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珠兩眼晶亮, 想得特彆美,卻很快受到來自陸父的打擊,“你找到的財物的確是他家的一小部分, 但你彆想其他的了。”
“為什麼?”陸明珠不明白。
“我能拿到這套房子是因為我和房管部門的人有交情, 趕在解放前辦理的手續, 其他的有些被彆人瓜分, 有些在解放後被沒收, 不可能再有第二套舊居讓你繼續尋寶。”陸父說完, “你們進去後應該有所發現, 表麵上的不少東西都沒了,那是被下人哄搶過的。”
知道那人豪富,誰不想分杯羹?
謝君嶢點頭讚同:“衣服被褥都沒了, 各個房間的外麵沒什麼貴重之物, 除了笨重的家具,花瓶擺件都沒有,連廚房的餐具都沒有了,我是從暗格和地下儲藏室找出來的。”
下人們應該不知道這些秘密,隻搶明麵上的東西, 沒有深入尋找。
這也是沒人入室盜竊的原因之一。
陸明珠未曾進去細看,聞聲亦不覺得失望,笑道:“拿到的金銀珠寶對我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 不求其他。”
六年後能買10萬噸糧食呢。
20億斤。
是五十萬成年人一整年的口糧。
那人積德了。
現在將這筆錢用於糧油公司的發展, 到時候翻倍應該沒問題。
陸明珠知足。
見她眉眼盈盈, 神采飛揚,渾身上下似有光芒閃動,謝君嶢眸中愛戀更深,對謝君顥說道:“大哥, 你說謝家的房子有沒有?”
他們去上海處理家事,離開前隻將屋宅封鎖,並沒有賣掉。
他想去看看。
謝君顥一直沒怎麼開口,聽了弟弟的話,他側頭想了想,回答道:“沒有。這棟洋樓是三十多年前蓋的,爺爺請名家設計,由我督建,我很清楚當時埋的金銀在離開上海時就全部起出來帶出國了,不會有遺留。”
他們謝家在上海隻算得上是一般富戶,不可能在出國的時候不帶走全部財產,畢竟當時他們都不知道什麼回國。
謝君嶢有些失望,“我以為我陪明珠再去上海到咱家能找出點東西。”
謝君顥輕笑,“明珠尋寶是為幫助長生拓展生意之用,你找這些東西乾什麼?我不覺得我平時缺了你的零花錢。”
何況,他還有不少分紅。
“我不缺,但找出來後我可以婦唱夫隨啊。”謝君嶢一點都不害臊。
陸明珠抿嘴笑:“你陪我就行了。”
她興致勃勃地道:“上海兩處房子都被我們找過了,下一站就是揚州老宅和祠堂,不知道老祖宗會不會賞我點東西。”
姑蘇園林離上海比較近,但藏寶的可能性很低,和西湖花園一樣都是賞景的所在。
寶藏一般藏於住宅。
到時候去看看,直接賣掉拿錢。
陸父說道:“我和你爺爺埋的黃金早已全部起出來用於抗戰,隻除了女兒紅中的萬兩黃金沒動,至於老祖宗有沒有埋下後沒來得及交代後人的東西,全憑你的運氣。”
他是真的不知道。
“我一定找出來!”陸明珠握拳。
賀雲忽然開口:“我曾在上海買過一個老宅子,很久沒去住過了,往後居住的幾率不大,明珠你去找找有沒有前人留下的東西,找到算你的,反正也不是我藏的。”
陸明珠笑道:“您可以派人去找呀!金屬探測器,值得擁有。”
賀雲搖頭,“太麻煩了。”
對他來說,沒必要。
他見陸明珠比較感興趣,才想起自己在內地的房產都是老宅子,且是從大富之家買來的,興許能讓她有所收獲。
陸明珠就喜歡尋寶的樂趣,聞聲道:“契爺沒空,我幫您找出來帶回來。”
賀雲莞爾,“你覺得我缺那點東西?”
“好吧!”缺的是她陸明珠,永遠不嫌錢多,隻想使勁攢錢以渡劫。
內地也缺,比她更缺。
陸明珠提起自己和章振興交涉的內容,談及自己帶黃金珠寶等物出境的條件,她有點不好意思,垂著眼,“還得麻煩契爺呢!”
賀雲微微一怔,“你怎麼知道鬆嫩平原一帶可以出油。”
陸父開口替小女兒描補:“我以前帶她出門玩,遇到一個地質學家是這麼跟我們說的,隻是那位老人已經時日無多,再加上世道亂,我們便不曾提過。”
陸明珠和他說的夢境以自身事為主,未曾提過其他,但她既然說出口,那麼就說明鬆嫩平原一帶未來有油田被開采出來。
賀雲頷首道:“若:能摘掉貧油國的帽子是一件好事,我回去便做安排。”
“多謝契爺。”陸明珠舉杯敬他。
今天高興,她特地開了兩瓶紅酒,還是賀雲之前送的葡萄酒。
聚餐結束後,賀雲回去便讓人送來地契房契和一串鑰匙,方便陸明珠隨時去尋找寶藏,同時安排心腹從花城乘飛機前往上海,拿預留的鑰匙打開門,往裡麵埋點東西。
對此,陸明珠一無所知。
她在家休息兩天,整理自己不在時收到的信件、彙款單、再版的樣書和吳公子如約寄來的插畫原稿、連環畫原稿。
還有剛剛出版的一整套連環畫。
也是吳公子寄來的,在信中表示出對知微的無限感激,還有他對《昆侖劍俠傳》的喜歡,已經著手畫圖。
陸明珠翻開報紙,看到《昆侖劍俠傳》已經連載到第八章,共計四萬八千字。
這部小說比《刀客》更受歡迎。
女性視角的小說遠不如男性視角的小說受眾更廣,才連載三章,《香江日報》的銷量就肉眼可見地提升了不少。
張寶珠看完第八章,直接跑到報社纏著她舅舅要下文。
身後跟著三劍客。
李柯、張暉和吳公子。
他們並未慫恿張寶珠,隻是在張寶珠拿著到手的連環畫來找吳公子簽名時討論《昆侖劍俠傳》,想知道瘋瘋癲癲老頭兒說李鯤鵬骨骼清奇是不是真的是武學奇才。
張寶珠突發奇想,找舅舅問下文,他們三人便都跟著過來了。
王編輯不為所動,一邊整理彆人寄給知微的信件,一邊說:“已經在排版了,你們明天就能看到第九章,不用這麼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