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第151章 《刀客》上市(1 / 2)

楊嬛表演完畢, 臉頰泛紅,微生香汗,更符合曆史中的楊貴妃形象了。

看得出,她的舞蹈水平很高。

陸明珠用力鼓掌。

“太好看了!跳得好, 人更美。”她讚不絕口, 對王濤說道:“難怪您希望我為她量身定製寫一部電影, 這樣的容貌身段, 這樣的舞蹈,活脫脫的楊貴妃。”

即便夏琳增肥, 也未必比得上她。

兩個人是春蘭秋菊, 各擅勝場。

楊嬛靦腆地笑了笑,有點不自在。

站在傳說中的千金老板跟前, 麵對濃豔高貴的美貌, 她覺得自慚形穢。

在培訓班裡, 大家都說她太胖了,叫她肥嬛。

王濤對自己的眼光感到很得意,“是吧?和我初次見她時的想法一致。楊嬛的出身其實很不錯,從小學習舞蹈和音樂,讀到中學時隨父母逃離內地, 來到香江後又被父親拋棄, 她帶母親和弟弟妹妹生活得十分艱苦, 看到我們公司招聘演員就立刻來報名,是第一批學員。聽培訓班的老師說, 楊嬛剛來時特彆瘦,一陣風都能吹跑,認為她可以演趙飛燕。”

現在這副體態是吃出來的。

可能是以前餓得太狠,所以她特彆喜歡吃, 結果吃出楊貴妃的模樣兒。

就是說,她現在適合扮演楊貴妃,將來瘦下來,同樣可以扮演彆的角色。

楊嬛不好意思地低聲道:“公司的飲食太好了,我每天吃得都很飽。而且,我是衝著月薪150元來的,有了這筆錢,媽媽和弟弟妹妹就能過上很好的生活,媽媽不用再辛苦了。”

說話的時候,她眼睛放光,灼灼生輝,有一種咄咄逼人的豔麗。

“你好好學習,好好拍戲,有公司庇護,以後會更好。”有契爺賀雲和乾爹曾梅在,他們公司完全不用擔心有社會人士來鬨騰。

陸明珠請楊嬛坐下,叫人沏茶,同時用欣賞的眼光看她,眸色清澈,宛如秋天裡的一汪水,“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王董,如果咱們公司培訓班裡的學員都是這種水平的話,讓他們憑水平上位,我幾乎可以想象到未來百花齊放的場景。”

她要經常去公司裡欣賞各種各樣的絕色美人,一定養眼。

王濤笑道:“燕瘦環肥,兼而有之。”

陸明珠放心了。

隨後,她跟王濤說起楊貴妃的劇本,“大唐氣象講究的是一個雍容華貴,簡陋的劇組可體現不出來,道具、戲服均需定製,還得請研究唐朝文化的學者當顧問。而且寫楊貴妃,必定會有一出霓裳羽衣舞。劇本裡可能隻有一句話,但電影就要完完整整的呈現出來。”

千萬彆像她穿越前那段時間裡的影視行業,道具簡陋,長相千篇一律,小姐丫鬟一模一樣,根本區分不出來誰是主誰是仆,連仙俠劇都穿起了統一的製服。

最可笑的是,哭的像笑,笑的像哭,麵部肌肉紋絲不動。

主子要是拔根簪子賞賜下人,頭上就光禿禿的啥也不剩了。

每次待在劇組裡,陸明珠就在心中瘋狂吐槽,可惜她隻是一個小編劇,而編劇是最不被重視的一個行業,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寫的大型舞蹈場麵變成轉圈圈、甩手手。

王濤聽完陸明珠的話,告訴她:“舞蹈這一塊不用擔心,教胡旋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研究怎麼編排霓裳羽衣舞和曲子,我回去叫培訓班的舞蹈老師編舞,音樂老師編曲,直接用培訓班裡的學員。感謝陸先生在籌建公司時就不惜高價聘請各種才藝上的老師,各個都有極高的水平。影視城最先建的就是唐宮,已經竣工,在實景拍攝上完全不用擔心,文化顧問是肯定要請,拍《西施》和《昭君出塞》時都有,唐朝顧問又豈能不請?聽說唐朝以餅為主。”

