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黃采薇到了京師, 祝翾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旬休時就會抽空去拜訪一回,也正式認識了黃采薇家真正的租戶——蔡婉, 這位女官目前擔任門下錄事的職位。
蔡婉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 也是西南安西部的土司之女。
她的母親為前任土司的第三任妻子,在丈夫死後攝政, 平定部族內亂, 掃蕩清除先夫諸子, 成為了安西部第一位女土司。
中原改朝換代從越代端,蔡婉的母親便政治投資新朝, 朝廷賜其母漢姓蔡, 女爵製後賜爵安西郡侯,同時賜官貴州宣慰司使。
蔡婉自小跟隨漢師習字念書,為了維係與朝廷的聯係,母親的子女裡,蔡婉生為母親長女, 是安西郡侯的爵位繼承人, 於是自願來到京師做官學習。
蔡婉的弟弟作為土司之位的繼承人則進入了國子監學習。
到了順天,蔡婉所思所學與漢人無異, 且通經書漢學,長公主考校之後賜官門下錄事之職。
蔡婉雖然是土司之女, 但並不嬌生慣養,隻以官位俸祿自己自足, 朝廷賜宅給她, 她也是以自身年輕無功為由推辭,最後就租了黃采薇的半進屋子自居做官。
黃采薇不在的時候,就是這個雲貴少數民族出身的姑娘招待她, 蔡婉雖然隻比祝翾大個七八歲,但是成熟曆練遠勝其自身真實年齡。
她的學問沒有祝翾學得精煉,可是祝翾跟著這個姑娘也學會了不少為人處事。
其實蔡婉長相也與漢人無異,身上那種異域風格的特色還不如明彌深,她生得濃眉大眼的,麵略方而五官深刻濃烈,個頭與祝翾差不多,做漢家打扮也沒有違和感。
祝翾知道了黃采薇真正租客是她之後,等熟悉之後還說呢:“之前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把淩大人當成租客了。”
“淩大人?”蔡婉詫異地看了她一眼。
然後祝翾給她比劃“淩大人”的模樣,蔡婉一聽就知道淩大人是誰了,但是本尊不叫破自己的身份,蔡婉也不率先揭破。
她就跟著祝翾說:“是她啊,淩大人是長公主身邊得用的女官,因為她做事做得好,就被賜了國姓。”
祝翾就問蔡婉:“那淩大人叫什麼名字?淩雖然是國姓,可是姓淩的那麼多,隻喊她淩大人不會叫混嗎?”
蔡婉張口就來:“淩大人沒有具體的名字,因為排行老大,人稱淩元娘,叫她元娘總不太規矩,所以都喊淩大人。”
“這樣嗎?”祝翾看她說得頭頭是道的,就已經信了。
蔡婉良心有點痛,然後對祝翾說:“你這麼有才華,非池中物,總有一天會在正式場合再看見淩大人的。”
祝翾就說:“那也不知道等到何年呢?我人小位卑的。”
蔡婉就笑著肯定她:“快得很。”
黃采薇這時候走過來說:“萱娘,你來我家就蹭吃蹭喝的嗎,快來幫忙,中午做三蝦麵吃。”
然後她看了一眼蔡婉,說:“你也沒混著,快來幫忙。”
於是兩個姑娘都站起身自覺去廚房幫忙和麵了,祝翾從小在家裡活沒少做,即使到了學裡也偶爾會到後廚買食材自己做吃的。
她和黃采薇都更習慣南方的細麵,所以麵條都做得細細的,蝦籽和蝦肉做澆頭,蝦油用蝦頭炸出來滾出來拌在麵裡。
祝翾還煮了蛋皮,薄薄一張從鍋底扯出來,然後切絲,和韭菜一拌放在麵上,湯就是陽春麵的湯,這就是祝翾風格的三蝦麵。
她撈了三海碗的麵,三個人一起吃了,蔡婉吃得香甜,一邊吃一邊還誇兩個人的手藝好。
祝翾一邊吃還一邊可惜道:“可惜這裡不是寧海縣,吃海貨沒那麼便宜,不然拿文蛤肉稍微一炒,也能做澆頭,那才叫一個鮮香爽滑。”
在黃采薇家用完飯,祝翾就自覺地把碗給洗了晾好收起,又順便把黃采薇灶間門給打掃了,黃采薇剛搬過來來不及打掃的地方,她也利用旬休一起幫忙做了。
黃采薇看見了就埋怨道:“你來我家就是來灑掃的嗎,我不會雇仆役?”
祝翾於是說:“您是我的先生,雖然我念書念多了,有了無數的老師,可是我心裡最好的先生還是您,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
“我作為您正經的學生,也有儘孝的義務,以前是不得空不湊巧,現在方便,我當然要多做些事報答您。”
黃采薇就有些感動,然後回憶起她們才見的時候,忍不住感慨道:“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你才是個一點點大的孩子,紮著童發,突然闖進蒙學來,一晃快有十年了,你按年歲也快到了女子及笄的時候了,現在長得比我還高,而我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