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 皇帝以為《治蝗疏》,隻是說了些除蝗的經驗,打算一目十行看過, 誰想卻越看越專注。
原因無他,寫得太詳細、太全麵了。
開篇,謝玄英就論述了蝗災的可怕程度, 但表示,這並非是神明降怒, 而是與水土有關, 再了解之後, 完全可以憑借人力解決大部分問題。
定下“人定勝天”的思想基調後, 就是震撼人心的數據。
《宋史》說如何如何, 《漢書》說怎樣怎樣,《元史》這麼記載, 因此總結出以下資料。
文字版數據砸上去,然後翻過一頁,就是程丹若畫的輿圖,紅色的區域標準,非常直觀地呈現出圍繞水源發生的特點。
皇帝知道蝗災都出現在哪裡,卻從未聯係過地理因素,暗暗琢磨許久, 才逐漸往下看。
下麵, 陳述了秋天深耕,得知蝗蟲是在秋天於土裡產卵的事情,春天燒坡,得知蟲卵在春末孵化為蝻。
從這個特性出發,倒推為何久旱必蝗——因為乾旱時, 涸澤之地暴露,蟲卵更容易孵化,乾的水草更適合食用,從而爆發蝗災。
最重要的因果就此出現。
第一部分,謝玄英開始詳細寫治理蝗蟲的辦法。
他分為四個部分:
蟲卵期:秋天深耕,暴曬蟲卵,使其斃於卵殼之中。具體方法,就如他在大同所做的。
幼蟲期:蟲卵化蝻,蝻無翅而不能飛,可以在此時挖溝撲蝻。
這個方法是嚴刑書提供的。
要在有蝻之地,挖掘長壕,對麵堆土,三麵圍人,用響竹、鞋底、鑼鼓等物發出聲響,驅趕蝻奔跑至此,用掃帚全部掃入壕溝,再用乾柴焚燒,或開水煮燙,最後填土埋掉。
但這還不保險,有的蝻子仍然隱藏在地裡,所以,要在春耕前,再次翻土,問百姓以糧食收購蝻子,儘量除去。也可以燒荒,高溫燒死殘存的蟲卵。
成蟲期:此時,蝗蟲已經從蝻長成了蝗,治理難度陡然提升。緊急的辦法是儘量去除涸澤邊的水草,派民夫撈捕,曬乾後當柴火用,以此斷絕蝻的食物來源。
等到長成蝗,前期可以點火吸引,後期蝗蟲不再驅光,就要人力捕獲了。
“捕蝗如行軍,十人一隊,兩人持揪挖壕,四人在後,兩人在旁,以長帚轟入溝中,填浮土捶實。”
亂石堆裡難以驅趕的,可噴石灰水殺之。
除了官方組織人手,也可以向民眾收買蝗蟲。
收買來的蝗蟲,“如程淑人言,暴曬研磨成粉,可飼雞鴨魚蝦,儲存數年,解嚴冬飼草不足之慮”。
同時,可以鼓勵百姓養雞鴨鵝等家禽,禁止捕獵鳥雀,令其食殘餘之蟲。
最後一部分是日常防治。
比如利用溲種法,多栽種蝗蟲不吃的食物,比如芋頭、紅薯、土豆等深埋在地裡的食物,爭取種稻麥的同時,家家戶戶能多少種一兩畝,這樣即便遇到蝗災,也有糧食能夠度過冬天,不必賣田。
謝玄英還表示,這裡官府要起到帶頭作用,督促民眾捕蝗挖蝻,及時獎懲,春夏天氣乾旱就多到田裡走走,時時警惕,等等。
以上,就是《治蝗疏》的全部內容。
平心而論,這份奏疏裡,關於治理的內容並不新奇,老道的官吏都知道,“捕蝗不如去蝻,去蝻不如掘子”,其特殊之處,在於將蝗蟲的習性以及為什麼會爆發的原因說清楚了。
知道了緣由,再對症下藥,就是事半功倍。
皇帝將這份奏疏反複看了兩遍,才道:“叫蔡卿來。”
蔡尚書很快就到了。
皇帝把奏疏遞給他:“看看吧。”
蔡尚書雖然頂替了許尚書戶部尚書的位置,但並未入閣,這封奏疏沒有過眼,躬身應了,才接過來仔細看。
認認真真讀完一遍,他才驚訝道:“竟是如此?我原以為蝗為蝦之另生,故乾旱時,水源枯竭,上岸為蝻,水豐便為蝦。”
皇帝笑道:“照你這麼說,水災之年,田裡豈不都是河蝦?”
蔡尚書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不由道:“陛下聖明,臣愚鈍,竟想不透個中關竅。”
他又看了看這本折子,中肯道:“此疏內容詳儘完備,可發往各地,命地方官府效仿,以除後患。”
皇帝點點頭:“誠該如此,你去辦。”
“是。”
蔡尚書退下,皇帝又道:“大伴,朕欲嘉獎三郎,你可有良策?”
石太監飛快開動腦筋,謝玄英是知府,治理地方是分內職責,做得好,考評自然是上,任期到了,自有好差事給他。
但任期未滿,奏折寫得再好,畢竟不是實績,這會兒就升,內閣肯定不同意。
可皇帝既然要褒獎,那就必須獎,獎出他對外甥的喜愛和器重,還要讓那些處處伸手的外臣閉嘴。
石太監思量定,笑道:“陛下方才也說了,此乃天作之合。不如將今年上貢的白玉鴛鴦賜下,成全這段佳話。”
皇帝沉吟片時,也無他法,左右今後有的是前程,沒必要此時和內閣較勁:“就這麼辦。”
“是。”
“對了,再給程司寶賞些緞子。”皇帝並沒有忘記羊毛的奏折,今年送上來的羊毛衣很好,看產量也不錯,自然要恩賞。
他瞥了眼石太監,道,“可彆說朕沒提醒你們,挑些好的去。”
“老奴明白。”石太監懂皇帝的意思,等程丹若離開大同,毛衣織造就要交給織造局打理,這會兒要和她打好關係,今後才方便對接。
畢竟那個時候,內閣一定會要求歸屬戶部管,可皇帝內庫也缺錢啊。
戶部可不會管皇帝養老婆的費用,隨著妃嬪人數上升,後宮的開銷也與日俱增。
個中較量,不便言明,就是那麼回事兒。
*
八月和九月,程丹若都過得匆匆忙忙,好像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
然而,即便事務繁忙,九月九那天,她還是親自下廚,為自己烤了蛋糕,做了杯焦糖奶茶,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
林媽媽為她做了碗長壽麵,謝玄英擬了她喜愛的菜單,瑪瑙和丫頭們為她做了一身新衣裳。
但最讓程丹若喜歡且意外的,莫過於謝玄英準備的禮物。
他是到了晚上,兩人獨處時才遞給她的。
“猜猜是什麼。”謝玄英賣關子。
一個木匣,尺寸不大,程丹若掂掂分量:“首飾。”
他不置可否。
“不對嗎?”她晃晃,感覺有聲響,“真的不是鐲子釵環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