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慣子就如殺子 第十一個直播視頻:龍……(1 / 2)

因為有神龍的親眼所見和天幕的情景再現, 與其說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平生功績,不如說是朱元璋的一生經曆,同時一生之中做過的所有錯事也被光明正大的擺出來。

鑒於朱元璋乾過太多明顯不是人會做的錯事, 倒更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黑曆史。

先是十分被神仙厭惡的女子纏足和殉葬製度,隨後又有讓強製眾子給庶母服喪和守孝, 再之後還有一係列的愚蠢操作,比如大力發行連廁紙都不如的寶鈔,和一邊對大明官吏刻薄寡恩,一邊又給予自己的子孫後代無儘的榮養厚待,以及各種殺戮不止等等。

總之就是越來越讓神龍不喜,對於那個服喪和守孝一事, 神龍都直接無語道:“這麼情深意切,怎麼不自己親身上場服喪和守孝?有本事就一年或者三年不沾女色啊!若是能做到這個, 那我還得誇他一句深情之人呢!”

過來做客的白鳳凰聽到這番話,那就是直接毫不留情的幫朱元璋回答:“守孝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瘋啦?!這還要不要人活了!這可是發妻馬皇後都沒有的待遇,怎麼可能讓排第二的女子得到?!這不食素還可以, 但不沾女色那就絕對不行的!”

白鳳凰模仿著朱元璋的語氣和神情,做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說著, 隨後與赭龍對視一眼,兩兩都笑了出來。

“哈哈哈我都要被這狗屁的雙重標準規定給氣笑了……”

“待哪天馬皇後去世了,就立刻給她安排轉世投胎, 一生榮華富貴享用不儘,然後還和丈夫或者是妻子和和美美幸福安康的活到一百歲,到時候再給朱元璋看著,氣死他!”

“若是馬皇後轉世投胎為男子,還有什麼愛妻寵妾的,那我們就可以問一下朱元璋願不願意給人家也服喪守孝, 反正在地府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乾脆就隨便做點事吧……”

“你這就不對了,事情得往好處想,萬一馬皇後轉世投胎雖為女子,但位高權重養幾個男寵怎麼了?到時候直接問老朱願不願意為人家男寵服喪守孝,反正也是很有緣分……”

“……你們這可真是殺人誅心啊!”

“好吧,這好像確實有點不妥,那到時候還是問朱元璋願不願意給馬皇後轉世投胎的孩子服喪和守孝吧!畢竟馬皇後要活到一百歲,她的孩子六七十歲去世也很正常……”

“……”

天幕之外被神龍和鳳凰一同嘲笑的朱元璋:“……”

——這是神仙,這是神仙!他得忍!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百官和朱標朱棣等人,那就是又想笑又不敢笑。

當然同時也有一種對朱元璋很不靠譜的刻板印象留了下來,其中還有朱橚(su第四聲)是最不爽的,因為他居然看到親爹強硬的把‘自己’給過繼給那孫貴妃做兒子!

先不說是不是真的和孫貴妃這個庶母有親情這方麵的因素在裡麵,就說孫貴妃作為一個死人,根本就不可能給他帶來任何利益!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的生母馬皇後還活著,親爹這是真不乾人事啊!

對此,朱橚覺得神仙真的罵得特彆好!

——祖宗了個巴子,爹你舍不得孫貴妃,想要有人給她服喪和守孝,這他做兒子的可以理解,但你也不能獨斷專行,直接讓嫡子去給孫貴妃那一個庶母服喪和守孝啊!

——還把我給過繼出去?這麼厲害爹你要不還是上天算了!還有這完全就是一巴掌打在我娘和我們這些兄弟臉上,甚至還意猶未儘的吐一口唾沫!

——而且神仙剛才說什麼來著?爹你可是在駕崩之後讓後宮妃嬪都跟著殉葬了!這孫貴妃就算是活到你去世的那一天,那也是殉葬的命!

