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這麼好的事兒?”狹窄的劏房中,有人表示不敢置信。
旁邊念報紙的一個租客說道:“登報聲明就不會反悔,否則會成為大家的笑柄。他們有錢得很,半年前掃黑行動不就是他們出資?讓我們的治安變好了,感激涕零。報紙上還說了,在高峰置業公司持有的三塊地皮上興建總計16棟十七層大廈,以明珠公共屋邨命名,向社會招收有力氣、有經驗的貧困市民工人,日薪3元,管吃不管住,但在大廈竣工後可以讓建築工人優先入住。這隻是一期計劃,是否有二期、三期,要看後續情況。”
念到這裡,他猛得跳起身,“我要去報名!比我現在的日薪還多1毫。重要的是管吃,等大廈建成後可以申請入住,這是利我們的舉措。”
但凡身強力壯的男租客紛紛響應。
無數個像他們一樣的壯勞力湧入三塊地皮的施工現場,乾起活來比任何時候都賣力,按照建築設計圖,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樓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
三塊地皮一塊位於港島,買入價是120萬,多年前買的一直沒有開發,另外兩塊在九龍。
一篇名叫《葉向陽傳奇》的小說悄然登上《明珠日報》。
作者孫大聖,就是那個孫悟空的孫,齊天大聖的大聖,很是隨心所欲。
主角姓葉,名叫葉向陽,出身貧困,無錢上學,在私塾窗下偷聽先生教書,不小心被先生抓到,情急之下,流利背出先生教給學生而學生還沒完全記下來的文章,展示出自己過耳不忘、過目不忘的本領,從而得到先生的賞識,順利拜師,和恩師的女兒成為青梅竹馬。
恩師女兒憐他孤苦,平時對他極為照顧,煮飯縫衣,無微不至。
時光一晃而過,葉向陽長成翩翩少年,恩師女兒也是亭亭玉立,兩人訂下白頭之盟,恩師傾儘家財,送葉向陽出國留學。
站在甲板上,葉向陽對送行的恩師和恩師女兒發誓,一定學成歸來,報答他們。
揚帆起航,他奔向自己輝煌的未來。
第一章到此為止。
謝君嶢看完後覺得意猶未儘,“後麵的稿子在哪裡?”
他問陸明珠。
陸明珠果然遵守諾言,跟他一起上下班,平時在隔壁書房寫作,累了到內室休息。
謝君嶢在給她收拾房間時特地打通她那間房和自己辦公室相隔的牆,開了一扇門,可以不用經過大門就能進去,工作累了,抬頭就能通過這扇門看到她伏案寫作的身影。
偶爾相視一笑,渾身的疲憊都沒了。
陸明珠把厚厚一遝稿子放在他麵前,眉飛色舞地說:“有原型,有故事核心,不需要費腦子,寫得特彆絲滑。”
就是一篇爽文,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且有很強的代入感。
謝君嶢拿在手裡,“這麼快?”
“當然。”陸明珠寫作的速度早就提升上來了。
要不是還得寫《大明奇俠傳》的結局,這篇小說早就完稿了。
《大明奇俠傳》每日刊登五千字,到現在連載到快二百章,幸而陸明珠雖然忙碌,但堅持抽空寫作,這才保證連載沒有中斷。
在謝君嶢看《葉向陽傳奇》的後文時,陸明珠突然想起她大哥拿的稿子沒還回來,倒把後來的稿子又要去,也沒還,不禁打電話給他:“你什麼時候把《大明奇俠傳》的小說原稿還給我?幾個月了?我差點忘了,難道你記性也不好?還是給我弄丟了?”
陸長生一拍額頭,“抱歉,抱歉,沒丟,今天就給你送去,結局寫出來了嗎?”
“寫出來了。”陸明珠道。
“晚上請你吃鮑魚大餐。”陸長生為了結局,忍痛付出。
陸明珠不知稿件在陸老太太手裡,點頭道:“我和君嶢一起,就約晚上六點吧,吃完回家。”
“沒問題。”陸長生掛斷電話後,讓秘書去酒店預訂。
還沒等到下班的時候,陸明珠和謝君嶢迎來風塵仆仆趕回來的聶宏斌聶律師。
他帶來幾個好消息,笑容滿麵地說:“申訴成功,追回關山海一家從關家得到的一切財物,他經營牧場莊園得到的收入也被認定為是孳息,但因他不是偷換者,隻是既得利益者,所以無罪釋放。”
陸明珠料到這個結局,點頭道:“辛苦您了。”
“不辛苦。”聶宏斌也是收律師費的,接著說道:“我受關文煊委托,已將關山海在國外的一切資產變賣,帶現金回國,還有關山海從關家帶到國外的一些珠寶古玩,竟價值不菲,我準備一塊交給關文煊,具體數目就不跟您說了。”
“應該的。”陸明珠不在意他追討回多少財產,隻關心高老頭和高老太有沒有受到懲罰,直接問。
聶宏斌回答說:“雖然他們一直住在香江,但他們國籍未變,而且此事受到一位將軍真假女兒的影響,再加上關先生和關夫人都是愛國人士,當地政府責令嚴查嚴辦,在證據確鑿之下,將他們收監並判處勞動改造,包括當年的幫手,人死的債消,沒死的一起,還要把所有財產拿出來賠償關文煊。您猜對關文煊一家三口苛刻到極致的高老頭和老高太有多少財富?”
陸明珠搖頭,“他們開米鋪,能有多少?不對!”
她想到高老太出身關家,又在關家最富裕的時候出嫁,必然有千畝良田、十裡紅妝。
聶宏斌的回答證實她的猜測,“兩人為投奔親兒子而回上海,帶上所有財富,查出英鎊3萬整,美元5萬7千元,港幣十幾萬,還有金條、珠寶若乾,未曾在海上遺失,也是一項本事。”
陸明珠想罵人,“這麼有錢還對關文煊一家三口如此吝嗇。”
“他們知道不是親生的呀!”聶宏斌歎息一聲,接著說道:“這些財物我要轉交到關文煊手中,您和謝先生一起嗎?做個見證。”
“好。”陸明珠答應了。
至於謝君嶢,他沒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