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李首輔告老還鄉。
除卻最後的一點點名聲上的瑕疵,他幾乎全身而退。後人評價起來,恐怕也多有褒揚, 畢竟, 李首輔的內閣雖然沒有大動作,但和帝王關係尚算融洽, 不功不過地讓國家安穩地度過十年之久。
雖然偶有天災, 偶有人禍,北方瓦剌隔三差五地騷擾邊境, 還發生過寒露之變這樣的慘劇,南方海域與倭寇常有戰事,西南也不太平。
但在古代, 這樣的安穩也很難得了。
至少,離史書中“民不聊生”四個字, 還有一定的距離。
然而……然而!
程丹若滿腹歎息,卻無人可說,大概這就是古代的遊戲規則吧。
隻要李首輔還活著,皇帝就打算樹立他為君聖臣賢的典範, 不會動他。
而她唯一能做的,竟然是祈禱皇帝賢明,以後還能記得這事, 抑或是哪個臣子和李家有仇, 等李首輔死了以後,再重提舊事,清算李家。
其他就沒了。
日子還要繼續過。
李首輔退休後,內閣就剩三個人。
程丹若還在晏家時,曾以為許、王在爭這個空出來的名額, 但現在,她才發現爭名額的前提,是皇帝打算往裡塞一個人。
內閣無定員。
雖然從先帝時期開始,到今上繼位,內閣已經從一個顧問團變成了宰相機構,但並沒有形成定例,沒有退一個就補一個的規矩。
因此,皇帝的第一個大動作,僅僅是任命楊次輔為首輔,統領內閣。
楊氏內閣的年代,到了。
程丹若對這人一無所知,從前在晏家也沒聽過,好在她身處權力最中心,耐心留意周圍的隻言片語,慢慢就拚湊出相關信息。
在此,且做一個對比。
李首輔家境貧寒,全靠族人資助方能考中進士(這或許是他默許族人圈田的重要因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隻是翰林院的修撰,負責修書。
但他運氣好,今上被過繼,立為太子,先帝命人為他講學,李首輔就這樣成為了皇帝老師,與他結下師生之情。
今上繼位,李首輔雖因母喪,回家丁憂三年,可皇帝沒有忘記他,守孝一結束就把人找回來,先為禮部右侍郎,隔年入閣。
他行事穩健,時常調和皇帝與老臣的矛盾。後來,他被任命為首輔,延續一貫的作風,穩中求進。
但楊首輔不一樣。
他是少年才子,寫一首風流好詩,十八歲就成了進士。更重要的是,他爹曾官任尚書,他自懂事起,就對官場的一套了如指掌。
翰林院掛職,外放五年,回來做禦史,再刷刷資曆,順利在五十歲入閣,如今五十五歲,年富力強,已經是首輔了。
這麼一位官場老將做老大,兩任內閣的交接有條不紊。
三月底,交接完成。
重頭戲來了。
楊首輔上奏皇帝,懇請增加內閣席位,並提名許、王兩位尚書入閣。
--
晏家。
晏鴻之最近痛風又犯了,沒敢喝酒,品著清茶,和王尚書聊天。
“楊奇山上台了。”王尚書感慨,“野心勃勃啊。”
楊首輔,名嶠,字奇山。
“新官上任三把火。”晏鴻之慢慢道,“這第一把就燒到你和許繼之,我還是有點意外。”
許尚書,名延,字繼之,外號“八麵尚書”。
王尚書道:“他要探探陛下的心思。”
“你二人都進內閣,六部可就唯其馬首是瞻了。”晏鴻之判斷。
內閣的地位經過一係列變化:最初,隻是皇帝的私人顧問團,後來為提升內閣的地位,規定非六部尚書或侍郎不可入閣。
等今上繼位,又進行一定的製衡。
吏部尚書和侍郎入閣,握有人事任命的權力,確保調任暢通。但管財政的戶部尚書和管科舉的禮部尚書都不在其中,相對遏製住內閣。
至於兵權,兵部尚書曹閣老在,但兵部隻有調兵權,掌兵的五軍都督府,仍歸皇帝直接統屬,多為勳貴武將,又是一重製約。
可以看出來,皇帝雖然倚仗內閣,但仍有戒心,以六部製約。
這固然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帝王的權威,卻也拖慢了行政的效率。
各有各的屁股,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今,楊首輔申請讓許、王二人入閣,代表他向皇帝申請:咱們統一下部門,提高點效率,乾點大事,中不?
晏鴻之問:“厚文兄怎麼想?”
王尚書道:“這要看陛下的決心有多大了。”他想想,給句實話,“依我看,陛下已經下定了決心。”
晏鴻之慢慢點了點頭。
--
在所有人的觀望中,皇帝思考幾天,最後同意了楊首輔的申請,並對職務進行調整。
楊首輔升為吏部尚書,兼任東閣大學士
曹閣老升為次輔,為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崔閣老為吏部左侍郎兼武英殿大學士
許尚書入閣,兼任中級殿大學士
王尚書入閣,兼任建極殿大學士
人事、財政、軍權,全部歸於內閣。
同時重申了六科的職務,明確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很巧,調任的詔令下發那天,是程丹若上班。
她捧著印璽,在內閣的小書房裡看到了新鮮出爐的旨意。
這和之前說的完全不一樣啊!
程丹若沉默地蓋完章,回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