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唐太宗穿李亨(1W營養液加更) 第十……(2 / 2)

李世民卻看得很開:“連皇帝太子都不帶猶豫的從長安向西逃亡,若是要求文武百官和將士們誓死守衛國土,卻也是強人所難了……隻是想到國破家亡之後,那來昭陵哭訴的一茬茬人,和死守城池的顏氏一家,太守張巡,還有大唐的安西都護府,我這心裡就鬱鬱難平……”

而李世民堅持要北上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作為新君,是要積攢功績來樹立帝王威信。

否則在李隆基和‘李亨’之間,文武百官會選誰,卻都是不好說。

可若是‘李亨’能帶領大唐各路軍隊平定安史之亂,那絕對就是比李隆基這個昏庸之相的皇帝要更有威望和民心。

而且這個皇帝也是李隆基親自派人過來讓李亨做的,大概就是真正很害怕自己會成為亡國之君。

此前李隆基這個皇帝得知太子李亨願意留下安撫百姓,那也是頗為感動,反正不管是真是假,總之李隆基就他從護衛軍中分出兩千人,加上一批好馬,給了太子,並給太子傳話:“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

隨後在得知太子李亨於靈武即位後,李隆基還曾發布一條命令,就是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朔方、河東、河北、平盧四方節度使。

意思就是直接昭告天下太子李亨繼位做皇帝了,而且連兵權都已經全權給到太子這裡。

但也足以可見,雖然李隆基表麵上想要傳位,事實上仍想著把控大權,指揮平叛。

約莫就是一邊打著不能成為亡國之君的算盤,一邊又坐著自己不親身上陣就有人平定叛亂的美夢。

“和我阿耶一模一樣,想要用將軍,又不願給將軍權力和恩典。”

李世民眼含嘲諷的說完,隨後完全就不客氣,直接下詔讓全天下人奉旨對抗叛軍,捍衛大唐國土。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做了和李隆基、李亨都截然不同的選擇,他逆流而上,憑借的是自己的本事和膽色,同時也是一位明君會做出的選擇。

李隆基必將還是締造了開元盛世,其名號也享譽海內外。

而李亨這個太子則是在父親的光環下長大的,要想超越父親的功績很難,如今碰到了安史之亂,正是其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不論李隆基之前多麼輝煌,但當時的李隆基隻是個逃跑皇帝。

“漢兒儘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我李世民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世民擲地有聲的說出這句話,隨即就上馬帶著人從靈武往河北之地趕過去。

天幕之外,唐朝的眾人聽見那句讓無數漢人心碎的詩句從太宗皇帝口中說出,那簡直就是要酸澀到鼻頭難受雙眼模糊。

便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都不由自主的紅了眼眶,最後繡口一吐,又是一篇絕世佳作。

“太宗皇帝,我們的河湟啊……”

“嗚嗚嗚帶我們回家!陛下,請帶我們回家……”

“俺好想家啊!做夢都想要回家,想得都要瘋了……”

“……”

·

皇帝李隆基棄長安百姓於不顧,自己先逃跑,這在眾人眼中,其皇帝的威信早已一落千丈。

而此時登基的新帝居然直接不顧自身危險,親身帶著兵馬前往第一戰線,還成功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會合。

原本郭子儀和李光弼對這位新帝也沒有多大好感,尤其是之前還有先皇帝臨陣斬將,殺死高仙芝、封常青和哥舒翰。

名將與名將之間總是會惺惺相惜的,尤其是新帝在做太子時,也沒有多少出彩之處。

但這並不代表郭子儀和李光弼對於新帝這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威武作風不動容。

隻是國家危難時刻,一個沒有多大用處,可能連戰場都不敢上,看到一大片死人還會驚嚇過度生病的新帝,確實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累贅。

——可以說,在曆史上的李隆基李亨父子倆,他們什麼都不做,就已然對大唐名將最大的幫助。

隻是這樣的想法就持續到新帝抵達,在迎接新帝,並親眼目睹新帝的所作所為,甚至是跟新帝交談一下對戰況和軍事布防的情況後,郭子儀和李光弼看這位新帝的眼神那就是在閃閃發光。

特彆是在看到新帝居然會躬身力行,下到最普通的將士身邊去慰問和鼓舞他們,甚至還許諾了諸多的賞賜和獎勵——當然這其中居然還有精妙無窮的練兵之術!

而且驚喜還遠遠不止如此,新帝甚至還能提槍上馬,臨陣威風凜凜,殺敵無數勇猛非分,直接先他們將叛軍主將給斬殺於馬下。

甚至都不需要他們出聲,新帝還手法老道的開始打感情牌,勸降已經失去將領的敵軍,其中還用上了太宗皇帝的名義,說得那就是一整個感人肺腑,連郭子儀、李光弼這樣的人聽了,都想要勇猛衝陣,為聖上出生入死!