——那麼問題回來了,爹為何不自己服喪守孝,要我們上?!

——自己不願意做,卻逼迫親兒子去做,這可真是親爹啊!

朱橚嘀嘀咕咕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親爹的眼神都要飛出去了。若不是怕挨打,他都想要翻個白眼,勸親爹歇一歇。

這邊眾人的心思各異,但天幕之中的朱元璋,他還是在騷操作百出。

先是洪武七年,朱元璋下旨設置寶鈔提舉司,作為紙幣的發行製作機構,經過一番準備,第二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

大明寶鈔以桑穰為材料,“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為龍文花欄”,上麵寫著“大明通行寶鈔”,兩邊有八個篆字,“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間畫的是幾串銅錢。

為了防止民間製作□□,朱元璋還下令讓人在大明寶鈔的下麵寫著,“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十五兩,仍給犯人財產”(1),明確規定了對製造□□的懲罰。

至此,明朝形成了“大數用鈔,小數用錢,錢鈔兼行”的製度,並且禁止使用金銀進行貿易,對於違反規定的要進行處罰。

原本這也是為了讓經濟發展繁榮的舉措,同時也收斂天下金銀財物的妙法,隻是一方麵明朝對於寶鈔的保值根本就沒有概念,另一方麵從宋朝、元朝以來,白銀已經逐漸貨幣化,天下人手中都有一些金銀,於是朱元璋在禁止流通金銀的同時,又規定了金銀與寶鈔之間的兌換比率——“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

這樣一來,天下人手中的金銀就被朝廷用寶鈔換走了,但是他們卻無法用寶鈔向朝廷兌換金銀。

神龍在發現這個情況時,神色就變得很是微妙,但也沒有說什麼。

——因為就算神龍不同意,說了也沒有什麼用。

不過寶鈔的施行還是在一直往壞處發展,曾經洪武八年的時候,一貫寶鈔的相當於銅錢一千文,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貫寶鈔隻能折銅錢兩百五文,再四年後為1六百六十文。

而到了永樂二十年,明朝朝廷甚至頒布旨意,強製推行寶鈔,拒絕使用寶鈔者要治罪,甚至全家充軍。但朝廷的命令仍然無法阻止寶鈔的沒落,因為經濟規律不是行政命令所能控製的。

神龍很清楚這是因為包括朱元璋在內的明朝皇帝根本沒有經濟常識,他們在發行大明寶鈔的同時,根本沒有相應的準備金,所以寶鈔的價值不斷下跌。

而且還有明太宗朱棣在位時期,為了支付龐大的財政開支,更是濫發寶鈔,加速了寶鈔的貶值,“由是物價翔貴,而鈔法益壞不行”。

同時,明朝還十分愚蠢的製定了“倒鈔法”,人們用舊鈔換取新鈔時,還要繳納一定的“工本費”,導致舊鈔大量堆積,加速貶值。

正統十三年,大明寶鈔的貶值情況更加嚴重,“每鈔一貫,折銅錢二文”。

等到了明憲宗時期,“鈔一貫不能直錢一文”。寶鈔掉在了地上,過往的行人甚至看都不看一眼。

明朝朝廷沒有辦法,最終取消了白銀的禁令,“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惟折官俸用鈔”,經過一番折騰,明朝最終還是回到了“白銀時代”。

對此,神龍的提議就是‘即便你是皇帝,那也得多讀書啊!’,但也是無濟於事了。

天幕之外,眾多明朝皇帝還是沒能明白神龍的意思,甚至還不曾意識到寶鈔是有多大的壞處——可這並不能阻止他們發現神龍對寶鈔的施行是很不喜的,老朱家的觀念一如既往的樸實無華,那就是神龍反對的事情肯定就是不好的事情,必須廢除!

