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物理(十五)(1 / 2)

江思瑤就連學數學的時候都沒有這麼認真地論證過, 老師每次都讓她們從頭到尾跟著驗證一遍,但是江思瑤離開了老師根本無法獨立驗證,基本上是硬背的數學公式, 然後硬套。

彆人說文科靠記憶力,理科靠刷題, 對於江思瑤來說,文科靠吃老本,理科靠死記硬背、生拉硬套。

她從小到大被曆史醃入味了, 城市的古韻像是會一點點分給居住的人,再由人反饋回去一樣。

但是理科學不會就是學不會,沒有背過的詩句, 能夠通過學過的押韻, 了解的意境, 認識過的詩人, 猜出八九不離十甚至正確的句子, 時常給江思瑤一種她是當代李白的錯覺。

然後在文科一敗塗地, 所以講物理的時候, 講點彆的內容,簡直是她在給自己放假, 十分快樂。

【實際上在人們開始種蠶養桑的時候, 就已經有紙了,隻不過,那個時候的“紙”更為輕薄。

是純正的絲織品, 倒也不是故意織就的紙張, 就像是棉花需要處理籽一樣,蠶吐的絲也需要先整理一番才可以用,而整理絲的過程中, 會有一些邊角料被遺留下來,然後就簡單的壓一壓,就能變成一個小片片,晾乾之後寫字是沒問題的。

就是想寫的多,就很有問題。

專門用絲來織呢,價格又天然地很貴,根本不能大範圍普及。

西漢剛開始的時候,差不多應該就是劉邦那會兒,當時有了造紙術的初級版。

這個時候的紙張呢,是粗糙的,不光滑的,寫起來不太舒適,但是確實是造紙術的萌芽。

用的原材料呢,是用的麻布纖維作為原料製作的,也可以說是麻紙。

這種紙產量上就不太大,然後質量也一般,所以沒有被推廣開,更沒辦法替代竹簡。

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任何東西在剛剛萌芽的時候,都是殘缺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也正式因為如此,才會給後人努力改進的空間。

東漢末年,蔡倫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蔡倫是宦官,據說他是因為看到皇帝處理政務,那麼多的竹簡,太累了,他就想到了想辦法改進現在的狀態,用東西替換掉竹簡,從史書上發現了紙張這個東西,才開始改進的。

而一個宦官,能被封侯,他製作的紙成了蔡侯紙,也能看出這個人是和趙高相似的人,有點實力,但是更有野心。

趙高有嬴政壓著的時候,不敢惹是生非,但是嬴政剛死,他就能插手皇位的繼承,扶蘇不僅因為他的插手沒能稱帝,甚至被趙高用矯詔賜死。

而蔡侯也是和趙高相似的原因,最後被賜死。

這倆的前車之鑒基本上隻能告訴後人,沒點金剛鑽,彆攬瓷器活,有些野心勃勃的宦官是普通人沒辦法掌控的。

可惜,曆史的存在雖然讓李世民“以史為鑒”了,但是像他這樣宦官在曆史上並不是少數。

隻能說,曆史的存在隻讓一部分人學會了“以史為鑒”,而更多的人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曆史上演過的悲劇,一點都沒從中吸取到教訓。】

天書的這段話的讓兩個人當場跪倒在地。

“陛下,陛下,奴還有用的,這個蔡侯紙,啊不,這新紙還需要奴啊!”蔡倫當場跪地痛哭流涕,背後的汗幾乎是瞬間就浸透了衣衫,絞儘腦汁也沒能想到該怎麼給自己求情,無可奈何用這個蔡侯紙來證明自己不能現在就死。

漢和帝還算是個好皇帝,東漢的第四位帝王,沒有做出什麼能讓人誇一誇的政績,算得上是平平無奇,但是因為他不怎麼搞事,也勉強算是能選賢任能,所以在百姓間的評價還算好。

因為是個好皇帝,所以是會跟著天書做那些對百姓有利的事情的。

他和阿鬥那種也算差不多,是皇帝班子裡的中遊生,阿鬥比他更差一點,兩個人都不太折騰,因為清楚自己的水平,但是也在儘力當個好皇帝,所以“有作業可以抄”的時候,都是會抄的。