事後冷靜下來的李光弼尋到郭子儀連聲感歎大唐朝局要變天了。

“我觀新帝有太宗皇帝之風,怕是西逃的……可能就真的得做太上皇了。”

李光弼用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暗示說原來的皇帝要從天上掉落到地上,而新帝則是徐徐升起的太陽,光芒不可估量。

郭子儀白了李光弼一眼——這種事情他難道不知道嗎?

李光弼還是在那裡感歎道:“我一直以為自己十分足智多謀,治軍嚴整,還善於出奇製勝,以少勝多,與郭元帥您也是不相上下。但此時見了聖上,方知何為山外有山天外有人,我李光弼果然還隻是一個井底之蛙而已!”

郭子儀皺眉,很是小聲的問詢道:“難道你不覺得我們這位皇帝陛下似乎有點勇猛過頭了?而且千金之子不坐堂,如何能讓一國之君這般上陣殺敵?這萬一出點什麼意外,那可是就得讓西邊那位頂上了……”

原本李光弼還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甚至還嘀咕說有這樣一位陛下是他們大唐的榮幸,而且這種勇猛也是有依據的,比如太宗皇帝就是勇猛過人,世無其二。

但聽到郭子儀後麵的話,李光弼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太妙。

“……你後麵那些話確實有點道理。”

郭子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萬一真的出了問題,那再換西邊……上位,那簡直就是一生之大不幸!

——更重要的是,這還會成為所有大唐臣民的不幸!

郭子儀和李光弼對視一眼,當即就覺得去進諫一番,讓皇帝陛下不要那麼拚,至少得多注意安全。

但李世民卻表示不行,甚至還義正言辭的說道。

“大唐的國土在淪陷,大唐的子民在受苦,無數人在蒙受國難戰亂,背井離鄉,淒然慘死,我作為天下萬民的君父,如何能隻珍惜自身,卻將水深火熱的大唐萬民置之不顧?!”

“子儀,光弼,朕知你們是憂心何事,可當下國家蒙塵,百姓遭難,朕又如何能心安理得的坐著?還請不要太過愛惜我一己之身,而是要著眼於整個天下和萬民。”

“朕也是讀兵法和知戰況懂軍事之人,你們二位也是大唐的肱骨之臣,猶如漢武帝之大將軍衛青和冠軍侯霍去病,如何能不知這戰場上有皇帝和無皇帝的區彆?”

郭子儀和李光弼當然能知道,戰場之上有皇帝帶頭衝鋒陷陣,那就是軍心大振士氣高漲,完全就是所有人都憋著一股氣要將叛軍給打出去。

可是、可是他們還是擔心皇帝陛下的安危險。

但這個問題在李世民看來,卻是都算不上什麼。

“若是真的能有我一條命換這場戰亂的平息,那也是值得的。”

郭子儀和李光弼當即下跪連稱不可以。

李世民一手一人阻止他們下跪,很是推心置腹的認真言道:“太宗皇帝都常言‘民貴而君輕’,兩位愛卿又如何不認可?”

“……便是大唐王朝的氣數真的完了,那也應當父子君臣一同背水一戰,若是河北真的沒了,大唐真的亡了,那朕自然是要做第一個殉國的人!”

這一下子,那簡直就是戳到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心窩裡去,要不是非常時刻,他們都想要抱著皇帝陛下的大腿好好的哭上一場。

當然若是能直接去到太宗皇帝的昭陵那裡哭,那就更有氣氛了。

·

唐朝從來不缺名將能臣,李世民在北方沒待多久,那些名將名臣就跟拱月的星星一般,陸續來到新帝身邊。

李世民逐一見了李泌、顏真卿等人。

而李泌更是被他著重關注。

曾經李泌給李亨出過對策,勸其先搞定敵軍的老巢範陽,破壞其根據地,那麼兩京很容易就能被收複。

但急切想要拿捏住政權坐穩皇位的李亨等不了,於是根本沒有采取李泌的策略,而是先去收複長安、洛陽,間接延長了安史之亂的時間。

此時換作李世民來選,他肯定不會選錯誤的答案。

畢竟一個李隆基他還是可以拿捏的,又或者更準確來說,李世民從來就不會將李隆基看在眼裡。

按照神龍的說法,那就是把李隆基看做敵人,完全就是在拉低李世民作為唐太宗的身份和檔次。

鳳凰則是很信誓旦旦的讓李世民放心,保證很快就能把李隆基給紮到全身癱瘓。

其實真沒有這個想法的李世民:“……”

——算了,反正後麵李隆基下了地府也得被毒打好一頓,那就先讓那個敗家玩意吃吃苦頭吧!

不然天下萬民都在因為安史之亂而受苦受罪,沒道理這個王八蛋逃了一大圈,又回來舒舒服服的做太上皇享福的。

那不隻是大唐臣民不答應,李世民都得第一個不答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