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李瑁與楊玉環 第一個直播視頻:九天玄……(2 / 2)

“皇後娘娘所言甚是,還望陛下莫要太過傷心。”

“陛下還得保重龍體,千萬不要因此而傷心過度。”

“這種事情大家都不想的,但有神女預警,自然也是可以改變,所以陛下你真的不用……悲傷落淚?”

“……”

尉遲敬德的話讓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抬頭看站在前麵的陛下,果然就看到陛下默默流淚的悲傷神色。

各位臣子:“!!!”

雖然有點驚訝,但陛下這個反應還是在情理之中。

畢竟陛下愛哭這件事,他們這些親近的臣子都是很清楚。

連在玄武門發動政變成功之後,麵對太上皇李淵的指責都是當場痛哭,那樣嚴肅的場麵他們陛下都能哭出來,更彆說是聽到這等噩耗了。

長孫無忌心想,如果不是在這公開之地,他們英明神武的陛下怕是都要趴在他妹妹懷裡哭得不能自控。

“觀音婢,為何……為何我們的孩子會落到那樣的處境?承乾和青雀是多麼要好的兄弟,他們怎麼會、怎麼會做出那樣的事情?!”

若非此事是經由九天玄女娘娘口中所出,他是絕對不敢相信的,甚至還會把說出此話的人拖出去嚴懲不貸。

長孫無忌的內心想法確實非常正確,如果不是還惦記著要維持帝王風範,李世民現在就想要俯在心愛的觀音婢懷裡,就像是以往無數個日日夜夜一樣。

麵對神色悲傷的二郎,長孫皇後也是既悲傷又茫然,兩個孩子都是她十月懷胎生出來,身為母親,她哪裡會不為此而感到難過痛苦?

隻是作為皇後,身為母親,她必須得時刻堅強著。

·

大唐,開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時期。

原本還興高采烈聆聽九天玄女授課的唐玄宗李隆基,萬萬想不到這一授課居然會變成對自己的教誨。

此時正值炎夏,即便是夜晚也難以有一絲涼意,故而為了能舒舒服服的聽課,宮中的宮人早就在殿前備好了冰盆用以給貴人乘涼。

隻是聽到神女對自己的不悅之言,李隆基卻覺得自己在百官和後妃們的目光中有點無處遁形的心虛之感。

雖然他確實是有過要把宰相張九齡罷免,然後讓李林甫當宰相,但這樣突然被神女點出來,還是難免覺得有點尷尬。

尤其是以後的自己居然還讓大唐由盛轉衰,這可就是大罪過了!說不定以後下去和祖宗都沒辦法交待!

眼見這百官都一副欲言又止即將要激憤進諫的模樣,唐玄宗李隆基立刻就速速走過去一把握住宰相張九齡的手。

“張愛卿實乃我大唐之忠臣,還得神女讚言為忠心正直,朕自然不會做出那等糊塗之事!還望愛卿莫要惱怒那未來的荒唐糊塗行為!還有那強占兒媳之事,朕也絕對不會犯的!”

李隆基急匆匆說完這個事情,又承諾到:“除非是張愛卿主動乞骸骨,否則朕絕不會讓宰相之位給予他人。還有那件荒唐之事,若是朕欲為之,定然對不起太宗之威望,即便是百年之後朕也不得安寧也!”

“還有那李林甫,朕現在就把他革職治罪,絕對不讓這口蜜腹劍的小人危害我盛唐太平!”

“至於那發動安史之亂,使我大唐動亂之人,隻要他一出現,朕立刻就把他殺了!朕絕對不會讓區區一個胡人做出那等蔑視天威之事!”

眼瞧著他們什麼都沒有說,陛下就處理完所有的事情,行列之中的李林甫更是立即被拖下去,百官麵麵相覷之下也不知該說點什麼。

就算是耿直如張九齡,麵對皇帝陛下這雷厲風行知錯就改的舉動,也隻能就地下坡,沒有提及往日陛下的些許荒唐之舉,而是神色感激的回答百官都將督促陛下的。

至於是不是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畢竟在這位陛下統治的這些年裡,換過的宰相都有十幾位。

李隆基微笑不變,但心裡卻是有點不服氣,明明太宗皇帝也在女色上犯過錯,比如納前朝亡國公主為妃,還有長嫂也不曾放過。

憑什麼神女就隻批評他強占兒媳,不批評太宗皇帝?

他李隆基表示不服!

還有玄宗這個廟號到底是哪個蠢貨給他起的,真是太不尊重他了!

而就站在李隆基身後不遠處的壽王李瑁(4)的母妃武惠妃(5)在聽到有皇帝強占兒媳的醜事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媳。

畢竟在眾多王妃之中就屬她兒子的王妃最為年輕貌美。

武惠妃心中咯噔一下,雖然她的兒媳楊玉環已經為她兒子生下兩個孩子,但她還是十分擔憂。

而擔憂之際又是對皇帝的承諾很是半信半疑,於是便暗自決定得儘快叮囑兒子和兒媳儘量不要出現在他們好色又大膽的父皇麵前。

隻希望上天不要對她那恩愛無比的兒子兒媳如此殘忍。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讀者【傾儘天下】提出來的錯處,我寫著寫著就把李顯和李旦弄混了,唐睿宗李旦 才是李隆基的父親,而後繼位的唐中宗李顯是李隆基的伯伯。

唐玄宗李隆基:都是李林甫和安祿山的錯!朕是天子,朕怎麼會有錯呢?!【理不直氣也壯.JPG】

(1)張九齡(673年~740年)字子壽,號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朝開元名相、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

聰明敏捷,善於屬文。景龍初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得到宰相張說獎拔,拜中書舍人,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開元盛世的最後名相。他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富有膽識和遠見,忠耿儘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權貴,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司徒、荊州大都督,諡號文獻。

(2)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隴西,唐朝宗室、宰相,長平王李叔良曾孫。

李林甫出身於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曆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諭德、國子司業、禦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後以禮部尚書之職拜相,加授同三品。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右相),後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左仆射。天寶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後被楊國忠誣告謀反,遭削官改葬,抄沒家產,子孫流放。

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3)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自諸葛亮《出師表》

(4)李琩(?-775年),初名李清,隴西狄道(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母為武惠妃。

早先由寧王李憲撫養。開元十三年(725年),封壽王,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二十三年(735年),拜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瑁,迎娶楊玉環為妃。二十八年(740年),結束與楊玉環的婚姻。天寶四載(745年),迎娶韋昭訓之女。安史之亂後,跟隨唐玄宗逃奔蜀郡,撫慰兵士。

大曆十年(775年),去世,追贈太傅。

(5)武惠妃,貞順皇後(699年~737年),武氏,名字不詳,並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武則天的侄孫女,絳州刺史武攸止的女兒,母為鄭國夫人楊氏。

父親早逝,養於宮中,得到武則天庇蔭。性情乖巧,善於逢迎。唐玄宗即位後, 初封婕妤。勾結權臣李林甫,構陷王皇後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晉封惠妃,禮節等同皇後。先後生下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壽王李琩、盛王李琦,女兒上仙公主、鹹宜公主、太華公主。

開元二十五年,去世,年僅四十歲,追贈皇後,安葬於敬陵,諡號貞順。唐肅宗李亨即位後,廢除皇後祠享。唐代宗即位,廢黜皇後地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