這樣的皇帝,在曆史的長河上還有不少,但無一例外,隻要不是像阿鬥這樣亡國了還有“樂不思蜀”的事件傳出的,大多是名聲還不錯的。

因為百姓的要求很簡單,能讓他們好好活著就行,很多時候,皇帝休養生息,百姓反而能活得有聲有色。

畢竟不鋪張浪費的話,也能掩蓋自己沒能力賺錢的事情。

而漢和帝比阿鬥強的一點是,他還是有自己看人的眼光的,晚年還是選了不少賢能的人,這在曆史上也是鮮少的,因為大多數皇帝都是晚節不保,是吧唐玄宗。

漢和帝這些天為了做火藥的人忙前忙後,一個根本沒有信仰的皇帝,硬是開始接觸了這方麵的東西。

沒辦法啊,在漢武帝之後,儒家學術獨尊,皇帝的政令很多時候是貴族們的風向標,也一點點向下滲透。

優秀的皇帝做出的事情,是會被百姓推崇的,比如一個千古一帝說儒家思想好,彆的學說收徒都會困難,沒了徒弟,可不就沒了未來嗎?隻能想辦法把自己的學術記錄下來,等到後人想學習的時候主動學習。

而學術思想承載在竹簡上,在戰爭中弄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即使是貴族,帶著書籍逃跑也是有難度的,多多少少就有遺失。

何況有些學術的繼承人,可能並不顯貴。

比如墨家,主打一個親民,在戰爭頻發之後,文字記錄遺失,逐漸變成口口相傳,而傳著傳著會的東西就越來越少,老祖宗的本事就這麼被遺忘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而秦朝時期會煉丹的方士,在秦始皇坑殺方士之後,大多開始夾著尾巴做人。

在東漢著名大魔導師劉秀閃亮登場之後,道教的天師張道陵也登上了曆史舞台,說不定他們這個時期真的有靈氣複蘇,不然怎麼同時出現了這倆都有些“玄學”色彩的人。

張道陵開創了五鬥米道,很多方士自此華麗轉身為道士,這個時間段,剛好就在漢和帝之前。

而漢和帝這些天,找會煉丹的人,來煉製火藥,就從墨家找到方士,從方士找到道士,硬生生被他找來了幾位,開始從零開始煉火藥。

這些人的待遇,蔡倫是知道的,加上他自認為這麼多年在這皇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等他研究出來了紙張,不說也當個蔡侯,比平時更加有地位是沒的說了。

於是他僅僅地扒著這顆救命稻草不放,明明是跪在地上,但是呼喊聲音卻是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有底氣,像是已經看到漢和帝把他從地上扶起來,隻為了讓他造紙的事情了。

以至於漢和帝走進兩步,蔡倫直接就原地站了起來,立刻就被因為他的大喊大叫進來看情況的羽林軍給按住了。

蔡倫本以為漢和帝會下令放開自己,沒想到他隻等到了四個字,“帶下去吧”。

這怎麼能行?蔡倫當場撲騰,“陛下,陛下,奴還有用啊陛下!”

也是多年的感情在,漢和帝走進幾步,跟蔡倫解釋道,“蔡倫,不是朕舍不得封你為蔡侯,而是朕舍不得朕的兒子被你折騰,他們沒有你也會有更多的磨難,但是沒有你會簡單一點的話,這個紙給彆人做也行。”

“彆人,彆人不會做的陛下!這是蔡侯紙啊,這是我蔡倫才能做出來的紙!”

蔡倫不能接受這個現實,瘋狂呼喊著,但是沒有再得到自家陛下的回應。

漢和帝又坐回案前開始處理政務,原本站著蔡倫的地方,很快就被新的人補上,這個地方像是沒發生過事情一樣,再度恢複了安靜。和諧。

沒有人能做出蔡侯紙嗎?

那自然不可能。

漢和帝還是會告訴世人,這個紙是蔡倫所做,還是會按照天書講的故事那般,是心疼皇帝勞碌的蔡倫,甚至會給這個“蔡倫”真的加官晉爵,真的有蔡侯府,但是,這個蔡倫是不是原來那個蔡倫,又有幾個會在意?

而天書會教紙張的做法,總是會有人學會的。

比起紙張,漢和帝更加不能接受有人插手皇位繼承,特彆是因此傷害到他的兒女們的時候。

所以,蔡倫,還是去死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