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君前奏(2 / 2)

我妻薄情 青青綠蘿裙 7186 字 9個月前

小太監哈腰點頭,小跑著去偏廳,和等候的官員們說道:“諸位大人,陛下正忙著呢,您幾位再等等吧。”

官員們長籲短歎,隻好繼續等。

殿內,熱騰騰的火力自金磚下冒出,室內溫暖如春。

程丹若有些渴,卻不敢表現,謹慎地往下說。

“白明月挾持我上箭樓,我假作密語,讓她支開隨從,趁她不備,刺中了她,並將她推下樓。”

最高光最顯赫的功勞,她卻說得非常簡單,“隨後,叛軍大亂,謝將軍命人攻寨強殺,無生教核心的羅漢軍,至此全軍覆沒。”

皇帝點點頭,若有所思。

雖然奏本裡也寫了事情經過,可寥寥數百字,有修飾有套話,還是親身經曆者的複述,更能體現細節。

而程丹若的講述,也側麵印證了她功勞的可信度。

此前,皇帝雖不至於懷疑功勞作假,卻也以為是誤打誤撞的結果,現在聽她重複事情始末,方知實至名歸。

“三郎說,你後來‘破其妖術’,可有此事?”

程丹若咽口唾沫潤喉,才沙啞道:“回稟陛下,臣聽過白明月傳教,她自稱十世輪回,世世曆劫,倘若隻身死,恐怕信眾並不乾休,還要去尋找她的轉世。正好從她房中,搜出了一些機關巧具,臣便當著她們的麵演示了一番,戳破她‘法力無邊’的謊言。”

皇帝關切地問:“反響如何?”

“痛哭流涕,心如槁木。”程丹若謹慎地說,“死信無生教者不多,多數人是為其‘真空家鄉’的願景所迷惑,期待與死去的親人重逢,再續天倫而已。”

皇帝輕輕歎了口氣。

愚夫愚婦,可恨又可憐。

“那白明月所生之子,在何處?”他問。

“在寨中,但具體是誰人照顧,臣也不知道。”她說,“白明月行事十分小心,將其子與眾孤兒一道撫養,難以辨認。”

皇帝點點頭,這個說法與謝玄英所言一致。

他的疑慮,已經解開大半,但還有一件他關心的事:“太妃之死,你可有話說?”

奏本裡隻說太妃病重,忽然過世,乍看似是病死,細品卻大有蹊蹺。皇帝心知有問題,這才必須招她一問。

程丹若立即跪倒:“臣死罪。太妃雖沉屙難愈,卻未到死期。”

她不說結論,直接陳述:“那日,臣回到魯王府中,求見太妃娘娘,欲轉達陛下聖諭,護送娘娘上京診治。太妃娘娘聽聞後,感歎‘陛下仁和,屢屢降恩,銘感五內’,隨後便不再言語,反而喝下了長史送來的藥,接著便毒發身亡了。

“臣雖欲救之,然則毒為砒-霜,無力回天……”

皇帝問:“當真。”

“臣不敢欺瞞陛下,當時太妃身邊伺候的人均在,除卻一老嬤嬤撞柱病重,長史自儘,伺候的宮女均隨郡主上京,可證實臣所言非虛。”

程丹若一個字都沒說謊,隻是,意思已與真相南轅北轍。

先歎厚恩,再喝藥,完全就是服毒自儘的意思。

皇帝問:“長史自儘?”

“是的,他在處理完太妃娘娘的喪事後,就在家投繯自縊了。”她沒有提長史的家人,估計皇帝也不在意。

果不其然,皇帝心裡已經認定太妃自知有罪,服毒自儘,長史作為遞藥之人也已殉主,便不再關心彆人。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否則,太妃是伺候過穆宗的老人,亦是他的長輩,不動手如鯁在喉,動手了又有違孝道,左右難辦。

如今“病亡”,皇家體麵依舊,心頭梗刺消失,其餘事,皇帝懶得計較。

程丹若察言觀色,道:“微臣救治不力,望陛下恕罪。”

“罷了,此事也不怪你。”皇帝配合地寬容大度,“你此去山東,立功不少,想讓朕怎麼賞你?”

有功賞,有錯罰,皇帝在這方麵從不吝嗇。

程丹若立時道:“臣不敢要賞。”

皇帝稀奇:“為何?”

“臣有一事,尚未回稟陛下。”程丹若道,“在魯王府時,郡主曾命人賜臣白銀千兩,這筆錢……”

她伏首:“已經被臣拿去賑濟災民,無法上繳了。”

皇帝哭笑不得。他還是頭一回見到坦白自己受賄的人,還以為要上繳?

更有趣的是——

“賑災?”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點,晚上看看能不能寫完

這卷要結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