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王妃入京了(2 / 2)

他湊近道:“太子倒了,大夥兒都盯著。我不想被劃到泰王陣營,也不打算得罪泰王或是讓皇上不滿。為了燕安,為了你爹的立場,與其去跟泰王劃清界限,我還不如與諸位皇子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交往。

所以,我借著府上大裝,請興王用他畫師的眼光幫著給出些建造和裝點上的建議。興王很喜歡王府的古樸,所以他想法不少,便去了幾趟。

其實不止如此,十皇子那裡的一場邀約我也應下了。我對所有皇子一視同仁,我是中立的,不會站隊,皇上看在眼裡,你和你爹也都放心。”

這廝笑開顏:“我打算就這兩日便宣布痊愈,隨後我便可以跟你爹學武了。你爹平日裡忙碌,為免他舟車勞頓,以後我每日去你家學武如何?”

榮安狠狠瞪眼,“你還是多陪你娘吧!”

“那這樣,我帶著你,和咱們的兩個娘,每日吃香喝辣,四處遊山玩水如何?一來解你相思之苦,二來讓你不用拘在家中苦哈哈,三來麼,拉近兩家距離,培養一番感情,製造些相互回憶,你覺得如何?”

“再說吧。”相思就罷了,出去玩樂倒是不錯。可……就是不知王妃好不好相處。

燕安民風相對彪悍,王妃在那裡獨當一麵,絕對是個有能力有魄力的厲害人。自己能擺平嗎?榮安忍不住一聲長歎,引得朱承熠大笑。

“放心!我娘一向愛屋及烏!”

一番等待後,榮安終於見到了自己的準婆婆,晚了足足半個時辰……

燕安王妃入京,在街道引發了擁堵。

倒不是王妃的排場大,也不是皇室相迎的聲勢大,主要是一來虞榮安正在議論的風口浪尖,另外則是那王妃豪爽,也不坐在車中,而是大大方方,英姿颯爽騎馬而來。

如此,所有人都想瞧瞧那駐守邊關的王妃,善主榮安的準婆婆究竟是什麼模樣。

高頭大馬上的女子眼神堅毅,神采奕奕,沒有一點架子與百姓打招呼,讓人一看便心生了好感。

“曾帶兵打過韃子的女英雄王妃果然不凡”,這樣的言辭在人群裡傳開,好奇之人越來越多,倒是剛剛好,與榮安剛豎立起來的大好口碑相互成全,幫著燕安的口碑在京中也更進了一步……

心慌焦躁了好幾日的榮安,在見到王妃一臉真誠隨和的笑後,一顆忐忑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王妃眼裡全是喜愛,拉著榮安輕聲細語問了不少話。

那眼神沒有一點看輕,溫和善意歡喜之中還有感激和信任。

相見沒一會兒,王妃便很直白地當著所有人麵表態:“我很喜歡榮安。這個兒媳,我很滿意。”

她給的見麵禮,是一對燕安一脈傳承近百年的鐲子。

這是完全的認可。

對此,皇帝很高興。

總算,也不枉費他近日對榮安的一番抬舉。

王妃也有好消息帶來:在皇上下令將大規模支持燕安清虜後,對韃子已產生了一定震懾,今秋韃子的行動明顯減少,如此便給了燕安布防和設計火器足夠的時間。燕安會爭取在嚴冬到來之前將韃子再往北趕上幾十公裡……

他們有信心在明春時,給予韃子們最沉痛的打擊……

皇帝聞言自然高興,對燕安好一番鼓勵和褒讚。

整場宴席圍繞的都是朱承熠與榮安的婚事。

王妃對朝廷定下的所有日子和安排全都沒有意見,更是主動表示,唯一的兒子娶媳婦絕不草率,這次她既親自前來,便定要將三書六禮全都走一遍,儘力不給孩子們留遺憾。

皇帝對王妃的積極表態很滿意。

而葛氏更是開心。

女兒這“遠嫁”還“高嫁”,一直讓她心頭吊著一口氣,此刻男方鄭重,對女兒寬和,還考慮周到,甚至連已經跳過和完成的流程都願意再按傳統走一遍,她心頭最後的那點遺憾都隻覺在這一瞬消失了。

她覺得,女兒這婚事圓滿了。若不是有孕在身,她願意連乾三杯敬王妃。

而王妃是個爽快人,挨著葛氏坐,主動拿酒與葛氏的甜茶相碰,與葛氏談論著婚嫁上的種種。

葛氏早年在邊關長大,與王妃很有共同語言。幾杯酒的功夫,兩人關係便近了不少。兩個孩子又都各有各的不易,兩人更有幾分惺惺相惜的默契。

王妃一晃二十多年沒回京,很想念許多吃食。

葛氏立馬回應:若王妃不嫌棄,不如這兩日便前往將軍府赴菊宴。

王妃欣然應允。

葛氏更表態願意帶王妃在京城各處走走,感受京城大好秋色和風土人情。

皇帝大方了起來,豪爽直言不管吃喝玩樂,王妃在京所有開銷由皇室負責。

王妃謝恩,當然主要謝的,是皇上為兒子尋到如此良緣。她代表了燕安王連乾三杯相敬。

皇帝酒一多,想起了年輕時候與燕安王也曾有策馬作伴的日子,感情上來,也是三杯見底。家常往昔聊起來,這些年與燕安的隔閡也似一下消失。

陪坐的皇子們也紛紛表態,燕安百年如一日保家衛國,抗擊強虜,是大周的光榮,是朝廷和百姓之福……

又是幾輪酒後,皇帝有些多了。

聽到王妃和葛氏正討論三書六禮,正為第一禮納彩,即媒人提親中媒人人選而頭疼時,酒多的皇帝一興奮,竟是主動請纓。

“要說他二人媒人,除了朕,還有誰?他二人七夕便是朕一力撮合,為了給他二人賜婚,朕大費周章。”還拒絕了原本對虞榮安誌在必得的皇後和太子。“雖一波三折,但細細論之,七夕便是二人定情之日不為過。媒人之選舍我其誰!”

皇帝要做媒人,那自然大好。

王妃打鐵趁熱,直言距離大婚才一個多月,納彩是第一禮,最好這幾日便完成了。

皇帝應了,直接招來了欽天監監正,看了日子,決定三天後親自前往將軍府提親。

虞博鴻也樂了,好大的恩寵。在他記憶裡,皇帝這是第一次給人做媒。而且還是皇帝主動表態,真是活久見。

納彩之後的兩禮是問名和納吉。這些欽天監早已做過,所以隻需走形式,倒是簡單。

但皇帝既然擔下了媒人之責,自然意味著之後的每一步都將有皇帝參與,無疑,此番大婚已基本定下了轟動京城的效應。

榮安聽著自己的大婚被安排得聲勢浩大,明明白白,有些怕麻煩,又有些興奮。她清楚,此刻皇帝給的榮耀越多,對燕安來說便越安全。以後的自己,再沒法低調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Tip:收藏+分享我家皇後又作妖,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