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2 / 2)

他又不像徐楊一樣,孤家寡人一個。

所以擺了擺手,又囑咐徐楊千萬要小心。

孟夏見她爸拒絕的如此乾脆利落,不由在心裡給她爸豎起了大拇指,人嘛,總得學會取舍。

天底下不能什麼好事都是你的。

徐楊沒再繼續勸,因為他知道林哥的性格說一不二,不過對於林哥沒阻撓他(賣東西)的舉動,他心裡挺感動也挺感激的。

並決定以後多往林哥家捎點東西。

*

晚上,孟夏裹著厚衣服湊到劉翠旁邊,說:“媽,這麼多材料,要不要讓爸幫你分擔一點?”

真不知道她媽的領導是怎麼想的,讓一個不怎麼識字的人去做校對、檢查的事情。

劉翠擺手,小聲對孟夏說:“你看你爸眉頭皺成那樣,咱彆去煩他。”可見,劉翠乾什麼事都要看一下孟林的臉色。

沒辦法,這是她長期寄人籬下養成的習慣,結婚這麼多年來也沒改正。

孟夏歪腦袋看了她爸一眼,果然緊皺眉頭。

孟林正在思考理論與實踐怎麼融合的問題。

他列出來一個提綱,分彆是知融合,會融合,善融合。

首先,認識上要到位,知道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這回事兒,其次,做法上要到位,就是會融合和善融合。

先會,後善。邏輯上層層遞進。

而且,這裡有一個工作方法的區彆,而孟林恰恰不擅長這方麵。

他一個車間工人,乾的技術方麵的活,哪有機會學習什麼工作方法,跟彆說提高了,所以工作方法是他的短板。

孟林盯著“會融合”和“善融合”六個字,看了五六分鐘,最後想出來一個主意。

找載體。

以他為例,他知道了群眾力量重要性這一理論,之後運用到了工作中並產生了較大的效果,而載體是就他會上的發言和會後幫人寫稿子。

那這個發言和寫稿子是不是“深入群眾”的工作方法呢?

顯然,是的。

把這個關係捋順後,孟林的思路打開了。

他又以趙三柱為例,思考到,對方是在維修設備和機器中融合的,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問題,這叫具體維修問題具體分析。

不過孟林的工作方法啊還是太粗糙。

當然了,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他今天能寫出知融合,會融合和善融合三個詞就很不錯了。

孟林想清楚之後,立馬動筆寫稿子。

他寫稿子有個習慣,先思考後寫,寫的過程中不停頓,從頭寫到尾,但這樣寫作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就是情感色彩強烈。

孟林花了十五分鐘寫完了,寫完之後,他通讀了一遍,點了點頭。

真不愧是他寫的。

自戀完了,孟林把稿子丟在抽屜裡。

這個方法是他從嚴副主任那裡學來的,概括為三個字,叫“放一放”。

把稿子放一放是為了讓自己腦子靜一靜。

他寫完後,去看劉翠孟夏母女倆。

“還沒弄完?”他站起來舒展了一下胳膊,問劉翠,“誰給你布置的任務,心裡太沒數了。”

劉翠停下翻字典的手,回答道:“是高嬸,她忙著她閨女插隊的事情,就把這活兒給我了。”

孟林一想:“高嬸子的閨女?她可有仨閨女。”

說完之後,他又分析,肯定是老二——二閨女,因為隻有不親的才會被送去下鄉。

現在可不是六十年代末了,大家都不積極往農村跑了,而是想法設法回城。

不過說起老二,他想到了自己也是“老二”,於是內心幽怨了一句,老二就是沒人疼沒人愛。

孟夏插嘴問:“媽,高嬸什麼時候讓你交?”

劉翠笑了笑:“閨女,你可不能叫她高嬸。”輩分不對。

孟夏眨了眨眼睛。

劉翠接著回答道:“大休後給她,不過我也沒打算弄完。”而且理由十分充分。

孟夏立馬明白了她媽的打算,這是讓高嬸子,呃,高奶奶以後不敢給她媽布置太多任務啊。

劉翠合上字典,讓孟夏去睡覺。

孟夏嘟嘴:“明天不上學。”

孟林發揮父親的職能:“閨女,不上學也得早睡,明天一早我們還得去百貨大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