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第151章 【歲考結果】(1 / 2)

寒門貴女 戴山青 6360 字 2024-03-20

眨眼就到了春天的尾聲, 天氣也開始熱了起來,祝翾來京師已經快一年了。

終於到了歲考的日子,京師大學的歲考是分專業分批次進行的, 不同專業的歲考時間與考卷都不同, 最後賦分是以專業綜合名次計算,祝翾看了一眼經濟學的考試時間, 在學院裡所有專業中一個不早不晚的時間段。

明彌選的法學是考的最早的, 然後是上官靈韞的曆史學, 謝寄真考的學科在最後。

幾個人雖然複習側重點不同,卻都開始一起出入書樓互相監督彼此學習了。

這次歲考她們彼此之間不構成競爭關係, 所以都希望彼此都能在京師大學的歲考裡考出好的名次, 給這些京師學生們看看應天女學子的優秀。

然而明彌與上官靈韞考完臉色都不太好,祝翾問她們結果如何,兩個人都麵露菜色開始搖頭了,俱說考試題應用實踐題太多,很多不是她們的常項, 隻能看發揮了。

雖然上課學的是一樣的知識, 但是隻要出題側重點摸不著規律,考試難度就有了質的變化, 考出來之後就會感慨自己是不是沒學透徹。

她們把自己遇到的題目給祝翾說了,祝翾聽完心裡咯噔了一下, 法學與曆史學題目創新的空間有限,就能出這種應用題了。

那……祝翾學的是經濟類, 經濟類專業“實務”、“綜合”的空間不要太高, 她雖然上課知識點都努力掌握了,但是博士們出題重點倘若詭奇一些,她還真沒辦法保證自己能完全做對。

“這裡的學生也精得很, 他們學久了考多了,所以有模擬題做,也知道出題側重,但是歲考這個節骨眼上肯定是要藏私的,不可能告訴我們。”上官靈韞說。

祝翾也能理解本校學生的“藏私”,畢竟歲考隻要不作弊就是每個學生各憑本事,人家好不容易總結好的渠道憑什麼漏給她們這些新來的競爭對手呢,就算要互相交流也是差不多水平之間的互相交流與交換經驗。

祝翾她們幾個在他們眼裡就是幾個新學初學者,榨不出有用的考試重點與經驗可以交換,更不可能無私給出考試經驗了。

於是她對上官靈韞說:“這也不叫精,人之常情而已。”

上官靈韞很不服氣地說:“就是怕我知道多了,考高了而已。”

“這不是廢話嗎?大家一起歲考,都是競爭對手,當然都希望自己考得比彆人高。”祝翾一邊做題一邊說。

上官靈韞看了她一眼,氣道:“你到時候看見你的卷子可彆哭!”

等到了經濟類專業歲考那天,祝翾帶著文具進了考場,學內歲考不像她們當初女學擇選還有科舉正式,用不到考棚,就是清各個學堂的場抽位置考試,都是在平時上課的房間裡考。

學生之間隔兩個座位保證左右看不見卷子,每個考場內前麵兩個巡考,後麵兩個巡考,還有通考場巡考。

入門還有一男一女分彆檢查學生身上有沒有夾帶,女的檢查女學生,男的檢查男學生,等檢查完畢找到位置坐下,等時間一到,就發下試卷正式開始歲考做題。

祝翾拿到自己的歲考卷子,第一道就是計算題,就是一道綜合應用題,題目考的是土地稅製。

說某朝某代某官在某地推出分段論糧加耗法與折征法相結合的公式征糧,題乾中給出每段加耗比率與折征換算,並給出該地共有各個性質的田地各多少頃,產出的作物大概分為幾類,每類出息是多少,但是一些信息沒給全。

第一小問就是要祝翾計算出沒給全的信息數據分彆是多少。

祝翾就又仔細讀了一遍題乾背景考,終於在隱藏條件裡找出了大概要按哪種理論的公式算,在草稿紙上寫下運算公式,然後拿公式代,把題乾裡沒給出的數據全都計算了出來,確保無誤後,就把公式推演過程和運算過程全在正式答題卷上寫完了。

第二小問要祝翾分彆算出每段的畝總負擔額與總負擔指數。

祝翾不由歎了一口氣,這道題果然是層層遞進的,倘若第一小問做不出來,沒有前麵的數據,第二問也就不可能算出來。

還好她學得還算紮實,雖然沒人告訴她博士出題傾向,但是她把教科書上的課後題全做了,又平時喜歡追著博士問,做了一些融會貫通的題加深了知識點理解,所以這個風格的題目於她而言還不算很劍走偏鋒。

於是第二小問祝翾根據第一小問的數據通過公式與表格在卷子上做出來了,這種題有些答題格式是需要畫表格的,祝翾刷刷把表格填滿了。

第小問就是又改變了一些變量與參量,換了一個學說理論公式去計算新的數據。

這也難不倒她,祝翾很快就把數據列了出來。

最後一小問分值最高,是論述題,專門給了幾張白紙做答題卷麵,要祝翾根據前麵各個數據與製度背景去分析該官推行的土地製度有哪些優缺點,產生了什麼影響,用數據去論證其在當地的公平性與穩定性。

要求:一千字到兩千字以內,可以使用表格、公式、圖形推演論證,文字部分要求言簡意賅、論證翔實、邏輯嚴密、可以引用“聖人言”。

饒是祝翾,看完題目也腦殼發懵了,不止她覺得無從下手,考場上其他人也被這超綱的題目給弄懵了,頓時考場上“嘶”聲一片,監考重重拿教棍擊打了一下桌子,說:“不得交頭接耳,也不可以發出異響影響彆人。”

然而考場上像祝翾這樣把前小問數據全算清楚的並不多,前麵數據搞不明白,最後一大問的“具體分析”更是無稽之談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