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祝翾和上官靈韞幾個人坐在一起討論必修課內容的時候, 學裡的雜役就走過來了,對幾個女學生行了禮,祝翾雖然仍然不習慣, 但她不會再像以前表現得太親和了, 也像其他人做了一樣的反應。
京師大學雖然分了許多專業,但也有所有人都要上的必修課, 所以幾個人雖然分了專業卻還能坐一處討論問題。
“什麼事?”謝寄真先開口問了雜役。
雜役卻對著上官靈韞說:“上官姑娘, 護國公府來人找你。”
上官靈韞站起身, 有點驚訝,她自從來了京師大學, 每次旬休都是回家看看的, 隻是她一來京師,大父上官肅就被陛下派出去打戰了。
一伯一家雖然依舊疼她,但到底不是她的親生父母,四叔在外麵荒唐,但是對上官靈韞還是不錯的, 她每次回家主要還是孝順周老夫人為上。
但是這還沒到旬休, 家裡派人來學裡做什麼?
上官靈韞想來想去,有點害怕是大母生病了, 上次從謝家壽宴回去,她與大母發生了一點爭執, 之後周老夫人就沒有再理過她,該不會是被自己氣病了吧。
其他女孩子就對上官靈韞說:“你家裡來找你, 你就去看看發生什麼事了。”
於是上官靈韞就跟著雜役到了京師大學的偏門外, 來的幾個婦人確實是周老夫人身邊服侍的管事,上官靈韞看見她們就愣了一下,上前問道:“家裡是出什麼事了?”
“大姑娘, 上車吧。”幾個婦人道。
還沒到旬休就要她回家?上官靈韞更加憂心了,問:“是不是大母發生了什麼事?好好的,乾嘛要我現在回去?”
幾個人避而不談,上官靈韞也隻得回家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對跟著來學裡雜役說:“你幫我跟博士們請個假吧,我有急事要回去一趟。”
說完她從袖口摸出一塊碎銀給了雜役做跑腿費,雜役自然無有不應的,做完這一切,上官靈韞就踏上了回去的馬車。
一路上,上官靈韞憂心忡忡,有些擔心周老夫人是生病了,想多了甚至開始自責。
她明明知道大母與姑姑之間的仇怨,還說話頂了大母,隻怕大母已經落下心病了,自己也是不懂事,大母這麼疼愛自己,她這樣大的年紀了,說話讓她幾步又怎麼了?
想著想著,上官靈韞想起來了自己從小在大母身邊的快樂童年,小時候大母多疼自己啊。
周老夫人手裡有許多壓箱底的好東西,最好的都是拿出來給上官靈韞用,還經常對小時候的她說:“大母的好東西都是為靈韞留的,等你以後出了門子了,大母一定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全留給你。”
上官靈韞這個時候就會說:“我想永遠留大母身邊。”
周老夫人就罵她是“傻孩子”,然後碎碎叨叨地開始對上官靈韞說上官敏訓的壞話,她說:“我有三個女兒,你大姑是我第一個女兒,每個女兒出門子我都置辦了不少好東西,給你大姑我攢得最多最厚,可是她太傷我心了。”
然後她就給上官靈韞看自己為一直留在家裡的上官敏訓曾經置辦的好東西,上官靈韞眼睛都看直了,那麼多地產田鋪、還有那麼多珠寶首飾布匹銀兩。
周老夫人說:“這裡麵一些布料都放敗了,你大姑還在家裡現眼,我從她一出生就給她攢好東西,女兒裡我是最疼她的,可是沒想到隻有她對我像仇人一樣,既然她不聽我的話,這些東西我也不要給她,全給你,你說好不好?”
上官靈韞沒有應,她雖然喜歡大母,但是也喜歡大姑姑,大母留給女兒的東西她不能要,周老夫人就把她抱在懷裡摩挲著說:“隻要你聽我的話,我什麼都願意給你。”
雖然這對母女倆跟仇人一樣,但是上官靈韞知道周老夫人還是愛上官敏訓這個女兒的,不愛不會那樣的恨。
而阿爹也說過自己長得像姑姑的小時候,大母疼愛她,也未必不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上官敏訓的童年。
上官靈韞一路上想了很多,決心以後少氣幾下周老夫人。
等到了護國公府,她提起裙子步履匆匆地往裡走,然後就看見周老夫人在正座坐著,看起來什麼事都沒有。
她一伯母世子夫人韓夫人也在,坐在周老夫人下首,韓夫人有些擔憂地看了一眼進來的上官靈韞,卻沒說什麼。
除了她們,家裡還有幾個上官靈韞不認識的婦人。
上官靈韞觀察了一番大母,發現她看起來身體健康,就有點鬆了一口氣,一進來就喊了人:“大母,一伯母。”
然後坐下問:“不放假叫我回來乾嘛?”
既然不是周老夫人生病,那是什麼事呢,上官靈韞就繼續問:“是不是大父回家了?我好想他的,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卻看不見大父。”
周老夫人笑著說:“是關乎你自己的大事。”
上官靈韞不懂,她喝了一口茶,世子夫人韓夫人坐在對麵暗暗歎了一口氣,上官靈韞就問:“我能有什麼大事?我還得回去念書呢。”
周老夫人就對著兒媳笑:“這孩子念書把自己都念忘了,女子的大事就是終身大事啊。”
上官靈韞放下茶杯,有些驚訝地看向自己的大母,周老夫人不理會她的神情,那幾個不認識的婦人卻說:“上官姑娘樣樣出色,國公夫人也不用太操心她的大事,喜歡念書也是好事,倘若成為世子夫人這樣的宗婦每日要處理的事情就跟男人上朝一樣,沒有學識謀算是不行的,倘若生了孩子,一個有品學文化的母親也是有益於家族綿延的。”
這也是周老夫人從來不攔著家裡女子念書的原因了,他們家的女孩子自然是必須得有才學文化的。
聽了這番話,上官靈韞卻覺得耳朵嗡嗡作響,她在外麵待久了,第一次這麼清晰地意識到自己還是要嫁人的,她於是說:“大母,我還要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