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25 章 時間過得很……(1 / 2)

時間過得很快, 三年困難時期在人們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就來了,轉眼就到了一九六一年!

這三年裡,每月的糧食定量越來越少, 鋼鐵廠雖然作為省城的第一國營大廠, 但這三年日子也過得很是艱難。

為了喂飽工人的肚子, 文廠長從去年也就是六零年年初開始, 就已經組織廠裡的人手去開荒種地養豬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廠裡的食堂才勉強開得下去, 偶爾還能給工人們加個餐。

隻是就算文廠長已經“開源”了,但是在大形勢下,到底還是杯水車薪, 廠裡有四五成的工人已經餓出浮腫了。

但就是這樣,鋼鐵廠的形勢也比很多國營工廠的形勢好得多, 至少還沒有停工, 工人還能吃個半飽。而相比之下很多小工廠都開始停產了, 沒辦法, 工人吃不飽, 乾活壓根就沒力氣,能不在工作的時候餓暈過去就是好事了。

喬秋生之前每月的定量是四十五斤的,而到了現在,也縮減成了三十二斤了,但他已經算是待遇好的了,居民口糧加上作為工人的工種糧達到這個數,比起普通居民一個月二十五斤的定量已經高了不少了!

而且他還因為兼任安裝工的職責,還為廠裡帶徒弟,之前文廠長給每月多補貼了三十斤糧食, 就算到了現在的困難時期,也一點沒有縮減。這麼一來,他每月的糧食定量就有六十二斤了。

而喬和平跟喬秋生這個當爸的一樣,居民口糧加上工人的工種糧,每月也有三十斤的定量。

但比起父子倆來說,喬竹芳和何英英婆媳倆的糧食定量就少了許多了,每月隻有二十五斤!她們倆一個街道辦事員,一個鋼鐵廠後勤采購,都屬於“文職”,並沒有一線工人的“工種糧”補貼,至於喬嘉嘉這個六歲的小孩,每個月的口糧就隻有十一斤而已。

而這麼算下來,不加喬嘉嘉這個小孩,一家人四個大人一個月加起來的糧食也隻有一百四十二斤。

這個數字聽起來還可以,但是攤開來算,每人每天的口糧也隻有一點二斤,也就是十二兩!

每天十二兩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六百克糧食而已,一天三頓飯,每頓飯隻能吃二百克,這二百克還包括了粗糧比如紅薯、玉米、高粱,吃碗白米飯都是奢侈!

這樣的份量連姑娘家都吃不飽呢,更何況是每天要乾活的工人!

可是喬家每人每頓二百克的口糧,還是因為有了喬秋生每月三十斤的額外補貼才這麼高的,要不然一頓就隻能吃一百五十克了!而要是家裡人沒有一線工人的工種糧補貼,這一頓飯的定量就更少了!

吃得少還從事重體力勞動,也不怪很多工人都餓出了浮腫。

喬家的情況倒是好不少,他們最開始就囤了不少糧食,後麵又陸陸續續收了零散的幾百斤來,現在每月家裡還能有額外八十多斤的口糧,再加上原本的一百四十二斤的定量,足夠一家人吃飽喝好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比起周圍普遍臉上餓出了浮腫的人們,喬家人算得上是難得的麵色紅潤了,一看吃得就不錯,這個也沒法掩飾,比較吃得好跟吃不好差彆實在太大了!

而喬家人也沒想著掩飾,難不成有糧食還得故意餓著自己不成?他們用的理由是家裡親戚是鄉下的,那邊遭災比較輕,還有點餘力支援他們這城裡的親人。

正好他們家之前囤的糧食大半都在鄉下老宅那邊,何成文、何成梁兩兄弟每次回鄉下的時候,會幫忙帶一部分送到喬家這邊來,而在周圍鄰居眼裡,這些就是鄉下親戚支援喬家的口糧了,於是對於喬家有這麼一門給力的鄉下親戚紛紛羨慕極了。

這年頭誰手上有糧食誰就更受巴結,糧食已經成為硬通貨了,黑市裡一斤大米都已經到了三塊錢一斤了!是的,不是三毛,而是三塊,比前幾年翻了三十倍!

喬家每天吃得那麼好,也不是沒人上門借糧的,但是都被喬秋生給拒絕了!借糧的口子是絕對不能開的,升米恩鬥米仇,尤其還是在這兩年的當口裡,要是借了一家,其他家還借不借呢?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擺明車馬,不管誰來都不借!

而因為這樣,這兩年喬家人跟筒子樓裡的鄰居關係冷淡了許多,畢竟在你餓得麵黃肌瘦的時候,鄰居日子過得那麼好,心裡很難會好受,關係日漸冷淡是多麼正常的事情。

不過喬家人不在意,隻要自己家可以吃飽就行,這兩年有善心的都去喝西北風了,還是填飽肚子最重要。

捕獸夾現在是每天晚上都放著,萬一真的又有鋌而走險的呢?總是要防著一手的。

“姑姑,姑父,我們來啦!”何成文把綁在自行車大杠上的一麻袋的糧食扛起來,何成文把自行車停好上去敲門。

“快進來坐!”喬和平沒兩秒就聞聲過來開了門,從侄子手裡接過那一麻袋的糧食放在肩上抗進了廚房。

而何英英趕緊去給兩個侄子倒水,一路把糧食從鄉下帶過來也不是個輕鬆活,兩大袋糧食呢,他們家的一份,兩兄弟自己的一份。

喬秋生把糧食送到廚房放好出來道:“這次的糧食怎麼多了不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