於是就像是前麵廢除女子纏足和廢除皇家宗室榮養厚待祖訓一般,這個大明寶鈔也被廢掉,不再進行使用。

除了寶鈔,還有極為雙標的對內(姓朱的)對外(不是姓朱的)政策。

洪武九年,官員為了辦事方便而引起的空印案,朱元璋認為各級官員相互勾連,犯下了欺君重罪,將相關官員全部逮捕治罪。

在朱元璋的雷霆之令下,那就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布政使係統以下,各道、府、州、縣掌握印信的官員全部被殺,副手以下則被杖刑後發配充軍,獲罪被殺和受到株連的至少達到了三四萬人。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誅殺丞相胡惟庸,屠滅三族,連坐其黨羽,誅戮了一萬五千多人。

後來又幾度興大獄,牽連擴大,連韓國公李善長等人被株連處死,李善長的家屬七十餘人全部被殺。此案延續了十年之久,大批元勳宿將皆受株連,受牽連而被處死者多達三萬餘人,並成功達到廢除宰相,獨攬大權的目的。

洪武十八年,為了懲治貪官而引出的郭桓案,又是牽連甚廣,此案牽連的官員更是遍布全國十二個布政司,被殺的人達到了數萬人。

由於牽連範圍太廣,最終引發一場蔓延至全國的騷亂,民間富有者無不因此破產。

朱元璋後來為了平息民怨,又不得不將主審此案的吳庸處死。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藍玉謀反為名,將北伐元朝的名將滅族處死,接著又是老套路,進行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

藍玉案導致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被族誅,而先後被株連被殺者多達兩萬餘人,一時間“元功宿將,相繼儘矣”。

後來朱元璋還為了讓皇太孫朱允炆能坐穩未來皇帝之位,接連將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宋國公馮勝等賜死。

而經過幾次殘酷的黨獄後,明初的功臣被屠戮殆儘,這也導致了靖難之役中,朝廷無可派之將。

甚至還出現大肆誅殺之下官員不夠用,一個官員剛剛受審完畢,便又坐到了堂上去審問其他的官員,造成了犯人審犯人的神奇景象。

冷眼旁觀這一切的神龍:“……”

親眼目睹的天幕之外眾人:“……”

漢武帝劉徹都表示大感震撼,這根本就是比‘自己’晚年昏庸猜忌太子而搞出的‘堯母宮’和巫蠱之禍更加荒唐。

同時劉徹心中還有一種看熱鬨的輕快感——有朱元璋這個皇帝在後麵做底線,看誰還說‘自己’刻薄寡恩!跟這明太祖朱元璋比起來,他劉徹這個皇帝都是仁善之君了好吧。

所以說,真不愧是能弄出扒皮揎草的狠人啊!

當然最讓曆朝曆代眾人為之震撼的不是這些暴行,而是朱元璋的扣扣嗖嗖和對待官吏的刻薄寡恩根本就是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剛開始朱元璋給最高的一品官員的月俸是八十七石,到了九品官員那裡,月俸米隻有五石。

說好的為五鬥米折腰,這完全都不按規矩來!

明太.祖執政初期官吏們還能糊口,但到了明太.祖執政後期就不行了。

後來官員們無法領到相應的米糧,朝廷會將米折成紙幣以及胡椒等調味品。

而大明寶鈔在明朝後期貶值的一塌糊塗,非必需品調味品也很難換取必需品。

神龍還仔細調查過這件事,然後就發現明朝的官吏那就是真的慘,一年隻有三日假期就算了,還錢少事多,動不動就會被扒皮揎草,活過今日不一定能活到明日,上朝之前都得先跟家裡人說遺言。

關鍵還不能說得太明白,因為有錦衣衛在監視著。

大感震撼的神龍:“……”

白鳳凰對此心情複雜:“還好我們不用顯露在凡人麵前,否則我們也得成為錦衣衛跟蹤和監視的目標。”

天幕之外的情報頭子朱元璋:“……”

天幕之外的錦衣衛:“……”謝謝鳳凰您對我們能力的信任,但真的求神仙不要如此高估他們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