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群小人物(2 / 2)

“好,那一半就是100個工分,我們十五個人

就是1500個工分,你從村裡拿出一塊一年需要1500個工分才能夠種的地,給我們種,我們保證不會種的比其他的村民差,但是上不上工你們就彆管了。”

薑小白看著黃忠富一字一句的說道,薑小白提出的這個就相當於另類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隻不過收成還是歸集體,承包的是他們這十幾個知青,而不是家庭。

說完薑小白就等待這黃忠富的回答,這個時候的村書記在村裡那都是一言九鼎的,隻要是黃忠富答應了,那幾乎就沒有什麼問題。

黃忠富沉思了片刻,點頭說道:“好,我答應你。”在他看來也沒有什麼,那些地反正就是不管誰種都需要那些工分,隻要是產量和工分一致了那就無所謂了。

當然關鍵的一點是地裡的收成還是歸村集體的。

“河邊的那塊大概有7畝的地正常需要1500個工分就歸你們種了。”黃忠富說完又加了一句:“

當然要保證收成不能夠比去年差。”

薑小白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第二個要求,需要提前把我們今年的工分給換成一部分糧食和錢,價格就按去年的工分價格算。”

“行,去年村裡的糧食還有剩餘,錢也有,前段時間村裡剛賣了兩頭老母豬。”黃忠富想都沒想的說道,他也不怕提前給了這群知青能跑,這個時候吃飯要糧票,出門要介紹信,你想跑都沒有地方跑。

“第三個要求,後山上那些黃桃我都要了。”薑小白點點頭繼續說道,要說這建華大隊彆的沒有,但是周圍的山上每到季節的時候水果特彆豐富,最多的就是黃桃了,漫山遍野的,隻不過人們這個時候還意識不到這是種資源。

“沒有問題。”黃忠富依舊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雖然薑小白提出的這些要求都比較奇怪,但是卻沒有什麼好為難的。

800斤玉米麵,10斤白麵,100塊錢,這就是包括薑小白在內的到建華大隊插隊的15個知青

一年的收入,當然還有薑小白死磨硬泡從黃忠富手裡要的兩斤豬肉。

“走,回家。”薑小白把100塊錢揣在懷裡,一揮手帶頭走出了隊部。

身後是抬著玉米白麵的14個知青,這14個知青,來自祖國的天南地北,有廠子弟出身、有知識分子出身、還有其他成分不好,有男有女,最小的不過是15、6歲,最大的也就23、4歲。

這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年輕燦爛的笑容,跟在薑小白身後,他們不知道走出這一步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者說不完全知道意味著什麼。

“回家。”身後14個知青喊著,滿臉的興奮,在今天以往一塵不變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他們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好的還是壞的。

但是他們卻渴望改變,也許再壞也壞不到哪去了。

就在薑小白帶著人下定決定不再等待,準備大乾一場的時候。

在四川,未來的國家首富劉家三兄弟正在偷摸的辦養豬場;在內蒙古,猛牛集團的牛更生正在一家奶製品廠子刷奶瓶子;在溫州,正太集團的老總正在修鞋;在深圳,萬可的老總王四正在修鐵路。

曆史總是沒有什麼好反駁的,在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裡就是這樣的一群“小人物”開始要走上曆史在舞台。

他們將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國家變成一個巨大的試驗場,讓他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