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讓這群人這麼一鬨,本來是薑小白求著彆人去國內,現在,現在變成了優秀的人才能夠去國外。
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薑小白占據了主動地位,不過薑小白一直占據的主動地位的。
畢竟廠子都被薑小白收購了,其他人不管技術多高,從理論上來說,都是他的員工。
當然了,那隻是理論上而已,在實際的操作中,一些高技術人才,人家不願意待,換一家公司也是一樣。
史生在京城見到了來京的技術專家,整整一個航班好幾百人。
史生同樣是一個愛惜注重人才的人,看著幾百人的團隊,臉上都笑開花了。
雖然他過段時間就準備退休了,但是華青控股公司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他當然也更加高興了。
接上這些人,安排在了租借裝修好的公寓裡邊,等待眾人安頓好以後,這才帶著眾人吃接風宴。
接風宴上,史生喝的有些多,回到賓館還在興奮著。
把電話打給了薑小白:“薑董,所有人都已經安頓好了,有了這一批人才,咱們在國內搞汽車廠,就有基礎了……”
“好,這隻是第一批,後邊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光是這些人才不夠,雖然說是華海控股公司和華青控股合資,
但是其實就是咱們自己一家搞汽車,我這裡有一個具體的計劃,等回去以後再和你聊。”薑小白在電話裡笑著說道。
他能夠理解史生的興奮,華青控股公司從一開始就東拚西湊的,這邊引進一條國營企業退下來的生產線,那邊偷摸的挖點人才。
什麼時候這麼闊綽過,竟然一個航班,一個航班的儲備人才。
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說是資金,有人說是背景人脈,但是薑小白覺得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
沒有人才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最後隻能夠淪落為代工廠。
因為你能夠做的,彆人也能夠做,而彆人能生產的,你不能。
你不做代工廠誰做,而做代工廠才需要資金,需要人脈北京。
從製造到創造,這是一個質變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最不可缺的就是人才。
“薑董,還有技術人才要過來?”史生驚喜的問道。
“對,還有人才,這幾百人不夠的,我們要不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大的,
辰東生他們的家庭轎車計劃是第一組,也是咱們今年的第一個計劃,
等這邊重組完成,回國以後就找媒體記者開始造勢……”薑小白雖然想著回國再談,但是說起來了,興致所致,還是不由自主的多說了一點。
“好,我知道了,對了,薑董,以後這個汽車廠準備在哪裡建?”史生問道。
薑小白送這些人才回來,安置在了京城,而不是龍城,史生心裡就明白了。
薑小白走之前說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還真不是一句氣話,而是真的考慮好了。
他知道薑小白這一次是認真了。
“沒有考慮好呢,以後再說吧。”薑小白暫時不想說這些,因為現在他也沒有考慮好以後要到哪裡去,或者說,還要看看其他地方對於華青控股公司的歡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