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路軍因要修船,與南路軍約定,於神康十三年十一月在泉州會師。
但南路軍立功心切,不待東路軍抵達,便於九月向被吳哥占領的九真發動了攻勢。[注]
十一月,東路軍抵達泉州。
南路軍大敗而回,兵士船隻,折損大半。
因有儀鸞衛在兩軍,一應戰況皆如實報向了京中。
南安軍主將桂義自縛其身,被押解回京。
投軍想報效家國的世家子弟亦有傷亡,如史湘雲的新婚夫君衛若蘭,與其父親衛宗,皆陣亡殞命。
一時間,京中忽多了許多悲聲。
已有人提議,還是隻令東路軍固守泉州,切莫出擊,看是否能與吳哥議和為妙。
——為這戰事,已經折了南安侯,還折了那許多勳貴子弟,還要再損失多少方罷?
看了戰報,皇帝又在紫宸殿嘔血數次,本就千瘡百孔的身體再遭重擊,要服用儀鸞衛秘製丹藥才能強撐精神上朝。但在朝堂上,他卻非常堅決地否決了所有“議和”提議,令斬了南路軍主將桂義,將南路軍、東路軍合為一軍,全權交由林薑指揮。
新軍名為“南海軍”。
皇帝甚至怒言,誰再敢提“議和”二字,等同欺君叛國!
*
“不過兩次戰敗,竟已人心惶惶至此。”
又是一年冬深。
京郊溫泉莊子上,薑寧和終夏、歲雪、秦姝圍坐熏籠,一起品今年新釀的葡萄酒。
薑寧和歲雪、秦姝是來散心的,終夏是隨駕過來的。
“今年的酒好啊……”歲雪舉著水晶杯,看裡麵深紅的酒液。
“今年大旱。”薑寧飲了一口。
水果會甜一些。
四人麵色都沒變。
宮中許皇後不知賞了多少東西給承恩公府,她們不過相聚小酌,又不浪費,能算什麼。
“當年母親和安國公西征高昌時,京裡也是如此嗎?”秦姝問。
薑寧不在京裡,不知道。終夏當然也不知道。
歲雪想了想:“護國公和安國公是一路大勝,與此次和吳哥之戰很不相同。先西寧將軍那時,我還不在京中。”
“我總覺得,近十年間,大齊變得好快。”秦姝感歎。
秦姝生長在邊陲,西陲的風氣從很早以前便和如今的京中相差不多。薑寧知道她感歎的不是掌權為將的女人多了,而是在說似乎一瞬之間,大齊的吏治便腐敗至此,朝堂上竟全是貪生怕死之人。
她給三人都滿上:“或許不是近十年變得快,而是,前麵幾十年,國朝都未有此種境況呢。”
大齊從開國太·祖始便好大喜功,在位期間六次南巡。太·祖征戰天下,得以立國,少不了“四王八公”之力,否則也不會開國之初便封四位異姓王爵,權勢赫赫,鎮守四方。
至如今,大齊所有正三品以上將領,還至少有七成和“四王八公”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比如正鎮守東北邊陲的陸升榮陸將軍,不正是南安王府故舊嗎。
皇室用著“四王八公”的人——或者說“四王八公”自以為是自己的人,卻想削弱“四王八公”的權勢,把蛋糕從他們手裡奪走,分給彆人,矛盾早晚會集中爆發。
弊病在開始就有,隻是到現在才凸顯出來。
四人碰了一杯。
終夏:“緋玉帶去的一萬禁軍裡隻有一半識水性。陛下說,‘用人不疑’,不會催促她出兵,盼她能沉得住氣。”
吳哥進犯大齊是在去歲十二月,而直到四個月後南安軍慘敗,緋玉才請終夏帶她覲見皇帝,若再加上從得知南海諸國有異起,她足足等了一年。薑寧並不懷疑女兒的耐心。
緋玉的確很有耐心。
直到神康十四年九月,她都還在和吳哥僵持。
從去年十一月始,吳哥共進攻泉州六次,皆被緋玉率軍守住,未讓吳哥再寸進分毫。
但她毫無反攻之意,隻令修船,造船,親自訓兵,排演陣法,以及,和朝廷要火器。
她要什麼,皇帝皆令戶部、兵部或各州府儘快給到,不得拖延。
朝堂上無人再敢提“議和”,卻已經催了幾輪請林指揮儘快反攻。或有幾個膽大的提出換將:
既然林指揮擅守不擅攻,那便派個擅攻的去,不管是勝,是平,儘快把這一仗打完,大家好過安生日子!
那大軍的糧草兵器火炮新船……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這些人的上諫,皇帝一字未準。
他心中亦有疑慮,但林薑好歹守住了泉州六次。
他上次向這些人妥協,派去兩路大軍的結果,便是南路軍折損過半!
*
神康十四年,冬,十一月初六。
淩晨,一點二十七分。
“我知道你們都忍很久了……”在這個無星無月,夜色極濃的夜晚,林薑站在戰船最前端,麵向她親手訓出來的精銳們,慢慢走過去,撫過一個又一個興奮到戰栗的肩膀,“今夜,成功攻占南渚島,九真、崖州、九德、日南……都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夜幕純寂,海浪有聲。
戰船微微搖晃,林薑嗅覺極好,能聞到在海風的腥鹹下濃烈的火·藥氣。
*
神康十四年。
十一月初六,南海軍淩晨發動奇襲,攻占南渚島,殺敵三千二百餘,自損兩人。
同日,副將裴安率部攻占瓊山島,對吳哥重鎮九真等數地形成合圍之勢。
初七,林薑攻下九真郡。
初九,穆長音攻下崖州島,全殲島上一萬二千餘敵軍。
同日,林薑攻下九德郡,殺二萬三千人,俘五千人。
初十,林薑雲,近日海上將有颶風,令攻勢暫緩。
南安侯舊部於和通質疑:“冬日甚少有颶風!當一鼓作氣,攻下占城!林指揮莫要做女子態,誤了戰機!”
林薑令左右拿下於和通,綁縛於帳前。
次日,颶風果起。
颶風去後,林薑親手斬下於和通頭顱。
至此,南海軍中再無人膽敢質疑林薑。
神康十五年。
元月,林薑攻入占城,扶立占城新王。
三月,林薑攻入吳哥國都,殺吳哥王。
天氣漸熱。
大齊士兵多有不耐南海濕熱者。林薑扶立吳哥新王後,令南海軍退回九真、崖州一帶。
四月,京中嘉賞至。
帝封林薑為“定海侯”,命其整頓南海軍,待南海諸城百姓樂業後,再回京受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