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李世民愛當爹 第十五個直播視頻:孟婆……(1 / 2)

如果要分析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那就是得從各方麵來說。

首先是唐玄宗開元時期,大唐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麵,但同時也加速了土地兼並,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製破壞, 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而大唐王朝的最高統治集團卻又在日益腐化。

青龍:“其實隻用杜甫的一句詩來概況便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鳳凰皺眉:“閻王真應當在地府再多設一重地獄,專門用來懲罰這些貪汙腐敗又肆意浪費食物之人。”

金龍頭都不抬,直接說道:“浪費糧食的人,死後不是就要進入第十二層舂臼地獄受罰嗎?糟蹋五穀、吃不完的就倒掉, 吃不了兩口就仍等等浪費行為, 都是舂臼地獄懲罰的範圍。”

鳳凰冷哼道:“將他們碾成肉泥有什麼好的看頭?就應當讓天底下餓死的冤魂去旁觀, 然後讓那些最愛酒肉臭的朱門之人都嘗嘗被活活餓死的感覺。”

青龍:“那鳳凰你就去跟閻王提建議啊,在這裡空口說話是沒有用的。”

鳳凰:“去就去!待此間事了,我便立刻去!正好就是趕上秦皇嬴政繼任為閻王, 這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秦皇肯定也是需要殺一批罪惡多端的鬼來立威。我看這些朱門惡鬼就很合適!”

天幕之外, 向來喜歡鋪張浪費的朱門之人,那可是再一次驚慌失措。

不過隨後想到自己此前已經因為見識過十八層地獄, 早就改過自新了,於是便勉強冷靜下來。

——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得再減去一兩道菜才行。

——反正那也是擺出來彰顯身份和為了麵子的菜肴, 這總不能為了生前那虛無縹緲的麵子, 死後就受罪啊!

——不會吧不會吧?真的有人寧願死後下地府受罰,也要繼續鋪張浪費?真是個狠人啊!

·

“從開元末年,唐玄宗李隆基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 而被強搶過來的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楊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

“還有那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欲熏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帝王家的奢靡無度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促使矛盾不斷加劇。”

“當然這其中最為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的荔枝,其實是李隆基他自己喜歡吃,之所以是用楊貴妃的名義,那就是有陰謀詭計在裡邊了。畢竟楊貴妃最愛吃的水果分明是石榴!”

青龍細說這李隆基的前半生事跡,從英明到昏庸,從明君到昏君,那就是跟換了一個人一般。

“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而在李林甫之後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隻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當道,昏君荒.淫,直接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最佳借口。”

“很多跟著安祿山一起過來的將士,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從唐軍變成叛軍,還以為這是跟隨忠心耿耿的將軍過來‘清君側’。”

“同時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並最終導致八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延續。”

當然其中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

由於朝局腐敗,君王又昏庸無能,於是在唐朝的均田製和府兵製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製代替府兵製。

而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

還有開元以後,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製度,他地方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青龍:“這就跟秦朝時期,因為秦二世殘暴無道,天下直接進入了戰亂亡國階段,於是有兵有地有賦稅的趙佗,直接就隔斷秦朝和百越的道路,當起了土皇帝。”

“而秦朝滅亡後,漢高祖三年,趙佗更是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

“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和新時代的開啟,往往都是伴隨著無數百姓的血淚鑄造而成。”

“而安史之亂的本質就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大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

“那些安史之亂的首領就是利用了百姓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質。”

“當然另一方麵,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百姓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本質。”

此時的安祿山兼三大兵鎮獨掌大軍,其中精銳唐朝正規軍已達到十五萬,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

而安祿山久懷異誌,加上手握重兵,意圖以討奸相楊國忠之名舉兵叛唐。

“本來這時候最適合平叛的人就是皇帝本人,但李隆基是個膽小如鼠之人,立刻就選擇西逃,連猶豫都不曾猶豫。”

也不能說到了皇帝都要西逃的地步,那些曾經被蒙在鼓裡的將士們還不知情。

但安祿山等人的陰謀狠毒就狠毒在這裡,謀反叛變已經是事實。

叛軍裡麵的所有人都已經是騎虎難下,若要不被牽連到家人,就隻能眼睛一閉咬牙走到最後。

可若是此時皇帝親自過來招降,不僅既往不咎,還允許將功贖罪,甚至還會論功行賞,那曾經的叛軍就會在獲得活路之後,成為戰無不勝的唐軍。

隻是唐玄宗李隆基身邊有太多專權的宦官,他們權勢過大,不僅對政治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還通過掌控皇帝的耳目,乾預政治決策,讓自己的親信得以晉升高官,掌握重要職權。

這在引起了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的強烈反感同時,也使得皇帝的耳目閉塞,更加的昏庸無能。

還有最要緊的民族矛盾,這其實就是從大唐建國之初就開始了。

北方和南方之間,漢人和少數民族之間,矛盾無數不在。

尤其是唐朝之前的五胡亂華,那就是跟一根尖刺一樣紮在無數人心裡。

這也致使中原地區的漢族與邊疆的少數民族之間存在著長期的矛盾。

原本在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大唐皇帝做得還算好,可在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時期,卻是直接中央采取了一些排斥少數民族的政策,加劇了民族矛盾,最終引發了叛亂。

而對少數民族,管控鬆弛就是一個十分要命的問題。

“這就是大唐的曆史遺留問題了,但排斥和歧視那就是絕對不可以的,畢竟大唐皇帝自己都有鮮卑人血統,你這樣搞,怎麼不乾脆先把自己給排斥出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那就彆當皇帝來禍害天下人了。”

其中唐朝在建立之後大量吸納周邊的少數民族,卻始終沒有一個完整的歸置政策,不僅如此,唐朝皇帝大量的任用了少數民族將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