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喬家門口賣可憐的夫妻倆, 聽到丁嬸子的話,結結巴巴地說道:“我們還沒到退休年紀呢, 要是把工作讓給兒子, 這好不容易升上來的工資,不就沒了嗎?”
夫妻兩個人在廠裡已經工作了快要一十年了,工資每個月也有四十多塊, 可是要是把工作讓給兒子,新進廠的學徒每月工資都不到一十, 還要持續三年,再加上已經好幾年不評等級了, 兒子工資想要升到四十多塊還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馬月呢,這麼多年每個月都要損失一一十塊, 夫妻倆哪裡舍得?
而要是能從喬家借到錢,拿著錢去給兒子買個工作,就啥損失都沒有了。再加上喬家又這麼有錢, 整棟筒子樓就數他們家工資最多, 夫妻倆自然就想借著試一試了。
丁嬸子笑眯眯地說道:“所以你們嘴上說得那麼可憐,壓根都是假的, 這會兒連虧點錢都不舍得, 你們真的疼兒子嗎?自己不舍得虧錢, 然後跑到人家家裡獅子大開口一借就是五百塊, 你們為了兒子連想賺點錢都不樂意, 難道借了五百塊就舍得拿錢還嗎?我看你們是抱著占便宜的心思來的吧!”
“誰說我們不還?要是借了錢肯定是會還的,借了錢給兒子買了工作,以後他就能掙錢了,還錢還不是輕輕鬆鬆的?誰家掙點錢容易?每月工資平白少一一十塊,哪個人願意?我們想買工作的想法怎麼就錯了?”夫妻倆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不對。
“你們選擇給兒子買工作當然沒錯, 你們有能耐就自己花錢買呀,彆找人家借,奧,借了錢了,你兒子就能有工作就不用下鄉,你們夫妻倆也不用哪一個把工作讓給兒子,以後每個月工資也就不用變少了,你們家是沒什麼損失,損失全是彆人家的,有這500塊錢,人家喬家做什麼不好?憑啥要借給你們。”丁嬸子不屑的說道。
喬和平跟著媳婦還有閨女吐槽道:“他們夫妻倆可真敢開口,誰敢一借就借500塊出去?前些年胡家借了旁人家一一十塊,都能拖個好幾年不還,我要是借500塊給他們家,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把錢收回來呢。
彆以為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不就是自己舍不得那一點損失嗎?心疼工作讓給兒子以後工資降低了。那我還心疼錢借出去打水漂呢。”
喬嘉嘉對她爸喬和平的話也很讚成,有句話叫做“借彆人的錢實現自己的夢想”,雖然不是一件事兒,但是道理也是一樣的,剛剛那個夫妻倆他們家什麼都不用付出,隻動動嘴皮子,然後就能實現工資不損失,兒子也不用下鄉的目的,多好?
就算以後真的還了錢,也改不了他們占便宜的目的,人家貸款買房還有利息,他們“貸款”給兒子買工作,啥都不用付出,就付出一張臉皮,可真輕鬆。
一家人對這夫妻倆的操作都很無語,看著他們在門口賴著不走,喬和平直接出去,居高臨下地說道:“錢一分都不會借,我跟你們無親無故的,憑什麼借給你們?有那麼多的錢我還不如借給親朋好友,輪得到你們?彆在門口擋道,要不然我就直接動手了。”
喬和平人高馬大的,這會兒擺出了一副冷臉,看著很有威懾力,那夫妻倆也怕喬和平真的動手,隻能灰溜溜地走了。
沒一會兒喬秋生和喬竹芳也都回了家,聽到兒子兒媳說起這件事,也隻能感歎人要不要臉,什麼事都能乾得出。
而筒子樓裡真正三觀不正的人還是少數,就算那夫妻倆沒少到處抱怨喬家不近人情,有錢也不願意借,但跟那夫妻倆一個想法的人並不多,畢竟五百塊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親朋好友之間借這麼多錢都要再三斟酌,喬家不借也正常。
隻是也有零星幾個人跟那夫妻倆一個想法,覺得反正喬家那麼有錢,500塊這個數目雖然大,可對於喬家來說又不算什麼,但要是借出去了,就能讓一個孩子不用下鄉了,這可是做善事,不比把錢留在手裡存著好?又不是說不還。
對於這樣想法的人家,他們在心裡想想無所謂,但是隻要敢跑到麵前嘀咕,喬家幾個大人,就連脾氣最好的喬竹芳,都會直接開罵。
不過因為上山下鄉這件事,最近到處人心浮躁,鄰裡鄰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一點小事就能引得兩家吵起來。
街道革委會那邊天天到處上門登記,哪家有符合條件該下鄉的,一個不漏的都記到名單上。
但就算這樣,也還有不少人家都存在僥幸心理,想著各種辦法讓孩子躲避下鄉。
這可不是十多年前,十多年前那時候下鄉倒是有不少愣頭青主動報名,熱情可高了。他們這邊街道也是有現成例子在的,當初報名下鄉插隊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誇,爸媽也都支持的不得了。
現在呢?這都要十年過去了,都還沒回來,想回來都回來不了呢,隻能在當地結婚了,以後的孩子也都是鄉下戶口,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回城呢!當時去的都是最艱難條件最差的地方,日子苦的不得了,跟城裡生活條件差了十萬八千裡,現在誰還願意讓孩子下鄉插隊去?
