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第311章 不虛此行(1 / 2)

因為了解陸明珠, 所以章振興投其所好。

比起黃金白銀,他認為陸明珠更喜歡這些國外所沒有的文化瑰寶,也是他們能回報的東西。

章老師和張懷芝及其家人把東西帶到香江, 接收的是謝君顥。

雖然陸明珠有親爹、有乾爹,但她結婚了,婚後一直住在謝家大宅,她和謝君嶢不在的情況下,謝君顥出麵最合理。

他直接安排人把古玩字畫一一清點後登記造冊, 運往明珠工藝品店的隔壁。

是謝君嶢早就為陸明珠準備好的店鋪。

陸明珠多年前就說開古董店,等章老師和張懷芝前來赴約。

謝君嶢買舊樓後拆掉重建,占地3000平方呎, 上下四層, 底下還有地下室,采用最先進安保係統和恒溫係統, 商鋪外觀、內飾都裝修得古色古香, 貨架、櫃台等都用小葉紫檀, 和入住的古玩字畫相得益彰,極顯奢華。

說實話, 比紫禁城博物館保存古玩字畫的環境還好。

三五天就收拾妥當了。

久等陸明珠和謝君嶢不回來,陸父拍板決定直接開業。

於是,明珠古董店就在老板缺席的情況下迎接四方賓客,由賀雲、陸父和謝君顥剪彩。

陸父經常以陸明珠的名字開店,雲集的名流都不在意,隻是給麵子地出席活動, 順便挑自己心儀的古董帶回家,算是捧場。

掏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皆大歡喜。

章老師做大掌櫃, 張懷芝是二掌櫃,兩人負責收貨、出貨的鑒定,有空就給殘缺的古董做修複,把格外珍貴的截留入庫作為收藏品,其餘整理、出售、盤貨等工作則由經理和店員負責。

兩家人被安排在陸父住過後轉到陸明珠名下、陸明珠沒舍得出售的跑馬地樓中。

得知香江樓價後,章老師和張懷芝咋舌。

兩人的薪水加在一起竟然不夠付這棟樓的房租!

幸好,他們是免費入住。

二老屬於借調,當初陸明珠捐贈大批文物的要求就是借調兩位老人十年,所以他們工作關係還掛在原來的單位,但十年內的工資則由陸明珠支付,和同行一致。

這些是謝君顥和他們談的。

陸明珠和謝君嶢尚不知大家給他們的驚喜,逛街時不小心逛到跳蚤市場。

天氣比較冷,跳蚤市場卻很火熱。

賣方把自己不用的東西擺出來,以便宜價格提供給沒有足夠資金買新東西的買家,幾乎包含生活中的各種生活用品。

貧富差距大,窮人依舊有很多。

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許多人喜歡來跳蚤市場淘貨,往往會得到意外之喜。

有陸長生撿漏在前,陸明珠以為她是天選之女,也能碰見好東西,結果表明她運氣不如陸長生,頂著寒風逛了半個小時,沒見到什麼值得購買的古董。

一般的東西已難入眼。

謝君嶢含笑道:“你不是想開古董店嗎?一般的東西才好賣。”

“你說得對。”陸明珠降低標準。

淘到上百件從內地流入海外的清代官窯瓷器,她終於看到一件寶貝。

一件明代宣德年間門的景泰藍龍紋大罐。

用的是景泰藍黑彩工藝,顏色厚重,看起來不大鮮豔。

但是,在陸明珠穿越前的世界裡,傳世僅有兩件,一件在大英博物館,一件在蘇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館,沒想到會在這裡碰見一件,而且還是和十幾個彩色陶罐、瓦罐一起售賣。

陸明珠按下心中的驚喜,以極低價格買下這隻大罐,轉手就讓保鏢好好地抱著。

這一件可比之前的上百件瓷器都珍貴。

大罐似乎是開啟她好運的鑰匙,她在同一個攤位發現一件青銅雙羊尊和一摞《永樂大典》,買到手後詢問來曆,才知道攤主一個月前買入一間門很老的房子,然後在房子裡發現這些東西,他用不上,就拿出來賣掉用來過冬,在之前隻賣掉一些漂亮的瓷器,諸如花瓶、果盤之類,很受青睞。

“還有嗎?”陸明珠問他,“我比較喜歡我們國家流落到海外的東西。”

攤主是個胖乎乎的中年男子,眼裡閃著幾許精光,“有是有,價錢可不會低。”

竟然坐地起價。

陸明珠輕笑,“那要看你的東西值不值了。”

“值,肯定值,不信我就拿給你看。”攤主說完,興衝衝地轉身打開身後一輛很舊的小轎車,搬出數十卷書籍字畫,大大小小的瓷器、青銅器,顏色都是灰撲撲的,很破舊。

陸明珠輕籲一口氣。

不全是真的,約有三分之二是假貨,但摻雜在其中的三分之一真貨卻件件是無價之寶。

不知原房主是什麼人,居然擁有這麼多好東西。

攤主伸出一根手指頭:“1000美元,我全部賣給你。”

“成交。”陸明珠和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然後讓保鏢先把東西送回住處,自己則和謝君嶢繼續深入跳蚤市場。

有所得,就想繼續。

窮人的冬天不好過,隨著太陽升高,越來越多的人出來擺攤,售賣自己的舊貨或者從彆處收來的舊貨,大多數都是歐美國家的舊東西,來自東方的物品僅有一小部分。

陸明珠還淘到十幾件西洋古董,氣呼呼地決定要以高價賣給外國人。

至於她自己,沒打算收藏。

那些注定暴漲的名畫倒是可以留下,可惜老外也識貨,並未讓他們淘到什麼莫奈、塞尚、達芬奇、梵高和畢加索等人的作品。

往後雖有所獲,但都比不上景泰藍龍紋大罐和青銅雙羊尊,甚至連《永樂大典》也比不上。

“聊勝於無。”陸明珠安慰自己。

得到的《永樂大典》是副本,而且不全,陸明珠隻得到37冊,保存得不錯。

留到一個甲子後,每一冊的市場價值都能達到幾千萬!

謝君嶢就笑:“累了就先回去,明天再來,應該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他大哥有很多珍藏都是這麼淘來的。

有錢,又有見識,在戰爭年代,往往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

要知道,八國聯軍掠奪了太多太多的寶貝,其中又以英為最,當時進入京城的士兵就沒有一個空手而歸,這些人回國後沒有把東西全部留在手裡,不少他們認為不值錢的東西就被賣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