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院子,麥子將空間裡的樹枝竹竿還有棉被通通拿了出來。
把剩下的菽豆和栗米塞進了空間,還有兩袋菽豆放不下,隻能放在板車上。
兩人又去了鐵匠鋪,弄了口現成的銅鍋。
鍋體兩邊掛著耳朵,表麵依舊是粗糙彎曲的,大小也就一個半瓦罐這麼大。比大銅鍋便宜五吊錢,反正兩人拿個大的不好趕路。
麥子看著這銅鍋,想著這雞肉今天終於能吃了,得再去買點肉。
小草跟麥子一起商議了一下,決定用她們剩下的錢,用來買肉和鹽,再把針線那些用的東西一齊買了。
買完糧小草手上的錢隻剩下了600文,剛剛這鐵匠說這銀子的成色好又多給找了10文,麥子這才知道這個銀子還分成色。
小草更不知道了,畢竟她手上摸過的錢也就幾個銅板。
兩人從鐵匠這裡問到鹽商的位置,兩人又匆匆趕去鹽鋪。
這鹽商賣的鹽被稱為淮鹽,說是金朝最好的鹽,這鹽商專門從外地運回來的。
聽這個鹽商老板正在外麵跟一個老頭子交談,那老頭子身穿錦布,腳上踏著乾淨的棉鞋,花白的頭發更是梳的光滑,臉上的皺紋雖多,但人卻是精神舒坦,勁柏如鬆。
麥子看了一下,就沒有再關注了。看著鹽商手上專門用罐子裝的淮鹽,雖然是淡黃色的,但很細沒有雜質,反正她是買不起。
又將目光投向了鹽磚,挑了雜質最少的,顏色也沒那麼黑黃的幾塊出來。
這夥計就慢悠悠的走了過來,仰著頭不耐煩道:“一人隻能買一塊,選快點!”
麥子最終選了兩塊出來,這大金朝一向管製鹽的買賣。
兩人又去布店買了幾匹油布,等回去給板車安上去,既能遮擋彆人的眼目,晚上也能防蟲。
縣城裡隻有一家抓藥的藥鋪,隻有往南走,去陽城才有醫館,這縣城是陽城屬下最窮的薊縣,配置的官道驛站都是窮苦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