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小白的聲音不大,但是落在鄭青雲耳中卻如同驚雷一般,是,他從報紙上也了解領導人的動向,隻是他沒有仔細的思考過,這其中的政治意義。
“關係的緩和那是肯定的,從年初開始國家就已經在擺脫意識形態的糾纏,以經濟發展為主軸,悄悄的向發達國家靠攏的發展主導型戰略已經開始發酵…”
薑小白越說越激動,知道未來發展的他,重生在這個時代,再看這個時代的變化。
他能夠從一樁樁,一件件事情裡邊,看見這種變化的原因,甚至是結果。
彆人都是不知道結果,通過事情的變化去猜測結果,而薑小白是已知結果,然後從變化中,去思考這種變化發生的原因。
這種撥開曆史的迷霧,看清曆史真相的感覺,爽的一筆。
薑小白說的興奮,鄭青雲卻越聽越驚訝,他原來以為知青罐頭就是一群知青偶然之下折騰出來的。
但是卻沒有想到,這其中不止是偶然這麼簡單,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
“以經濟發展為主軸?”鄭青雲出聲問道。
“對,以經濟發展為中心,這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薑小白肯定的說道。
“那怎麼發現經濟?”鄭青雲又問道。
“當然是改革,製度的改革,讓經濟從市場經濟回歸到市場經濟,經濟主體的改革,從現在的公有製經濟,到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私營經濟…”
兩人一個說的精神,一個聽的認真,不知不覺外邊的天色就黑了下來。
直到王超帶著晚飯走進了病房,薑小白才發現原來已經天黑了。
“鄭哥,來,一起過來吃一口。”打開飯盒,薑小白招呼著鄭青雲。
“好嘞,老哥也不跟你客氣,不過說真的,今天下午我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鄭青雲感歎著說道。
“紙上談兵,不值一提。”薑小白謙虛的說道。
一個誇一個捧,場麵自然是和諧的不行。
晚上薑小白留下陪床,第二天一早去了王超家裡休息。
王老頭自然是特彆的熱情,現在兒子跟著薑小白乾,那薑小白就是兒子的領導啊。
更何況,這次的事情他也聽兒子說了,有情有義,這是王老頭對薑小白的評價。
接下來的日子,薑小白就和王超兩人輪流著照看王小軍,一人一天。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轉眼間就8月初了,鄭青雲的病已經好了,但是說什麼也不出院,薑小白一來就拉著薑小白聊天。
8月3日,薑小白早上晃蕩著走進病房,準備給王小軍辦理出院手續的時候,發現張豔梅等知青都來了。
“什麼情況?罐頭不生產了,這都出院了來乾什麼?”
薑小白出聲問道。
“高考分數下來了,過線的來縣裡體檢。”劉愛國看著薑小白激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