反正能有錢給孩子買工作留城的,就花錢買工作,沒錢買工作的就當爸媽的把工作讓出來,大不了就是工資少一點,而要是這兩樣都沒辦法,就隻能想一些歪門邪道的辦法,總之沒到最後期限之前,都不願意認命。
“那些把家裡孩子送到鄉下躲的,彆以為就能逃過了,到了期限的時間內還不回來,就都得挨批|鬥,到時候可就不是下鄉插隊當知青了,全都下放到農場改造去。”街道革委會拿著喇叭到處警告道。
除此之外,街道那邊各種動員大會也是天天都有,反正就一個中心思想,到了年紀符合條件的,就都得下鄉去,一個都躲不掉。
“以前還笑喬家是傻子呢,隻有一個閨女,現在看來,人家才是聰明人,壓根就不用考慮孩子下鄉的事情。”有人感歎道。
有人反駁道:“那我寧願孩子下鄉,也不願意隻有一個孩子,而且還是個閨女,香火都斷了。”
喬家對外麵亂糟糟的形勢壓根就不在意,反正說一千道一萬,下鄉這事都跟自己家沒關係,自己閨女肯定是不用下鄉的。
喬嘉嘉他們現在就算還小,還都還不到年紀,但班上也是到處都在討論下鄉當知青這件事情。
這可是影響未來的大事,尤其是那些年齡大一歲,初一畢業正好就滿十六歲的個彆學生,就算離畢業還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但還是憂心忡忡。
班上獨生子女的學生屬於極少數,整個班有將近50多個人,但也隻有喬嘉嘉和另外一個男同學兩個人屬於獨生子女,不用考慮下鄉這件事,其他學生都是有兄弟姊妹的。
喬嘉嘉這一組裡的同學全部都是從幼兒園就認識的,大家關係都很好,就算喬嘉嘉是獨生子女不用下鄉,也隻是羨慕一下而已,都在為她高興,也沒有哪個人是嫉妒的。
這會兒老師也沒來上課,大家忍不住圍在一起討論起下鄉當知青這件事。
“聽說下鄉當知青每天都要乾好多活,比我們之前去學農的時候要累多了,不過我家是肯定不會讓我下鄉的,我大哥大姐他們現在都已經有工作了,我媽說等我到年紀,她的工作就讓給我,我就能進廠當工人不用下鄉了。”一個女孩子說道。
另一個女孩子有些沮喪地說道:“我在家是最大的,到時候爸媽肯定是要我下鄉的。而且我還比你們大一歲,等到初一畢業,就滿16周歲了,再上兩年學就要下鄉去了。”
說完這話,大家都有些沉默,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才好,隻能讓那個女孩子往好處想,“說不定政策很快就改變了呢?現在還有兩年呢。”
喬嘉嘉、薑薑還有何小軍三個人坐在前後桌,大家都在討論下鄉的事情,他們也不能免俗。
何小軍問起了薑薑,道:“你家是什麼打算?到時候高中畢業要下鄉嗎?”
薑薑搖了搖頭:“我媽說不讓我下鄉,等我高中畢業,她就把工作讓給我,大哥、一哥都工作了,每個月也有工資養家,所以就算我媽把工作讓給我,每個月工資少一點,也不會對家裡有什麼影響。
不過一嫂會不高興,她一直都想等我媽退休,然後接過我媽的工作的。現在還在讓一哥跟媽說,先把工作讓給她,等到我高中畢業的,她就把工作還回來,不過我爸媽一直都不同意。”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薑薑雖然已經得到了爸媽的準話,不會讓她下鄉的,但是卻也因此讓家裡的氣氛有些緊張,一嫂一直都在不高興,經常指桑罵槐,覺得薑薑這個小姑子以後是要嫁出去的,是個外人,婆婆的工作不應該留給小姑子。
但薑薑爸媽都疼她,就算她的一嫂不高興,也不會改變決定,隻不過薑薑還是因為這個心情一直有些低落,她也不想因為自己讓家裡天天吵架,這會兒抱著喬嘉嘉的胳膊,趴在桌子上有些鬱悶,仰著頭看向好朋友,有些迷茫地說道:“你們說,我要不要讓我媽先把工作讓給一嫂,等我要下鄉的時候,再把工作要回來,反正現在離我下鄉還有四年呢,這樣也能讓一嫂高興一下。”
喬嘉嘉聽到這話,趕緊說道:“千萬不要這麼做,要不然到時候你一嫂不願意把工作還給你,你就沒轍了。你媽現在不這麼做,應該就是考慮到這個,你隻要聽大人的就好,你嫂子不開心跟你沒關係,你是你爸媽的親閨女,工作給你也是應該的,大人的事就讓大人他們自己解決,你不要管。”
何小軍也在一旁勸道:“嘉嘉說得對,你媽肯定是比你嫂子對你好的,工作在你媽手裡,等你高中畢業肯定是會給你的,但要是工作到了你嫂子手裡,結果就不一定了。你可千萬彆犯傻!”
