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因此,李世民的皇後長孫氏也被譽為‘凰後’,‘鳳主凰後’也算是一樁千古美談。】
【貞觀二年,長孫皇後在生下幼子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之後,身體每況愈下,唐太宗李世民便下詔修複天下三百多座寺廟,用以為長孫皇後祈福。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親手在古觀音禪寺種下一顆銀杏樹。】
【銀杏樹向來有二十年開花、四十年結果的說法,所以‘公種樹而孫得果’,唐太宗李世民種下這顆銀杏樹,就是想要和長孫皇後白發蒼蒼時攜子孫一同前來采摘銀杏果。】
【隻是很可惜,銀杏樹在一千多年後繁榮美麗,但所要賜福之人卻早早便逝去。貞觀十年六月己卯崩逝於立政殿,年僅三十六歲,諡號文德皇後。】
【年年歲歲銀杏在,歲歲年年人已逝。】
聽到這時,深感悲痛欲絕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經是止不住眼淚,任憑是誰勸都不管用,直接就差哭出一個水漫長安來。
“嗚嗚嗚……我的觀音婢……嗚嗚嗚……觀音婢我的心好痛我的頭也好痛。”
在場的文武百官:“……”
看天看地,就是不敢看涕泗橫流滿目悲痛的皇帝陛下。
被群臣暗示的唐高祖李淵:“……”
這事兒他也沒辦法解決啊!這求他沒用,還是直接求神更有用些。
至於長孫皇後,則是神色也愣住,麵色同樣蒼白很多,直接讓其兄長長孫無忌甚為擔憂。
·
但凡人的悲傷精衛卻是不太在意,而是詳細說起長孫皇後和唐太宗的事情。
【大業九年,十三歲的長孫氏嫁給十六歲的李世民,自少年結發,共進退十多年,即便是武德末年生死攸關之際,亦是相伴相依互不離棄。】
【長孫皇後一生先後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你們凡人都認為多子多福,殊不知凡人女子生產向來都是在鬼門關走一圈,走的出來就活,走不出來就死。】
【武德二年誕下嫡長子李承乾,武德三年又誕下嫡次子李泰,武德四年又又誕下嫡長女長樂公主,貞觀元年再生嫡次女城陽公主,貞觀二年生幼子李治,此時長孫皇後已經因為生產而得病,但是後來長孫皇後又生了兩個公主——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甚至都是在生下李治幾年後陸續生下的。】
【雖然可能有點戳心窩,但還是想要問一句:這樣的多子多福,你們是嫌長孫皇後死得不夠快嗎?】
【這種事情還不是隻發生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同樣的悲劇在明朝時候也發生了。和長孫皇後擁有‘千古賢後’美稱的馬皇後,她的一生與唐朝的長孫皇後極為相似。】
明初,原本還在看熱鬨的朱元璋立刻就神情呆滯,完全不敢思索精衛所言到底是什麼意思。
神情僵硬語氣苦澀的望向愛妻,朱元璋一臉不敢置信的模樣詢問:“大妹子,老朱我剛才好像聽錯了什麼東西,是不是真的聽錯了?這一定是老朱我聽錯了!那種事情不可能發生的!大妹子你說過要陪老朱我一直在一起,直到老去死去!”
“大妹子你可不能食言啊!言而那個什麼沒有信用的事情咱們可不能乾……”
朱元璋此時的頭腦是第一次這麼的紊亂無章,就算之前還沒有把天下打下來,他和陳友諒打到最激烈最危急的時刻,朱元璋都不曾如此害怕和慌張過。
他根本不能夠接受自己的愛妻會像那長孫皇後一樣,早早的就離開,早早的就把孤兒寡夫給狠心拋下!
“這種壞事情咱們可不能乾!大妹子你現在就答應我!答應老朱,答應你的夫君,絕對不會丟下他不管!”
朱元璋的嗓門本來就大,聲音也是很粗魯,但大多時候都是威壓震懾力強。
但此時心情大亂的情況下,朱元璋這位皇帝說出的話卻是沙啞低沉,充滿一種哀求和絕望的氣息。
而深愛著朱元璋的馬皇後自然就一邊拍著他因為著急慌張拱起的後背安撫,一邊很認真的承諾剛才朱元璋要求的事情。
就站在爹娘身邊的太子朱標親耳聽到娘親會早逝的消息,臉上也是出現一陣空白——他絕對不能夠接受這個事情!
在場文武百官有反應過來的,立即就露出一個‘親爹親娘都死了都可能不會如此難過’的神情。
——畢竟在這位動不動就要對他們扒皮揎草的皇帝手底下辦事,親爹親娘是救不了他們,但皇後娘娘可以啊!
所以皇後娘娘怎能早逝?!這豈不是在說他們也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