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神這裡知道趙家居然對父親被驅逐出朝廷一事冷眼旁觀, 還不曾嫁給趙明誠的李清照當即與父母明說解除婚約之事。
“父親,那趙家對父親您不義,趙明誠更是對愛情不貞, 對國家不忠, 如此不忠不義之人, 如何能嫁?”
雖然此時的李清照隻是一個對愛情有著憧憬,並寫出“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的天真爛漫少女。但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更多教授給她的還是愛國忠君,而這也使得她一生都是一個堅韌不拔之人。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聽聞女兒這番言論, 自然是立即應允。
本來李家和趙家就是門當戶對,他原本以為趙明誠那人知根知底,能夠讓他托付女兒,隻是聽了月神對趙明誠的評價, 李格非便知道趙明誠一家人是要倒大黴了。
對於這樣就要倒大黴的人家,李格非自然是立即遠離。而且想到趙明誠居然會不顧他女兒的心情和顏麵暗中納妾, 李格非便是很生氣。
——不是為趙明誠納妾而生氣,而是為趙明誠未經過他女兒同意就暗中納妾,這擺明就是在貶低他女兒和李家!
“莫要擔心,此事父親必定會為我兒做主。”
父親如此一說,李清照便知和趙家的婚約肯定就是要算了,於是便鬆了一口氣。
她李清照可不要和趙明誠那個膽小怕事之輩結為夫妻!
而且現在整個大宋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趕緊舉國動起來, 千萬不要再發生月神所說的靖康之恥。
這連東京都被金軍占領, 當真是駭人聽聞!
為靖康之恥而憂心忡忡的何止是李清照和李家,連原本穩坐皇位的宋徽宗趙佶都沒有興趣練他最愛的瘦金體,而是苦著一張臉詢問百官可有退金軍之良策。
隻是在這從不習武也不屑於讀兵書的文官占據四分之三朝堂上,根本就沒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宋徽宗趙佶見滿朝官員都給不出一個有用的建議, 當即就拉下臉來訓斥群臣,隨後這心裡埋怨太宗皇帝這重文抑武的祖宗法度,否則他現在怎麼會沒有大將可用?
不過想到被金軍攻下來的是東京,宋徽宗便心生一計:不如他把皇位傳給太子,然後自己南下避難,讓新帝在東京吸引金軍?
就是不知太子會不會同意。
可他是君是父,太子是臣是子,必定是不敢拒絕的。
而在另一邊,太子趙桓也在思索若是他尋個合適的理由要離開東京,他父皇會不會同意。
他可不想留在東京,然後給父皇背下亡國之君的名號,最後還被亂馬踹死!
若是叫後世人知道這父子倆的真實想法,怕是要火冒三丈諷刺一句:不愧是一脈相承的逃跑投降皇帝,隻要人沒死,那就會時時刻刻都想著逃跑和投降!
·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為何會被趕出京城?那是因為在黨爭之中李格非輸了,而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贏了。李格非輸了三次,趙挺之贏了三次。】
【最後李格非輸得徹底,宋朝廷便發布政策,勒令像李格非這樣毫無用處的官員和官員子女都不得再留在京師,也不準和趙挺之這樣前途無量的官員之家結為婚約,而已經結婚的必須離婚,並逐出京城。】
【這便是夫妻家中坐,大禍門外來。在這紙詔令下,李清照隻得和丈夫趙明誠分開,一步三回頭的獨自上路去流放地尋找父親李格非。】
【隻是風水終究會輪流轉,李清照被趕出京城兩年後,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連輸兩次,於是李格非回到了京城,而趙明誠一家人卻是要被趕出京城。】
【而這一次李清照所做出的選擇,卻是和之前的丈夫趙明誠截然不同。她選擇跟著被流放的丈夫一道上路,遷居去了青州。】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不可如此。(1)】
【此時的李清照二十五歲,而十八年的靖康年間,金兵打過來了。北方局勢日益緊張危險,李清照和趙明誠便帶著家中的金石書畫開始逃亡生涯。(2)】
【途中逃至烏江,李清照寫下《夏日絕句》,趙明誠聞言後愧悔難當,自此便鬱鬱寡歡一蹶不振。宋高宗建炎三年,趙明誠移官湖州,未及赴任,八月十八日便因病卒於建康,時年四十九歲。】
【趙明誠病亡之後,李清照寫文祭之。紹興元年三月,李清照在士民鐘氏之家暫住,一夕之間書畫被盜,或許不應該說是被盜,而是明搶,當年李清照與其丈夫辛苦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
【幾經逃亡和遭遇不幸的李清照回憶起往事,悲從中來,便寫下《如夢令》——‘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3)】
【靖康之恥後,北宋滅亡,南宋建立。所有宋人都以為新帝宋高宗趙構會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但曆史證明,宋高宗趙構並不姓趙,而是姓完顏,趙構應該是完顏構。】
正在準備立官家僅幸存的第九子康王趙構為新帝的張邦昌:“……”
以為宋朝還有救的孟太後:“???”
正在期待新帝登基的百官:“???”
這、這月神所言,當真是如同晴天霹靂,將他們給震驚到了。
難道這個九皇子趙構居然還是金人假冒的?!
【所有人都被這個康王趙構給迷惑住,都覺得他能把宋朝救出泥坑,隻是作為表麵上的主戰派,實際上的主和派,趙構以一己之力,把南宋也拖進了深淵之中。】
【或許是從宋太宗趙光義那裡傳下來的逃亡本能,宋高宗趙構一上位就立即往南邊逃跑,甚至為了躲避來自金人的淩.辱,還選擇了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