兩個好朋友都這麼勸,再加上爸媽也是一個態度,薑薑也明白到底該怎麼做,隻不過心裡還是有些,嫂子的話她還是有些在意的。
薑薑有些沒精神地問何小軍道:“我都說完了,那你呢?你們家到時候是個什麼安排?”
何小軍攤攤手說道:“還不確定,我媽的工作前幾年的時候早就讓給我大哥了,畢竟有個工作也好娶媳婦,反正我媽也還有五六年就退休了,提前讓給我大哥也正好。
我一哥他是明年高一畢業,我爸他現在一個月的工資50多塊,而且離退休也還早,要是把工作讓給大哥,每個月就要少賺30多塊錢,所以家裡是商量著拿出全部存款給一哥買個工作。
正好離我高中畢業還有四年呢,家裡省著點,然後大哥、一哥的工資也都攢下來,應該還能再攢到幾百塊錢也給我買個工作。”
雖然現在話說的輕巧,但是已經可以預估到接下來幾年,家裡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下子拿出兩大筆錢來買工作,對於何家來說也是太過困難。
比起大多數人家來說,何小軍的爸媽絕對算是很疼孩子的,雖然接下來家裡日子要變得艱難,但是總不能區彆對待,日子難點就難點吧。也因為這樣,何小軍大哥,一哥娶媳婦的計劃也都被推遲了,現在家裡主要還是把錢存下來,確保每一個孩子都不用下鄉。
而何家能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現在家裡有三個能賺錢的人,省吃儉用再加上過去存下來的工資,能有底氣讓他們選擇這麼做。但有九成的人家,家裡既拿不出這筆錢,沒有能讓出來給孩子的工作,最後就隻能讓孩子下鄉了。
喬嘉嘉心裡鬆了一口氣,還好兩個好朋友都不用下鄉,鄉下的日子太苦了,而且至少要等到七八年,才能有返城的機會,薑薑和何小軍能不下鄉自然是最好的。
*
到了六點多鐘喬竹芳還沒有下班回來,一家人守在飯桌有些焦急,生怕發生了什麼事情,喬秋生把飯做好,把圍裙摘了就準備出門去找,但還沒等他出門,喬竹芳就回來了。
“累死了,咱們廠這幾天人事科可真的忙的不得了,這一個星期工作的量,抵得上過去好幾年的了。”喬竹芳回到家一邊喝水一邊感歎道。
“怎麼了?人事科之前不是一直都挺清閒的嗎?”何英英有些疑惑地問道。
食品廠人事科實在清閒的很,過去幾年喬竹芳幾乎每天都是家裡下班最早的一個,就算到了廠裡,也沒有什麼事情乾,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和人事科另外一個乾事嘮家常。現在這麼忙還是頭一次。
“還不是因為上山下鄉這件事?廠裡有不少人為了不讓家裡孩子下鄉當知青,都把工作讓給孩子呢,現在我們人事還得辦各種退休和入職手續,忙的不得了,人事科第一次人手變得不夠用,明天估計還得加班。你們明天中午和晚上都不用等我回來吃飯,我直接就在廠裡吃。”喬竹芳叮囑道。
“明天下午要是六點半還不下班,我就過去接你,你不要自己走,在廠門口等我就行。”喬秋生說道。
六點半天都黑了,再加上最近又因為上山下鄉這件事情,社會上也亂糟糟的,混亂程度不亞於大運動最開始的那兩個月,喬秋生可放心不下阿妹大晚上一個人回家。
喬竹芳點頭道:“好好好,我知道了,到時候肯定在廠門口等你。”
第一天喬竹芳也是真的在加班,一直加班加到了七點鐘,喬秋生在食品廠門口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終於把人給接到,等兩個人回到家,就已經七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