晰知道具體什麼應該捏在手裡。

於是明彌更加苦口婆心地告訴她:“不是不許你把錢花在你家裡人身上,而是你的錢必須要你來支配。”

祝翾好像有點明白了,明彌繼續說:“你的錢給了你大父大母,你覺得他們更會把你的錢花給誰?”

祝翾想了一陣,她有些遲疑,但是她心裡還是有了答案,她說:“他們大部分錢會花在家裡各處家用上,但是如果具體花在某個人身上,我們兄弟姐妹裡,應該更會花在我的哥哥與弟弟身上。”

雖然她出來上學了,家裡人看著好像開明了不少,但是祝翾家裡其他人的生態圈地位沒有發生改變,祝棠祝棣依舊是第一檔的,其他是第二檔的選擇。

祝翾曾經屬於過第二檔,隻是她離開了家離開了那個生態圈有了自己單獨的一檔。

明彌見她反應過來了,就歎了一口氣,說:“你原來知道啊。”

“雖然……我的哥哥與弟弟也不是壞人,隻是錢如果在我大父大母手裡是不可能公平的。”祝翾低下頭說。

“對啊,你不是最希望公平嗎?你既然知道你家裡人支配這筆錢的現狀,你把錢給他們自己分配就是助長這種不公平。

“但是如果你自己擁有自己的財產,你就能決定你怎麼花這筆錢,你可以花自己身上,也可以去幫扶你家裡弱的一方。這就是你靠自己掙錢的意義所在。”明彌對於財產的敏感性比祝翾要強很多。

這是她姐姐一直教她的,明緋一直告訴她,女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擁有自己的財產,哪怕有時候不被允許,也一定要偷偷藏下自己的財產,那才是女子的命。

明緋以前當花魁的時候是沒有權力擁有自己的錢的,她賣身的錢全歸老鴇,身上穿的戴的都是老鴇的,她隻有穿戴的權力,如果哪天她不是花魁了,那些東西都會被收走。

所以明緋想儘辦法藏下了自己的百寶箱與財產,這筆私藏的財產在她出來之後支撐了她的生活,讓她不會太認命與落魄,可是光有錢沒有用,她還是被半自願地做了外室。

做外室的時候她又搜刮了不少錢藏起來,這筆錢是她出逃的底氣與明彌未來生存的根基。

明緋反複告訴明彌,一定要有自己的錢,不能擁有自己的財產的人本質上連人都不是了,這樣的人也是一種財產。

就像她當花魁的時候,她也是屬於老鴇的金銀珠寶。

在宗族製度下,不分家子女有私財就是一種不孝。明彌這種勸她藏“私財”的做法是與主流孝道背道而馳的,但是祝翾卻沒有覺得明彌這話很大逆不道。

祝翾擁有一個看起來其樂融融的家族,但是她不會去忽視裡麵的矛盾與不公平,因為她自小就生活在這種不公裡。

“即使他們不花這筆錢,也是會有不公平的現象的,你想想,如果等你祖父母百年了,繼承這筆錢的人是誰?是你家裡的男人,你的姐妹們都會被打發出去嫁人,就算你家裡再和諧,也一定會是這樣的。

“你的錢又流到了你兄弟身上,你把錢給你家裡長輩就一定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你覺得這樣公平嗎?”明彌看著祝翾眼睛問,她的眼睛瞳色更加清透了,看起來也更懂人心了。

“不公平。”祝翾很肯定地說。

“那到時候你想要幫助你家裡弱的一方,卻會發現你還是沒有錢,因為你的錢都給了你的長輩,落入長輩手裡不歸你支配的錢就不是你的錢,那麼,你到時候隻能求他們。這樣的你和沒有賺錢的你沒有區彆。

“你還是沒有自己的財產,你為了所謂的孝順放棄了你的財產,放棄了你的話語權,也放棄了你能夠去擺布公平的一個機會。

“可是假如你有你的財產,你可以決定你自己怎麼花,你可以拿這筆錢去幫助兄弟也可以幫助姐妹,這不也是把你的錢回報給家人嗎?”明彌繼續說,祝翾越聽越茅塞頓開。

最後,明彌將她姐姐告訴她的那句透徹入骨的話分享給了她最好的朋友祝翾,她很真誠地說:“祝翾,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財產。不能支配自己財產的人其實也不是完整的人,隻是另一種財產。”

祝翾一下子腦子嗡嗡的,她這方麵悟性敏銳得嚇人,她直接站起來對明彌說:“明彌,你說得太對了!我真是太傻了,我得擁有我自己的錢,我離開家太久了少吃了一些苦反而更加天真了,還好,你點醒了我。”

但是祝翾也通過明彌的話一下子悟透了家族殘酷的本質,大家長支配家族的一切,那家族資源傾斜的對象隻有家族裡的男丁。

除了女爵的家族是傾斜給長女,其他家族的女兒長大了就會嫁出去,她們以前也是家裡的一份子,可是嫁出去了家裡的田地財產與她們無關,她們能得到的全部就是那份嫁妝。

愛女兒的人家會給女兒很多嫁妝,可是大部分都不會給她們家裡重要財產的一部分,立女戶的女孩少得可憐,就像蒙學之後還能念書的女孩一樣少得可憐。

不愛女兒的人家,這些女孩連嫁妝都不可以得到。

那這些女兒有自己的財產嗎?好像不能完全擁有。

明彌說沒有財產支配權的人就也是一種財產,祝翾聽了心驚了一下。

然後她突然就明白了,家族的本質就是繼承財產的人傳承家族,不能繼承財產的人變成彆人家的財產……

她一下子通過這句話悟到了更殘酷的本質,所以……其實家人的愛也是有條件的,祝翾感悟到了自己之前想把錢寄回家的想法有多天真了。

倘若哪天她想要幫助更弱的祝蓮祝英,可是錢給了孫老太與祝老頭,那她就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她不能把自己的錢給其他人,她可以用自己的能力與錢幫助家裡人,卻不能讓他們支配自己的錢。

祝翾想不明白的事情是朦朧的,可是一旦她想明白了,總是能得到最殘酷陰暗的本質,即使那個本質祝翾無法接受,可是那就是事實。

為這個殘酷的現實祝翾難過了整整一天,為她終於看明白了她的那個家越成長越會變成什麼而難過,她的親情沒有消失,那些家裡人的慰問也是真的。

可是所謂家的本質卻是那樣的讓人痛苦,一旦看破,總覺得無比孤獨與難過。

她的血緣親人其實也永遠不會是她的同路人,因為祝翾繼續待在家裡也會變成財產,走向那個命運。

天生理性的觀察與悟性叫她輕易能夠看破一切,這是她的天賦,她總是能夠一下子明白很多。

可是祝翾還有天生豐沛的感情與過度的感性,她喜歡對彆人好,善於記住彆人對她的好,很多傷害她會選擇自我淡化與自我化解。

同樣豐富的理性與感性將祝翾時常自我割裂開來,她開始為此感到痛苦,祝翾找不到和解的路。

於是她選擇了自己的路,繼續做個擁有豐沛感情的好人,但是她要做個永遠清醒的好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