陸明珠肯定地回答:“胡餅、蒸餅和湯餅,與其說是以餅為生,不如說是以麵食為主。唐朝本身是漢族和鮮卑族融合後形成的政權,定都長安,有隴西和關中的生活習慣,再加上民族互通往來,所以以麵食為主,風氣較為開放。”

唐宋結束以後,程朱理學成為主流,女子的地位越來越低,受到的壓迫越來越多,精神和身體受到雙重折磨,連再醮都是一種奢侈,反而以貞節牌坊為榮。

好在,終於結束了數千年的封建製度,人民群眾翻身做主人了。

又扯遠了。

話說回來,陸明珠就對王濤道:“我現在著手寫劇本,《貴妃醉酒》取得不太合適,不如就叫《楊貴妃》,因為貴妃醉酒僅僅是其中一個片段而已。”

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哪有愛情,不過是老公爹對兒媳婦的強取豪奪轉化為各取所需。

王濤心中品了片刻,點頭道:“確實是《楊貴妃》更好。”

“等我把劇本寫完就送過去。”陸明珠道。

“行,那就不打擾您了。”王濤站起身,“回去後,我叫楊嬛多讀一些關於唐朝文化的書籍,研究一下唐明皇和楊玉環之間的感情,定製服裝道具、搭建內景,希望在荔枝上市的時候可以拍下最經典的場景。”

陸明珠嗯了一聲,看著楊嬛,“楊貴妃還擅長琵琶。”

楊嬛忙道:“培訓班裡有教琵琶的老師,我已經學了大半年,往後會更加認真。”

“不錯,才藝學到手就是自己的,誰都拿不走。”陸明珠表揚了幾句,轉頭又對王濤說道:“王董,您回去先準備關於《楊貴妃》劇本的合約再找我簽下,要是你們萬事俱備,我卻拿不出劇本,公司豈不是血虧?”

王濤聞言一笑,“您有公司一半股份,還怕您不用心?”

陸明珠堅持:“公是公,私是私。”

“沒問題。”王濤反倒更喜歡陸明珠這樣的行為。

等他帶楊嬛離開後,陸明珠取出紙筆,開始寫《楊貴妃》的電影劇本。

穿越前她寫過《楊貴妃》的電視劇本,但被棄用了。

原因很簡單,劇組想省錢,要求精簡,而她寫的大場麵太多,所謂的大場麵其實隻有貴妃醉酒、霓裳羽衣舞、一騎紅塵妃子笑等寥寥幾個經典場景罷了。

就這,劇組都不想拍,覺得浪費資金和精力。

一騎紅塵妃子笑需要山頂千門次第開和真人真馬來體現,霓裳羽衣舞需要精美服裝和道具,還得請古典舞老師編舞,女主角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苦練一支或數支舞蹈,後來選用彆人寫的劇本,胡旋舞、楊貴妃單人舞都拍成了簡單的轉圈圈、甩手手,畫麵簡陋得不可思議。

最重要的是女主很瘦,下巴尖尖,完全沒有楊貴妃的珠圓玉潤。

楊貴妃明明是一位舞蹈家呀!

章奶奶當時還在世,笑話陸明珠說她從事這個行業是生不逢時。

陸明珠一邊寫電影劇本,一邊暗下決定,等到將來可以拍攝電視劇的時候,自己一定要重寫那部被棄用的劇本,展現出恢弘大氣的大唐文化。

楊貴妃是珠圓玉潤的,壽王李瑁是英俊瀟灑的,至於唐玄宗則是雞皮鶴發老頭子。

有些影視劇裡寫楊貴妃和唐玄宗先相遇就很詭異。

楊貴妃明明縊於馬嵬坡,結束絢爛一生,偏偏讓她流落東瀛穿和服木屐來個壽終正寢。

曾經讀過的書、研究過的唐朝文化依舊深刻於腦海中,節省大量查資料的時間,陸明珠又寫過電視劇本,如今的電影劇本隻需在其基礎上精簡一番即可。

因此,當天便完成四千多字。

短小而精悍,沒有廢話。

數日後,王濤攜律師帶合約而至,陸明珠已經把劇本完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