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熬湯 我有豐富的掃盲經驗!(1 / 2)

天氣冷, 易風寒,他們帶來的藥也不夠全城人用,盧栩和顏君齊想到的最簡單的辦法, 便是靠吃驅寒。

方法是現成的, 三嬸每年都在觀陽碼頭賣羊湯, 深受碼頭腳夫和苦力們的喜歡。

觀陽羊貴, 可北庭縣就是羊的原產地, 熬湯用骨頭就行, 人多就多加水, 使勁熬, 根本不花多少錢。

盧栩帶回來一大堆, 熬湯夠全城人喝個兩三天。有熱湯,柴薪不足的家裡,至少能將冷掉的餅子泡進熱湯裡吃一吃。

盧栩覺得自己是個天才, 端了一盆湯端進後院, 給一同吃飯的顏君齊和兩位縣令及家眷盛湯, 邊盛邊求誇誇。

兩名縣令看著自家泡餅子喝湯, 小腳丫都在椅子下蕩來蕩去的小孫子、小孫女,滿心感慨。

他們想起昨日盧栩關於吃的說法, 此時才深深的認同。

吃飽, 才能讓人升起希望。

他們鎮安縣,自從建城起,從來沒有哪天像今天這般熱鬨過。

鎮安縣令站起身, 朝還在和顏君齊笑鬨求誇誇的盧栩拱手行禮, “張某代鎮安縣百姓,謝謝盧小兄弟的義舉。”

盧栩嚇一跳,連忙閃到一邊:“不不不, 張大人你快坐,快坐。”

張縣令搖頭,“張某自以為已為鎮安百姓竭儘全力,今日見盧小兄弟和顏大人,方知張某不過是一葉遮目,智、勇皆不如二位小兄弟。”

鎮北的趙縣令也起身道:“確實如此,趙某在鎮北三年,從沒想到過有如此簡便之法應對西北的苦寒,隻想將百姓與蠻人隔開,卻從沒想過身為一方縣令,去孤身闖敵營。”

盧栩臉和耳朵都紅透了:“不不不,我也不敢,我帶了好些人才敢去的。”

去之前還和君齊打聽過,知道那是附近最小的蠻人部落。

盧栩連忙把桌上的辣椒往前麵遞,努力把話題繞開:“這辣椒油特彆香,是我自己炒的,快嘗嘗。”

可兩名縣令依舊沉浸在盧栩帶給他們的衝擊中,甚至反思起了這幾年所作所為的保守。

盧栩越聽越心虛,他平日不怎麼要臉,對熟人尤其的不要臉,可被人這麼正經的誇,卻渾身都不自在。

盧栩將辣椒油瓶子往桌上一放,“你們吃!我去把盧舟換來!”

說罷他落荒而逃,剛剛跑出去就聽到屋內小孩全在笑。

盧栩疾步往外走,差點兒被台階上的冰滑一跤。

盧栩衝到衙門外,盧舟還坐在火邊登記誰領了湯,欠衙門多少日工錢。

百姓大多隻知道自己叫什麼,根本不知道字怎麼寫,時常發生不知道自己名字到底該是什麼的情況。

盧栩到時,正有一戶暈乎的人家和盧舟在猜自己到底姓柳還是劉。

盧栩見過離譜的,比如他自己,其實盧家村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哪個“栩”,他自己這麼寫,就這麼算了。

但連自己姓都能搞懵的,他還是頭一次見。

盧舟:“你家可有族譜?”

憨憨搖頭,“我們家從前就是逃荒過去的,村裡就我們一戶人家姓這個,哪還有族譜?”

盧舟:“那你家祖上過世後墓碑是怎麼刻的?”

憨憨再搖頭:“哪有墓碑,我家墳地都在田邊,往樹下一埋。”

他家人也道:“是呀,祖上四五輩也沒一個識字的。”

盧舟記不下去了。

盧栩過來,問道:“那你家田邊可是柳樹?”

對方搖搖頭:“是棵大榆樹。”

盧栩:“既然你家與樹有緣,不然就先記作柳樹的柳,若是將來找到族譜或是知道其他親人的信息,發現是劉,再來縣衙,我們幫你改過來。”

那家人糾結了一會兒,還是點頭道:“那便聽大人的,就這麼記吧。”

盧舟寫上他的姓名,還有住址,在紙片上寫上編號交給他,讓他過去領湯。

“下次拿著這個,就不用重新登記你姓名和住址啦。”

“哦!謝謝大人,謝謝。”他們一家人朝盧舟和盧栩鞠了個躬,歡歡喜喜去排隊領湯。

見盧舟還盯著那家人,神情憂慮,盧栩拍拍他肩膀,“我登記一會兒,你進去吃飯吧。”

盧舟搖搖頭:“我吃過啦。”

盧栩:“你什麼時候吃的?”

盧舟指指正舀湯的夥夫,“方大哥給我盛的。”

他笑了笑低聲道:“還給我舀肉了。”

方夥夫見盧舟、盧栩往他那兒看,朗聲道:“放心吧盧頭,餓著誰也不能餓著小少爺。”

盧舟靦腆搖頭:“我不是小少爺。”

兩個夥夫嘿嘿直笑,該喊照樣喊。

昨天他們還對盧栩不以為然,覺得他是個沒吃過苦沒挨過餓的公子哥,今天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盧栩說吃肉,就真弄來肉了呀!

是他們有眼無珠,是他們以年齡取人,以後盧栩就是他們的頭,盧栩的弟弟就是他們大夥兒的小少爺。

發到天黑,盧栩叫夥夫將鍋底的肉和骨頭撈出來,派官差去給今天顏君齊、盧舟拜訪的窮苦人家和有病人的人家送去。

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人家。

盧舟還記得路,主動請纓帶路。

小巷不比街上,街上走的人多,蹚出了一條路,小巷中積雪未化,晚上天寒,將新下的雪也凍成了冰,一不小心就會摔跤。

盧栩和盧舟並排走,相互攙扶小心摔倒。

那些得了肉的人家,感恩戴德要給盧栩、盧舟磕頭,他們倆趕緊阻攔了。

盧栩:“明日衙門還熬湯,家中不必煮湯,到衙門去喝便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