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開始向全軍傳達指令。
接收指令的魏武卒,腳步放緩了一些,各自結隊,邁著整齊的步調,小跑起來。
哐哐、哐哐、哐哐。
魏武大軍從張義和李俚的麵前路過。
腳步的律動聲,鐵甲的摩擦聲清晰得落入兩人的耳中。
見到這樣的一支大軍,兩人腦海中都不約而同的浮現出“精銳”兩個字。
張義忽然開口說道:“上地守送來的名單我已經收到了,那些人我已經派人盯著了,後麵會上報給武王殿下發落。”
說完張義並未停留,迅速離開了此地。
兩軍交戰在即,他身為大司馬,手上的事情多如牛毛,不能在這耽擱太多時間。
李俚沒有多言,看著夕陽的餘暉一點點灑在這些魏武卒的鐵甲上,讓鐵片泛著金色的光芒。
直到這些光芒消失,所有魏武卒儘數歸營,他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三萬魏武卒進入晉陰城的消息,並沒有瞞過趙國李幕的斥候。
當天深夜,在河西城衙門落腳的李幕就收到了下麵斥候的彙報。
“晉陰城有魏國大軍?人數有多少?”
“由於天黑,人數無法具體盤點,但看他們升起的灶煙,應該不下三萬之數。”
聽到這個數字,李幕身邊的一些將領大笑道:“三萬?這點數字怕是不夠我們大軍塞牙縫的。”
李幕並沒有大意,追問道:“這大軍是哪一路軍隊,哪個將領所率,可有打聽清楚?”
“回稟將軍,從目前刺探到的情報來看,魏國東路軍並未有所行動,晉陰的那波大軍應該是武王來穎郡後組建半年的魏武卒,領軍之人是名為吳起的將領,此人是魏國禁軍出身,並無帶軍打仗的記錄。”
有趙國將領說道:“也就是說,這個吳起實際上就是個籍籍無名之輩了?”
“目前從刺探到的消息來看,正是如此。”
“哈哈哈,將軍,看來這穎郡魏國是要守不住了。我等偷襲的策略起了奇效。”
李幕並沒有如其他將領那般得意忘形,他陷入了沉思,片刻疑惑道:“之前的有刺探到東路大軍籌備了十六萬的兵馬,竟然沒有任何動作,隻讓一個王爺帶著私軍打前陣,他們到底有何謀劃?”
有人猜測道:“或許是趙國內部有了矛盾,彼此不合才會如此。”
李幕開口問道:“我方大軍都到齊了嗎?”
“第一批十八萬大軍差不多明天上午儘數趕到,第二批十二萬大軍則隨著浩然宗的長老們一同,預計後日可達。”
“兵家領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李幕沉吟著說道:“我等兵貴神速,需要在對方做好充足反應之前,一舉擊潰他們。否則三十萬大軍後勤壓力極大,要是與對方打消耗之戰,對我等極為不利。”
李幕抬頭說道:“傳我號令,明日五更造飯,天亮出兵,進攻晉陰城。”
“是!”
次日一早天剛蒙蒙亮。
武王府外就已經準備了一輛高大的馬車,車輪上鑲有金飾或刻有複雜的花紋,外觀裝飾華麗。
這輛馬車由駟馬拉乘,馬匹全部被染成了紅色,頗為奢華。
魏國諸多王侯在封地中基本都在王府中生活,除了一些特殊節日外極少外出。
像趙弘明這種主動趕往前線的王侯,極為少見。
自古以來,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高延士不得不嚴陣以待,將原來樸實無華的車架重新捯飭了一番,以符合趙弘明的身份。
武王府大門打開,趙弘明帶著一隊禁軍侍衛從王府中走了出來。
這些侍衛像是提前排練好的一般,一部分充當先導隊,負責開道;一部分則跟隨在馬車周圍;剩餘一部分則在車隊的後麵,充到後衛,確保整個隊伍的安全。
等這些侍衛確定好各自的職責和位置後,高延士命令仆從牽出一匹匹他們從大梁帶過來的駿馬,交給諸多禁衛。
趙弘明在高延士的服侍下,進入馬車坐好,命令道:“出發!”
“殿下有令,出發!”
“駕!”
馬匹嘶鳴,眾人迅速衝向晉陰。
……
“報!河西城的敵軍有變動。”
“報!敵軍現已經動身朝晉陰的方向進發,人數不下十萬。”
“報!敵軍已經離城三十裡外整頓。”
一天天軍情如雪片一般飄到了吳起的案前,他知道對麵的李幕在摸清他的大致底細之後,開始悍然發動了攻擊,絲毫不給他準備的機會。
既然趙國李幕的十幾萬大軍已經開始行動。
吳起便向全軍傳令道:“所有魏武卒,全副武裝,與敵軍大戰於野!”
三萬魏武卒迅速動員,開始朝著晉陰城外,一處荒野坡進發。
早在很久之前,吳起就看到穎郡輿圖,對於城外各個地形也都了然於胸。
晉陰城外以東有著大片的荒野,極適合兩軍衝殺。
隻有那個地形才能讓趙國的十幾萬大軍完全展開,發揮最大的威力。
作為久經沙場的李幕大將軍,不可能錯過這樣的位置。
事實上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的,吳起驅馬趕到荒野坡附近的時候,看到了遠處漫漫旌旗,在勁風中獵獵鼓舞。
趙國李幕就將大軍駐足在荒野破附近。
十幾萬大軍呈進攻的隊形,充滿了肅殺之氣。
相對於趙國的十幾萬大軍,他們三萬魏武卒實在是少得可憐。
但是麵對眼前這十幾萬趙國大軍,明明是第一次帶軍,他卻麵不改色,絲毫沒有懼意。
他驅馬率軍,麵上平靜無波:“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我吳起揚名,將從今日始!”
作者白天上班,寫作時間不多,加上每次寫完都要修好幾遍,所以一直寫不快,望大家見諒。
現在大戰開始,主角勢力要揚名立萬了,求個推薦和月票啦,感激不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