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若傳》
溯史出版社(2022修訂版)
(節選)
眾所周知, 貴州有幾種特產:辣椒、白酒、藥茶,這三樣東西中,有兩件都和程丹若有關係。
辣椒就不用說了, 雖然她並不是第一個推廣辣椒的人,把它從海外帶回來的另有其人,但她對辣椒的推廣是毋庸置疑的。
謝玄英在《四一集》中寫過,“丹娘喜食辣椒,貴州少鹽,廣贈四方”, 因為她愛吃辣椒, 又覺得黔地缺鹽難以調味,特彆栽種了許多辣椒,到處送人。
當時很長一段時間門裡,訪親拜友送辣椒是很流行的事情。比如《川黔見聞》就有記載, 黔地年節,以糯米點心、果仁酥糖、辣椒肉脯、梨杏果脯為四上點,也就是四樣很體麵的拜年禮品。
筆者上個世紀去貴州, 買過土家自製的牛肉乾,確實香辣而有嚼勁,還有一種用辣椒醃製的小魚乾,酸辣入味,至今難忘。
……
再說藥茶,和辣椒不同, 並不是程丹若研製或推廣的,而是與貴州獨特的經濟模式有關。
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分銀”, 當地不僅糧食緊缺,更要命的是還不產鹽,所以在有限的田地中,多種一些經濟作物,就是唯一的選擇。
都說黔地出靈藥,程丹若是大夫,在貴州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天然寶庫,創辦了生民藥行。但當時,藥行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各地都有自己的王牌藥材,貴州起步晚,交通也不夠便利,難以出頭。
可天無絕人之路,貴州除了栽藥,也種茶。
普安的烏蒙山和銅仁的梵淨山都產茶,有趣的是,他們一個古茶一個佛茶,賣得也不太好,始終擠不進名茶行列。
後來有個藥商琢磨了半天,中藥不好賣,茶也不好賣,把兩個結合起來呢?
於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貴州藥茶。
《四一集》裡提到的“潤肺四寶茶”,就是百合、麥冬、沙參、款冬花加上梨子乾、蜂蜜製作而成,是程丹若秋冬常喝的茶品。還有“培元茶”補元氣,“清髓茶”清肝明目,“靜心茶”降血壓,門類之多不屬於現代。
……
前文說了不少後世的影響,那麼,在貴州的經曆對當時的程丹若本人而言,有什麼意義嗎?我們都知道,泰平二十六年歸宗大議,世宗認回生父,給撲朔迷離的立嗣添了許多變數。
這時候,程謝夫妻回到京城,麵臨的局麵十分棘手,光個一品夫人的誥命,並不足以插手其中。
但,程丹若得到的真的隻有一個誥命嗎?
顯然不是。
貴州和大同不一樣,古來漢人都重西北,胡人是最大的威脅,大夏開國遷都到北京,就是天子親守國門,也就是說,不會再允許其他藩王或者勳貴手握重兵,隻能代天子戍衛九邊。
所以,大家不難發現,九邊多總兵,總督都是兵部高官,等於是中央直轄,和南方截然不同。
南方也有區彆,東南沿海倭寇橫行,可如果出事,禁海就行了,西南卻不然,必須屯兵。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大夏的製度,統兵權和調兵權分屬兩方——將領隻能統領兵馬,兵部隻能調兵。
這麼做大大提升了皇帝的掌控力,也導致有的時候將領匆忙上任,與下麵的士卒互不熟悉,反而拖累戰事。
但謝玄英卻沒有這個問題,謝家是勳貴,他是進士出身的文官,兼具了二者的優勢。
更不要說他之後的官職,牢牢將西南的兵權握在了手裡。
可這兵權不止是他一個人的。
打仗一要有人,二要有錢,錢從哪兒來?平時靠國庫,戰亂靠軍屯。
貴州田少,屯田隻能勉強填飽肚子,後期軍屯的一大收入,就是中藥材。
在當時,貴州的藥材就是被生民藥行壟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