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議潮(1), 唐朝節度使,唐朝名將,更是民族英雄。其父張謙逸官至工部尚書。張氏世代為州將, 張議潮曾率領沙洲各族人民起義, 驅逐盤踞在河西地區上百年的吐蕃,以大唐節帥之名克複瓜州、沙洲等十一州。】
張議潮的父親張謙逸:“!!!”
啊!這就是父憑子貴……父以子榮嗎?真是好爽啊!
看著還隻有十歲的兒子, 張謙虛逸默默的撫摸兒子的頭發:爹的好大兒, 爹能不能名留青史,能不能族譜以爹的名字寫第一頁, 就全都仰仗你了!你可千萬不要讓爹失望啊!
不明就裡的張議潮:“???”
他爹今天看著好奇怪啊!
又或者應該準確來說,是看到神仙的授課之後,大家都變得好奇怪啊!
此時的張議潮根本聯想不到, 自己從此就告彆玩樂的時光, 開始為了張氏滿門榮譽而努力學文學武。
小小年紀就被寄予厚望的張議潮:我可真是謝謝我的親爹了!
唯一讓張議潮想不明白的是,為何親爹不努力,就一個勁的讓他努力?!
張家人:嘿嘿嘿誰讓議潮你是我們全家的希望呢!
·
【安史之亂後,吐蕃乘亂攻占河西、隴右, 建中二年沙洲陷於吐蕃。】
【唐德宗貞元十五年, 張議潮出生在河西淪喪後的沙洲, 當時張氏世代為沙洲豪門首富,也是當地豪強。】
【但是顯赫的家族地位並未給張氏帶來平安,因為吐蕃政權根本不會治國,比後世的元朝隻打土地不治理的行為還要荒唐, 因為吐蕃根本沒打算聯合和籠絡當地漢人豪強大戶, 也絕不會讓他們參與政治。】
【於是當地的豪強大族同樣要忍受吐蕃貴族的欺.辱和蹂.躪,更甚至因為很有錢,壓迫程度更加殘忍。而張議潮從小就親眼目睹吐蕃統治的殘暴, 於是對故國大唐甚是向往,並立誌要驅逐侵略者,回歸大唐。】
【有了這個誌向的張議潮很快就以自己的家產為軍資,秘密招募和訓練義軍,同時也不斷收容反抗吐蕃起義被鎮壓後的流亡者,多年都在積蓄力量,伺機而動。】
【很快張議潮的機會就來了。大中二年,張議潮率眾組成歸義軍驅逐吐蕃收複瓜州、沙州等地,並遣使者高進達等表函前往長安。大中四年,張議潮率眾收複西州。】
【大中五年,先後收複敦煌沙州、安西瓜州、哈密伊州、吐魯番西州、臨夏河州、甘州、肅州、蘭州等十一州。很快張議潮還派兄長張議潭攜版圖戶籍入朝,唐宣宗遂賜詔任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
【鹹通二年,張議潮收複涼州。鹹通八年,張議潮入朝,敕封河西十一州節度使,同時兼禦史大夫、河西萬戶侯。】
【安史之亂使得大唐由盛轉衰,邊防力量更是日益虛弱,於是吐蕃便乘隙攻占河西諸州。從乾元元年到大曆十一年,廓州、涼州、蘭州等地相繼陷落。當時吐蕃軍攻占沙州,雖然沙州與大唐聯係中斷,但城中軍民皆是頑強抵抗。】
【沙州刺史周鼎一邊固城堅守,一邊向回鶻求救,隻是回鶻救兵數年不至。因為寡不敵眾四麵受敵,自攻城十一年,沙州軍民同吐蕃軍進行艱苦鬥爭,終是陷落在吐蕃軍手裡。而陷落之後的河西人民便慘遭吐蕃軍的蹂.躪,丁壯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每日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日夜都在思歸大唐皇朝。(2)】
聽到神仙所言城池淪陷後軍民所處的悲慘境遇,原本還打算為了保護城內兵民,與吐蕃將領綺心兒相約‘苟毋徙他境,請以城降’的閻朝立即不再有投降的想法,而是打算與軍民奮戰到底。
“西北有孤忠!西北有孤忠!我們沙州軍民,必不會遜於安西都護府的將士!”
“誓與將軍共戰至死!”
“殺——!”
“大唐啊——!”
“……”
·
【開成年間,大唐有使者赴西域,途中見甘、涼、瓜、沙等州城邑入故,陷吐蕃之人見到唐使者旌節,夾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猶年陷吐蕃生靈否?’其人皆天寶中陷吐蕃者子孫,其語言小訛,而衣服未改。即便是幾十年過去了,陷落十一州百姓,仍然念念不忘大唐皇朝。】
聽聞神仙之言,便是因為後宮紛爭和朝廷亂鬥而封心鎖愛的帝王都忍不住濕潤了眼眶,唐肅宗及唐肅宗之後的大唐皇帝皆是於文武百官麵前放言,必定要將昔日淪陷之地收複回大唐,否則無顏麵對百姓,無顏麵對列祖列宗,死後要以發覆麵矣!
文武百官亦是憤慨悲痛居多——畢竟神仙和皇帝都為之發怒,若是他們不悲傷,怕是要遭殃了!
當然不是那等狼心狗肺之輩者,便更是悲從心來,不敢回想那些陷落之地軍民的淒慘境遇。
彆的事情可以暫時擱置一邊,但失地必須收複!
否則當愧為大唐之人!
·
【會昌年間,吐蕃災荒連年,‘人饑疫,死者相枕籍’吐蕃內部尚婢婢和尚恐熱更是未來爭權奪利相互廝殺,一時吐蕃打亂,勢力衰落。這是張議潮的機會,也是大唐的機會。】
聽到神仙告之他們吐蕃內亂,唐朝皇帝和臣民皆是歡悅不已,認為一舉殲滅吐蕃的機會來了。
而還在蓄力待良機的張議潮也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當即準備遣使歸唐,並發動起義。
【大中二年,張議潮見時機成熟,當即發動起義,‘眾擐甲噪州門,漢人皆助之,虜守者皆驚走,遂攝州事。’張議潮等率眾驅逐了吐蕃守將,光複沙州。大中五年八月,處涼州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複歸唐朝。】
【唐宣宗特意下詔令,大力褒獎張議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勳。‘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
【鹹通二年三月,張議潮命其侄張淮深率吐蕃兵和漢兵七千人克複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並表奏朝廷。至此,陷落百餘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儘數收複。】
唐朝,長安。
唐高祖李淵聽到河湟再次被收複,當即喜極而泣,拉著二郎的手就大聲讚歎張議潮這位名將的忠義英勇。
而唐太宗李世民則是跟著阿耶一同讚言,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恨張議潮不是貞觀年間的臣子,否則定然要大放光彩。
聞言,那些戰功赫赫且都立下滅國之攻的群臣皆默默注視著他們的聖上。
唐太宗李世民:“……”
啊,好像有點誇過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