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甬市方麵,也一直在介紹甬市的港口曆史,當然了,甬市本身最早的時候就是依靠港口發展起來的城市。
港口的發展史,其實也就是甬市的發展史。
而甬市的港口,薑小白其實心裡是一清二楚的,未來甬市的港口吞吐量直接全球第一。
集裝箱的吞吐量國內第二,也就是比魔都那邊稍微差了一點點而已,不過這點差距根本就不算什麼的。
而甬市這邊的介紹,到了近幾十年的階段以後,開始介紹甬市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的成果了。
具體的對比數據就是那78年的甬市,和現在的甬市做對比。
一組組數據,表現出了從78年到現在,這甬市二十多年的變化,從城市的的麵積變化,到人均收入,還有年產值之類的。
“薑董請看這組數據,我們甬市的經濟總量僅從1949年的2.16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20億元。而近二十年來,我們市的經濟總量幾乎每隔10年就要實現一次重大跨越,分彆於1988年的時候突破了100億元,等到99年的時候,我們的經濟總量直接突破了1
000億元,未來下一個十年,到10年的時候,我們定下的目標是突破5000億……”一組組數據介紹完以後,高主任站了起來,看著薑小白說道:“薑董,我們甬市呢,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人均耕地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我們
要想發展第一產業主導格局不可持續。為此,我們積極培育和發展製造業,實現了從工業小市到工業大市、工業強市的曆史性跨越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我們始終相信工業發展擔當著經濟發
展的主引擎角色……所以我們很真誠的邀請華海汽車在我們甬市安家落戶,我們將新來一個工業園區,需要多少土地,我們直接劃出來,三通一平工程,隻要是簽訂合同,我們立馬
開始動工,保證在三個月,不兩個月之內完成。
建廠的配套資金,我們可以提供一半,剩下的一半,由我們出麵,擔保銀行貸款,資金會在半個月之內落實。
相關的政策之類的,肯定也會是最合適的,稅收政策之類的,也是最優的,頭三年可以免稅,後三年半稅……”薑小白認真的聽著,這甬市方麵確實是有誠意的,這些條件確實不管那一條都算是優厚的了,而甬市基本上是能夠開出來的優惠的條件,能夠提供的便利,都提
供了。
這絕對是誠意十足。而且還不光是這樣,高主任說完以後,又圍繞產業園區裡邊的招商引資,希望給華海汽車的供應鏈提供一些保障,希望產業園裡邊配套的一些企業,都是能夠給
華海汽車提供配件的企業之類的。說實話,甬市這邊不光是有誠意,而且還非常的用心,在細節上可以說做的也是無微不至的,那種迫切的心情,薑小白也能夠感受到的,隻不過薑小白依舊沒有
當場就拍板答應下來。倒不是說薑小白抱著貨比三家的想法,而是魔都那邊的問題,薑小白還要等等魔都那邊最後的態度,才能夠做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