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譽來來回回打量著南流景, 口中嘖嘖稱奇:“你這個腦瓜子到底是怎麼長的,連這種好主意都能想得出來。”
聰明就算了。
主要是腦子也活泛。
對於梁光譽的誇獎,南流景坦然接受了。
因為昨天姚容隻是給南流景提供了一個思路, 現在這個具體方案是由南流景親自製定完善的。
“那就要繼續麻煩梁大人了。”
梁光譽哈哈一笑:“如果是這種麻煩, 那再多點都沒問題。”
他就喜歡這種有意思又能造福百姓的事情。
南流景微微一笑,意味深長道:“這可是梁大人你說的。”
梁光譽還沒意識到他到底給自己挖了多大的坑, 拍拍胸口,十分豪爽:“沒錯, 是我說的。”
聊完這件事情,梁光譽也沒忘了正事——指點南流景練武。
南流景跟著姚容學了很多東西, 但比起習武幾十年的梁光譽,他還有很多不足。
再加上梁光譽和姚容走的武功路子不同。姚容追求招式精妙,著重勢的培養, 梁光譽卻是大開大合, 有種沙場宿將之風。
所以南流景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
南流景對梁光譽滿意, 梁光譽對南流景自然更加滿意。
南流景不是他遇到的最有習武天賦的人,但一定是最有悟性的。他點出問題後,南流景總能很快理解並加以改正。
教導這種學生,實在是太有為人師者的成就感了啊。
試想一下, 現在有塊璞玉放在你的麵前, 你很確定, 隻要用心雕琢一番,這塊璞玉就必然會變成稀世奇珍,成為無價之寶。
你能忍住不去投入時間和精力嗎?
反正梁光譽忍不住。
一個時辰的授課結束後, 梁光譽還有些意猶未儘,不過他有職責在身,也不能在這裡待太長時間。
與南流景約好了明天上課的時間, 梁光譽先行離開。
忙完手頭的事務,他第一時間出宮,找到自家掌櫃。
掌櫃也是見識過大風大浪的人了,但當他聽完梁光譽說的那套營銷策略後,他的嘴巴就驚得沒有再合攏過。
“如何?”梁光譽得意洋洋。
他這副姿態讓掌櫃誤會了:“大人,這個方法是您想出來的?”
梁光譽無語:“當然不是。我像是能想出這種辦法的人嗎?”
額……掌櫃暗暗吐槽,這個法子不是他家大人想出來的,他家大人乾嘛要這麼得意啊。
梁光譽能不嘚瑟嗎!
他現在在教導三皇子武藝,四舍五入,他和三皇子也算是有些師徒情分在。
徒弟如此聰明,多給他這個做師父的長臉啊!
不過看著掌櫃的神情,梁光譽也知道自己表現得略有些過火,不符合他平日在下人麵前的威嚴形象。
他輕咳一聲,板起臉道:“行了,你退下吧。”
等掌櫃一走,梁光譽哼著小曲回到後院,找到正在算賬的梁夫人。
“夫君怎麼如此高興?”梁夫人笑問。
梁光譽一點兒也沒瞞著梁夫人,如倒豆子般將所有事情都說了。
梁夫人聽完之後笑了半天。
梁光譽被她笑得摸不著頭腦:“夫人在笑什麼。”
“夫君,三皇子殿下可還不是您徒弟呢。”
梁光譽:“……”
梁光譽臉色一垮,哀怨地盯著自家夫人。
梁夫人笑夠了,給梁光譽奉了一杯茶水賠罪:“我與夫君開玩笑呢,不過三皇子殿下真如殿下說的那般聰慧過人?”
梁光譽肯定道:“皓月之姿。”
“那四皇子呢?”
“熒熒之光。”
梁夫人懂了。
熒熒之光,豈可與皓月爭輝。
月亮一出來,誰還能注意到星星的存在呢。
“等著看吧。”梁光譽低頭抿了一口茶水,“不出一月,整個京城的風俗都要為之一變。”
為何需要一個月?
不是梁光譽小瞧了這個法子,而是因為他手底下的農莊還需要半個月時間,才能大批量生產出出黃金餅!
在梁光譽和梁夫人的有心推動下,黃金餅配茶的吃法在京城高官貴胄之間迅速流傳開來。
這些高官貴胄可是流行風向標,他們一動,觸覺敏銳的商人也開始動了起來。
這會兒沒有現成的黃金餅,一些商人乾脆跑到了村裡,給村民定金,讓村民摘柿子做黃金餅,到時做好了他們再來收購。
梁家的掌櫃早就核算過了成本,定下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收購價格。這個價格不算高,但利潤肯定是比單純賣柿子要賺得多很多。
這些商人給的收購價格會略比梁家商鋪高一兩文錢。
此時剛好秋收結束,老百姓都有了空閒,自然也樂得花功夫去製作黃金餅。有些比較機靈的村民,還在附近山上找野柿子樹。
老李頭就是這樣一個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在第一時間帶著自家兒子兒媳上山摘野柿子樹。等村裡其他人也想到這個法子匆匆忙忙上山時,老李頭一家人已經摘了幾竹筐的柿子下山了。
忙碌了好幾天,黃金餅終於做好了。
幾個孫子孫女圍在黃金餅旁邊,一個勁盯著黃金餅看,不時咽著口水。
彆說幾個孩子了,就連大人看著也十分眼饞。
老李頭大手一揮:“這東西新奇,以前從來沒聽說過,咱們拿出四個,先自己家嘗嘗味道。”
老李頭家裡有八口人,四個柿餅正好分成八份,一人能吃一半。
小孫女年紀小,一拿到黃金餅就忍不住塞嘴裡,下一刻,她抽了口氣,激動道:“爺爺,好甜啊。”
是很甜。
比蜂蜜甜,比飴糖甜,比點心甜……
比他們窮儘想象,能想到的所有甜食都要甜,令人回味無窮。
幾個孩子都舍不得吃太快。
窮人家的孩子很懂事,他們知道這些黃金餅是要拿去賣錢的,所以很自覺地沒提出什麼會讓大人為難的要求。
但他們那渴望的眼神,實在是太過明顯了。
老李頭拍了拍幾個孩子的頭:“今天嘗嘗味道就好了,等過年了爺爺再讓你們吃個過癮。”
大孫子眼睛刷一下亮了起來:“爺爺,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我們自家留十個黃金餅過年。”老李頭樂嗬嗬道,“那些貴人過年吃黃金餅,用黃金餅來祭祖,咱們也能跟他們一樣咯。”
與老李頭有一樣想法的村民不少。
那些糖果糕點,他們舍不得買。但黃金餅是自家做的,稍微留幾個來過年,總是舍得的。
生活太苦了,總是需要給自己和家人留一些盼頭。
甜蜜蜜的黃金餅就是這個盼頭。
這股“黃金餅”風潮,以極快速度席卷整個京都及周邊城鎮,甚至隨著商人的流動有向其它地方蔓延的趨勢。
這一次,不再隻是一個小小的長信宮。
整個京都都染上了柿餅甜膩的香味,漫天飛雪也衝不淡這股氣息。
***
梁光譽將今天的巡邏任務布置下去,算著時間差不多了,他避開人群走去長信宮。
南流景正在熱身,瞧見梁光譽走進來,笑著打了個招呼。
梁光譽等了好久,都沒等到南流景問他有關黃金餅的事情,隻能主動開口:“你就不好奇黃金餅的推廣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