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第154章 家傳絕技(2 / 2)

“我父親留下來的。”李鯤鵬不算撒謊。

老乞丐便知他非禦劍門弟子,指著玉劍告訴他說:“這是禦劍門弟子的信物,也是身份牌,如果是你父親留下來的,那麼他和禦劍門一定關係匪淺。”

揣著這塊玉劍,李鯤鵬踏上前往昆侖山的路。

這條路,自然是不平坦的。

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這是江湖路。

陸明珠正寫到李鯤鵬為救一個小女孩兒而身受重傷,半途中遇見李鯤鵬就說他骨骼精奇要收他為徒的邋遢老頭兒伸手搭救,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陸明珠的思緒為之一斷。

放下鋼筆,她氣呼呼地打開門,“如果沒有合適的理由,彆怪我生氣!”

話音剛落下,就發現門口站的是陸平安。

玉麵劍眉,唇紅齒白,和自己剛穿越時所見到的少年一樣漂亮,漂亮中卻又多了幾分英氣,漸漸脫去從前的稚嫩,有點青年人的樣子。

“姑姑。”他開口,禮貌地問:“我來得突然,打擾您了嗎?”

陸明珠不假思索地道:“當然沒有。”

她拉著陸平安到書房裡坐下,還給他倒杯茶。

“你這一趟去了很久,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嗎?”算一算,比謝君嶢離開得早,卻又比謝君嶢回來得晚,但首都距離香江比上海遠,一切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陸平安不知道怎麼開口,遲疑了一下。

陸明珠滿臉溫柔,鼓勵道:“我們姑侄倆之間有什麼不能說的?你儘管說。”

“姑姑,我想從投資公司裡支出一筆錢。”他這麼開口。

“可以呀!”陸明珠一點都沒猶豫。

陸平安道:“不是一次兩次,有可能是長期的。”

陸明珠反倒好奇了,問道:“隻要公司出得起,長期就長期,相信你不會亂花,但你得告訴我你想做什麼。”

陸平安猶豫片刻,在陸明珠依然沒有變化的溫柔眼眸中輕聲道:“我去了一趟墓園,首都革命公墓,祭拜從未謀麵的母親,遇見了章老同誌的小兒子章朔,不過我想做的事情和他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和一個老人有關。”

“繼續說,我聽著。”陸明珠道。

陸平安的聲音越來越低,“我碰見一個老人,我以為她已經有七八十歲,見她抱著一塊墓碑哭得難以自製,上前安慰,通過交談才知道,她還不到六十歲。姑姑,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看起來比爺爺還老的老太太,出身貧苦,竟然把六個兒子送上戰場,抵禦外敵。六個兒子沒有一個回來,她來看望的是第六個兒子,犧牲在抗戰勝利的那場戰爭中。”

陸明珠在他說到這位老人抱著墓碑痛哭時便收起臉上的笑容,聽完後沉痛地道:“平安你要記住,我們現在的太平就是無數英烈以獻血鑄就。雖然你媽媽和你爸爸沒有養過你,但他們都是英雄,他們和許許多多的英烈一樣,為了大家才犧牲小家。”

對他們,陸明珠始終心懷敬意。

沒有他們的付出,安有未來的盛世太平?

“姑姑,我明白。”陸平安道,隨後說:“奶奶在世時跟我講過許多抗戰英雄的事跡,我隻是不希望他驕傲過頭而已。”

剛回來就得到一雙兒女的理解和敬愛,美得他!

這個他,指的自然是陸長生。

看到他傲嬌的表情,陸明珠眼底閃過一絲笑意,隨即問道:“那位老太太怎樣了?晚年是怎麼安排的?你可打聽清楚了?”

陸平安沉聲道:“她婉拒國家的撫恤金和每個月的補貼,說她家裡有兩個兒媳婦,還有兩個孫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有國家分下來的土地,他們不愁生計,隨後派人去打聽老人家事,發現他們一家人過得十分清苦,沒有錢,兩個孫子都目不識丁,隻知種田養家。同時發現,他們村子裡的壯年人很少,一問才知多數犧牲在戰場上,有的留了根,有的尚未結婚便離家參軍,滿村隻有老弱婦孺。”

“你想怎麼幫他們?”陸明珠猜出他想長期支出一筆錢的用意。

陸平安抬眸望著她,眼神堅定,“我發現內地的教育非常落後,文盲之多,是在上海生活的我所想象不到的。我記得您以前說過文盲率高達80%,其實是您高估了具體情況,在鄉下的文盲率高達99%,甚至更多!我想出錢辦學校,隻教小學、初中,號召附近十八歲以下的男男女女免費入學。”

“但是,為了家裡的農活甚至說是為了家裡的家務,很多家庭可能不會送孩子上學,尤其是女孩子,天生就得不到和男丁一樣的待遇,有些連生下來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不是陸明珠打擊他,而是道出事實,“還要考慮農忙時間。”

“農忙時就放農忙假唄!不忙的時候就讓他們讀書,也不是非得有寒暑假。”陸平安想得很周到,“如果有獎勵,他們會不會送孩子上學?”

“什麼獎勵?”陸明珠猜測,“設立獎金?還是獎勵書本文具?”

“都不是。”陸平安搖頭,在陸明珠伸手要打他的時候連忙道:“我不賣關子,我這就說,獎勵就是糧食!”

陸明珠咦了一聲,“糧食?”

陸平安點點頭,“內地人力物力都很便宜,建一所學校根本花不了幾個錢,幾間屋子、一些桌椅和黑板、粉筆即可,課本文具同樣不貴,我的意思是這些都由學校免費提供,但書本不可以帶回家,等上一年級用完了要留給後麵的學生使用,能省則省嘛!要是資金不足,還可以每班隻準備一套課本由老師拿著,在課堂上授課,這些都是可以變通的。”

陸明珠深以為然,“獎勵呢?你說的糧食獎勵。”

陸平安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每個月都要參加考試,有條件的用試卷考試,沒條件的就課堂隨考,考試前三名每人每月可得糧食三十斤,前十名可得二十斤,前二十名可得十斤,如果按時上學,每人每月可領五斤糧食。為了拿到補貼,我想就算是女孩子,也會有家長送她們入學吧?畢竟她們在家乾活未必能月掙五斤口糧。”

陸明珠覺得他有點想當然,但還是持讚同態度、鼓勵態度,道:“糧食怎麼來?你買?”

陸平安哼了一聲,“他不是打算開糧油公司嗎?原地收購原地囤積再做獎勵頒發下去,我覺得他一定非常樂意。”

陸明珠瞬間睜大眼。

好家夥!

陸長生的糧油公司還沒收購到手呢,未來就被他親兒子給安排好了。

難道薅長輩羊毛真是家傳絕技?

陸明珠忍不住陷入沉思。

陸平安還在喋喋不休:“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內地千瘡百孔,急需建設,人才儲備越多越好,哪怕普通人隻識幾個字,也能減少被人欺騙的幾率。先從天府之國開始,那邊有無數烈士之家,且土地肥沃,用心耕種的話,糧食充足,他收購糧食,得利的是老百姓,促進經濟發展,轉頭來回饋到孩子們身上,也是他的一項功德。”

至於他們,隻需要提供學校和課本文具就行了,當地肯定願意安排老師上崗。

“你想做你就去做,提前跟章老同誌打聲招呼,我在後麵支持你的一切決定,所有支出都從我們的公司裡出。”陸明珠沒告訴他兩年後就有計劃經濟政策,也許還會提前,到時候肯定影響他的計劃,但少年人的心是真誠的,難得他有這麼大的熱情投入其中。

能不能辦得長久,就看天意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